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及肘关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8860发布日期:2020-12-08 15:0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及肘关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及肘关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肘管综合征是上肢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之一,常常造成环小指的感觉异常和手内肌萎缩,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肘管综合征需要保守治疗,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夜间佩戴肘关节支具,保持肘关节于伸直位或轻度屈曲位,以避免肘关节处于屈曲位,造成尺神经过度牵拉,进一步加重损伤。目前使用成品的肘关节支具是用低温热塑材料或内衬金属板构成,能够将肘关节控制在伸直位或轻度屈曲位。但上述材料硬度大,尽管衬以棉垫,但患者佩戴的舒适性不佳,夜间佩戴影响患者睡眠,因而难以坚持长期佩戴,弃用率高。许多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大大增加了社会的医疗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及肘关节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材质坚硬、舒适性差、夜间易造成意外伤害及固定支具体积大、携带不便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呈c型管状,且所述支撑主体外设置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通过弹性固定带相连形成圆管,所述弹性固定带使得所述关节固定装置佩戴和摘取时更加便捷与舒适。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的横截面积沿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端递减,由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的形状有助于将所述关节固定装置稳定于关节处,避免向两端移位。

优选地,所述包覆层与所述弹性固定带连接而成的圆管内空间为梭形,符合关节解剖形态,避免对关节处神经及肌肉组织造成压迫。

最好,所述支撑主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厚度≥2cm,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更使得使用者佩戴舒适。

最好,所述柔性材料包括高密度海绵。

最好,所述包覆层上还包括可将所述支撑主体取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拉链,方便将所述支撑主体取出,对包覆层进行清洗或更换。

最好,所述包覆层由坚固薄韧材质组成。

一种肘关节固定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关节固定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高密度海绵作为固定材料具备所需的固定强度,厚度大于2cm,在保证了关节固定强度的同时显著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性。

2)高密度海绵内部的梭型空间,符合人体肘部的解剖形态,固定相对牢固,避免固定装置向肢体的远端或近端移动。

3)固定装置环形管状设计,在增加了关节特别是肘部固定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固定装置旋转进而影响固定效果。

4)高密度海绵外被可更换棉布套:棉布套改善皮肤触感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换和清洗,免除了长期佩戴导致的汗液等异味。

5)条状的弹性固定带便于固定装置的佩戴和摘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其中,100-关节固定装置;110-包覆层;120-弹性固定带;130-拉链;140-支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

本技术:
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参照图1,一种关节固定装置100,包括支撑主体140,所述支撑主体140呈c型管状,且所述支撑主体140外设置有包覆层110,所述包覆层110通过弹性固定带120相连形成圆管,所述弹性固定带120使得所述关节固定装置100佩戴和摘取时更加便捷与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140的横截面积沿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端递减,由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的形状有助于将所述关节固定装置100稳定于关节处,避免向两端移位。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110与所述弹性固定带120连接而成的圆管内空间为梭形,符合关节解剖形态,避免对关节处神经及肌肉组织造成压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体140由柔性材料制成,具体的,可使用高密度海绵等材料,厚度≥2cm,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更使得使用者佩戴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110上还包括可将所述支撑主体140取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拉链130,方便将所述支撑主体取出,对包覆层110进行清洗或更换,具体的,所述包覆层110可选择棉布等柔软亲肤材质。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关节固定装置100的长度大于成人从前臂中段至上臂中段的平均长度,因此可用于固定肘关节,特别是可以用于罹患有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在佩戴时只需要将患肢的肘关节插入所述关节固定装置100中固定即可,即使夜间佩戴也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高密度海绵作为固定材料具备所需的固定强度,厚度大于2cm,在保证了关节固定强度的同时显著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性。

2)高密度海绵内部的梭型空间,符合人体肘部的解剖形态,固定相对牢固,避免固定装置向肢体的远端或近端移动。

3)固定装置环形管状设计,在增加了关节特别是肘部固定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固定装置旋转进而影响固定效果。

4)高密度海绵外被可更换棉布套:棉布套改善皮肤触感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换和清洗,免除了长期佩戴导致的汗液等异味。

5)条状的弹性固定带便于固定装置的佩戴和摘取。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呈c型管状,且所述支撑主体外设置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通过弹性固定带相连形成圆管,所述圆管内空间为梭形;所述支撑主体的横截面积沿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端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厚度≥0.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包括高密度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上还包括可将所述支撑主体取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拉链。

5.一种肘关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关节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关节固定装置及肘关节固定装置,所述关节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呈C型管状,且所述支撑主体外设置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通过弹性固定带相连形成圆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肘管综合征的固定支具存在的材质坚硬、舒适性差、夜间易造成意外伤害及固定支具体积大、携带不便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蕾;杨承越;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蕾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