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434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使用的内镜是指在光线照明下可直视胃肠道及腹腔内脏器病变的一种管状器械,内镜的清洁和消毒程度是尤为重要的,不然容易对患者造成感染、交叉传染等危害现象。

在内镜的清洗过程中,为保证内镜的清洗效果,要求清洗时内镜各部位尽量充分暴露,各部位能够受到清洗液及消毒液的冲击,而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最佳的清洗方式是清洗过程中使内镜处于运动状态,如内镜在清洗时不停的转动,保证内镜各个方向都能受到液体的冲击。但内镜的转动不可避免容易发出噪音,而且在启动或停止时,内镜由于离心力很容易由固定装置上脱落,造成清洗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利用该装置能够达到内镜转动清洗、且能有效降低噪音、防止清洗过程中内镜脱落的技术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可转动的中心轴,在中心轴上下固定水平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的边缘均开有若干凹陷槽,上下水平转盘上的凹陷槽一一同轴对应,凹陷槽内设有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凹陷槽两侧的侧壁固定,滑杆上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内镜夹及弹簧,弹簧套装在滑杆上,其一端与凹陷槽的槽壁固定,另一端与内镜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轴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还包括喷液装置,喷液装置的喷出口位于容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容器顶部的液箱、液体泵、喷嘴;所述中心轴带有管腔,多个喷嘴由上至下固定在中心轴上且与中线轴的管腔贯通,中心轴管腔顶端通过管路与液体泵的出口连接,液体泵的进口与液箱连接。

进一步的,容器内底部设有锥形凸台,锥形凸台内部设有容腔,所述驱动装置位于容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中心轴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变速箱,变速箱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中心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底部的容器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在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设有多根相互连接的支杆,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分别与支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为空心管,支杆的杆体上设有多个与支杆管腔贯通的喷嘴,喷嘴指向中心轴,支杆的管腔与中心轴管腔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上的喷嘴与中心轴上的喷嘴在上下方向上相互交错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该装置对消化内科内镜进行清洗时能够达到内镜转动清洗、且能有效降低噪音、防止清洗过程中内镜脱落的技术效果,且能够保证内镜各部位充分受到液体冲击,保证了内镜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种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1,容器1内设有可转动的中心轴2,中心轴2的顶端与容器1上盖板通过轴承连接固定,中心轴2底端通过电机3驱动能够自由转动。其中电机3的电机轴可以与中心轴2直接连接,或者增加变速箱(附图中未示出),将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中心轴2连接,电机轴与变速箱连接。

如附图1所示,在中心轴2上下固定水平转盘4,中心轴2转动时可带动上下水平转盘4同步转动。结合附图2所示,在上下转盘的边缘均开有若干凹陷槽5,凹陷槽5内设有滑杆6。结合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上下水平转盘上的凹陷槽5一一同轴对应,滑杆6的两端分别与凹陷槽5两侧的侧壁固定,滑杆6上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内镜夹7及弹簧8,弹簧8套装在滑杆6上,其一端与凹陷槽5的槽壁固定,另一端与内镜夹7连接固定。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清洗时,将多组消内内镜通过内镜夹上下固定在上下水平转盘4的边缘,内镜充分展开,当中心轴2带动水平转盘4转动时,内镜也随之转动,此时内镜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必然会向远离中心轴的方向运动,由于弹簧8的存在,借助弹簧的弹性作用,削减内镜的运动趋势,防止内镜出现大幅动作脱离内镜夹造成夹持失败,同时弹簧的弹性能够有效减小内镜在转动时发出的噪音。另一方面,水平转盘4在启动或停止转动的瞬间,由于惯性的作用,内镜更加容易发生甩落,通过弹簧的减震作用避免内镜脱落。

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中还设有喷液装置,其包括容器1顶部的液箱9、液体泵10、喷嘴11。其中,前述的中心轴2带有管腔,多个喷嘴11由上至下固定在中心轴2上且与中线轴的管腔贯通,中心轴管腔顶端通过管路与液体泵10的出口连接,液体泵10的进口与液箱9连接。清洗时,通过液体泵10将液箱9内的清洗液体加压送入中心轴2的管腔内然后由喷嘴11喷出,在转动的同时,喷嘴11喷出的清洗液体对内镜形成冲洗,带有压力的清洗液冲击到容器1的内壁后形成反射,对内镜的外部表面再次形成冲击,通过内镜的转动及喷嘴射流的转动扫射对内镜的各部位进行清洗。

如附图1所示,在容器底部的容器壁上设有排液口12,以方便容器内清洗液的排放,在排液口12上设有控制阀。同时为达到容器内液体排放时的导流作用,如附图1所示,在容器1内底部设有锥形凸台13,锥形凸台13内部设有容腔14,前述的电机3或者电机及变速箱都可安装在该容腔14内部。

实施例2

如附图1所示,为增加上下水平转盘4与中心轴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设有多根相互连接的支杆15,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分别与支杆15连接固定。

为增加内镜清洗时清洗液的喷洗效果,如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杆15采用为空心管,支杆15的杆体上也设有多个与支杆管腔贯通的喷嘴11,喷嘴11指向中心轴2,支杆15的管腔与中心轴2管腔贯通。

安装时,支杆15上的喷嘴与中心轴上的喷嘴在上下方向上相互交错安装。

通过上述设置后,内镜在转动清洗时,其面向中心轴的一面受到中心轴上喷嘴射出的液流清洗,而背向中心轴一面则会受到支杆15上喷嘴射出的液流清洗,同时由于支杆15上喷嘴与中心轴2上喷嘴交错安装,两者液流相互对射,能够减少内镜表面不受液流冲击的面积,且液流在相互冲击时能够改变液流的方向,保证内镜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清洗,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

另外可在容器1的容器壁上开设进出门,以方便内镜的进出安装,附图中未示意。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可转动的中心轴,在中心轴上下固定水平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的边缘均开有若干凹陷槽,上下水平转盘上的凹陷槽一一同轴对应,凹陷槽内设有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凹陷槽两侧的侧壁固定,滑杆上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内镜夹及弹簧,弹簧套装在滑杆上,其一端与凹陷槽的槽壁固定,另一端与内镜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轴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还包括喷液装置,喷液装置的喷出口位于容器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容器顶部的液箱、液体泵、喷嘴;所述中心轴带有管腔,多个喷嘴由上至下固定在中心轴上且与中线轴的管腔贯通,中心轴管腔顶端通过管路与液体泵的出口连接,液体泵的进口与液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内底部设有锥形凸台,锥形凸台内部设有容腔,所述驱动装置位于容腔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中心轴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箱,变速箱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中心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的容器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设有多根相互连接的支杆,上下水平转盘的边缘分别与支杆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为空心管,支杆的杆体上设有多个与支杆管腔贯通的喷嘴,喷嘴指向中心轴,支杆的管腔与中心轴管腔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的喷嘴与中心轴上的喷嘴在上下方向上相互交错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清洗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可转动的中心轴,在中心轴上下固定水平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的边缘均开有若干凹陷槽,上下水平转盘上的凹陷槽一一同轴对应,凹陷槽内设有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凹陷槽两侧的侧壁固定,滑杆上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内镜夹及弹簧,弹簧套装在滑杆上,其一端与凹陷槽的槽壁固定,另一端与内镜夹连接固定;所述中心轴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还包括喷液装置,喷液装置的喷出口位于容器内部。利用该装置能够达到内镜转动清洗、降低噪音、防止脱落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彩玲;孙淑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彩玲
技术研发日:2020.02.04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