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1235发布日期:2020-11-25 14: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腹腔镜辅助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



背景技术:

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已逐渐成熟,肿瘤剔除后利用取出袋经穿刺孔取出肿瘤,可以防止肿瘤破溃污染腹腔。但在卵巢良性畸胎瘤切除后,经穿刺孔取出时难度大耗时长。一是由于瘤内压力大,部分瘤内有分隔,操作时,为防止血管钳进出穿刺孔刺破取物袋,用力牵拉取物袋,导致囊内压力增大,当刺破囊壁时,经常出现囊内脂样物及液体喷出污染术野、手术人员衣罩及头面部,术野污染严重,影响手术人员的工作情绪。二是良性畸胎瘤内头发、牙齿、肋骨等组织不能在直视下钳夹取出,视野不清,盲目操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这项难题一直困扰着医疗同仁,目前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在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切除后,经穿刺孔取出时能够避免瘤内液体污染术野,并且在直视下轻松、方便取出囊内组织,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斗状壳体、漏斗状柱体、拉手、电池、开关、手柄、导线、发光二极管,在漏斗状壳体上端一侧设置有手柄,在手柄上固定设置有按钮开关和电池,在漏斗状壳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利用导线沿着漏斗状壳体内壁将开关、电池、导线、发光二极管连成电路,漏斗状柱体上端设置有拉手,漏斗状柱体下端设置成圆弧形状端头,漏斗状柱体插入在漏斗状壳体内部,其圆弧形状端头伸出漏斗状壳体下端口。

这样在实施卵巢良性畸胎瘤腹腔镜手术切除后,经穿刺孔向腹腔内放入取物袋,将瘤体放入取物袋内,收紧取物袋口,经穿刺孔拉出,用血管钳轻拉取物袋腹腔外部分,握住取出器手柄同时按下开关,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利用圆弧形端头的导向作用,通过取物袋腹腔外口,经穿刺孔放入取出器,在腹腔镜显示屏上显示取出器的远端接近瘤体,拔出漏斗状圆柱体,用中弯血管钳通过取出器刺破瘤体,吸出瘤内液体,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注射水经穿刺孔冲吸瘤内脂样物,在直视下用中弯血管钳或小号卵圆钳,钳夹取出瘤内残余组织及囊壁。由于在刺破瘤体时不需要拉紧取物袋,不增加瘤内压力,部分液体流入取物袋内,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有效防止瘤内液体喷出污染术野等。用钳子刺破瘤体以及钳夹取出瘤内头发、牙齿、肋骨等组织时,可以在腹腔镜和取出器双重光源下通过腹腔镜显示屏引导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取物器上方的漏斗部分也可以起到储留液体,防止溢出,方便吸引的作用,还有利于血管钳手柄撑开时的操作。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3为漏斗状壳体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状壳体;2-漏斗状柱体;3-拉手;4-电池;5-开关;

6-手柄;7-导线;8-发光二极。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斗状壳体1、漏斗状柱体2、拉手3、电池4、开关5、手柄6、导线7、发光二极管8。在漏斗状壳体1上端一侧设置有手柄6,在手柄上固定设置有按钮开关5和微型电池4,在漏斗状壳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8,利用导线沿着漏斗状壳体内壁将开关5、电池4、导线7、发光二极管8连成电路,按钮开关用于控制发光二极工作,发光二极管采用冷光源微型发光二极管并达到卫生级。管漏斗状柱体2上端设置有拉手3,用于将漏斗状柱体从漏斗状壳体内拉出。漏斗状柱体下端设置成圆弧形状端头,漏斗状柱体插入在漏斗状壳体内部,其圆弧形状端头伸出漏斗状壳体下端口,便于从穿刺孔插入时顺利引导进入。在漏斗状柱体2外壁一侧设置有凹槽,与漏斗状壳体内壁敷设的导线7相对应,使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漏斗状壳体、漏斗状柱体、拉手、手柄、开关、导线、发光二极管采用卫生级的材料制成,满足手术标准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规格大小可与腹腔镜配套制成系列产品,也可以制成一次性使用品,方便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包括:漏斗状壳体(1)、漏斗状柱体(2)、拉手(3)、电池(4)、开关(5)、手柄(6)、导线(7)、发光二极管(8),其特征是在漏斗状壳体(1)上端一侧设置有手柄(6),在手柄上固定设置有按钮开关(5)和电池(4),在漏斗状壳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8),利用导线沿着漏斗状壳体内壁将开关、电池、导线、发光二极管连成电路,漏斗状柱体(2)上端设置有拉手(3),漏斗状柱体下端设置成圆弧形状端头,漏斗状柱体插入在漏斗状壳体内部,其圆弧形状端头伸出漏斗状壳体下端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取出器,包括:漏斗状壳体、漏斗状柱体、拉手、电池、开关、手柄、导线、发光二极管,在漏斗状壳体上端一侧设置有手柄,在手柄上固定设置有按钮开关和电池,在漏斗状壳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利用导线沿着漏斗状壳体内壁将开关、电池、导线、发光二极管连成电路,漏斗状柱体上端设置有拉手,漏斗状柱体下端设置成圆弧形状端头,漏斗状柱体插入在漏斗状壳体内部,其圆弧形状端头伸出漏斗状壳体下端口。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商晓;任彤;郎景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