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破输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8639发布日期:2020-10-28 12:0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刺破输血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血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刺破输血袋。



背景技术:

在抢救病人时,尤其是在手术或者抢救外伤患者时,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手段,因此输血袋是血液常用的包装。目前医用输血袋为一次性袋体,这种袋体一般都设有出液管,医护人员将袋体拿在手上时,袋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其一侧会向下弯曲,导致医护人员在将针头通过采血管扎入输液管内时,针尖部位会将袋体扎破,使带内的血液外流,甚至会造成袋体内的血液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刺破输血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包括袋体、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分离管、主管路、分支管路和插口,袋体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袋体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下部连接主管路,第二连接口下部连接分离管,主管路下部连接分支管路,分支管路下部设置有插口。

袋体上部设置有悬挂环。

主管路上设置有开关阀。

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袋体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能够很好的避免针头对袋体的刺穿,进一步袋体,保证了输血袋中血液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包括袋体1、第一连接口3、第二连接口4、分离管5、主管路6、分支管路7和插口8,袋体1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袋体1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口3和第二连接口4,第一连接口3下部连接主管路6,第二连接口4下部连接分离管5,主管路6下部连接分支管路7,分支管路7下部设置有插口8。

袋体1上部设置有悬挂环2。

主管路6上设置有开关阀9。

分支管路7上设置有排气管10。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血液从血液灌注管灌入,灌入液经过精密过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可以达到一定的滤过效果;3个插口上分别连接独立的排气管,可以更好地灌入;分离管出口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可以更好地控制滴速。

袋体上设有两端,一端设有悬挂环,另一端设有2个并排的连接口,分别为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连接营养液灌注管,第二连接口连接分离管。营养液灌注管包括主管路和3个分支管路,3个分支管路末端分别设有插口,3个插口分别连接三个输液管。营养液灌注管内,在3个分支管路下端的主管路处设有精密过滤网,分支管路末端的3个插口上分别连接设有独立的排气管。第二连接口连接的分离管出口处具有螺纹盖体,螺纹盖体下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固定在分离管的管体外。分离管出口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滴壶和输液针。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包括袋体、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分离管、主管路、分支管路和插口,其特征在于:袋体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袋体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下部连接主管路,第二连接口下部连接分离管,主管路下部连接分支管路,分支管路下部设置有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上部设置有悬挂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路上设置有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刺破输血袋,包括袋体、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分离管、主管路、分支管路和插口,袋体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袋体下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下部连接主管路,第二连接口下部连接分离管,主管路下部连接分支管路,分支管路下部设置有插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袋体表面设置有防刺破涂层,能够很好的避免针头对袋体的刺穿,进一步袋体,保证了输血袋中血液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陈梅;黄伟霞;陈欣雨;张灵秀;陈怡欢;毛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1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