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1362发布日期:2020-11-13 13:1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轮椅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和身体虚弱的病人来说,轮椅能够大大缓解走路时带来的病痛与疲劳。目前轮椅的种类繁多,并逐渐向轻便型折叠式的方向发展,其中扶手是轮椅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主要由固定扶手、翻转扶手和升降扶手三种结构形式,所述固定扶手和升降扶手通常会在扶手的下方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架,支架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固定强度,而且能够支撑较大的重量;所述旋转扶手通常在其下方不会设置支架,因为支架会直接影响到扶手的旋转角度,但这意味着旋转扶手的固定强度和支撑能力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当老人和病人用力支撑扶手时,甚至会出现扶手断裂的情形,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不妨碍扶手旋转又能够增加扶手支撑强度与连接牢固度的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为此,

本技术:
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有助于改进扶手的翻转结构来加强扶手的支撑强度与连接牢固度,有利于消除连接支架对扶手旋转角度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包括一座椅架和一对分别旋转地设置在座椅架左右两侧中部的扶手,所述的扶手分别向前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下方各构成有一连接脚,所述的连接脚上铰接有一滑套,所述的滑套内滑动地设置有一滑杆,所述的滑杆在延伸出滑套的一端构成有一弯管,该弯管的端部铰接在对应侧的座椅架上,相邻一侧所述的扶手、滑套、滑杆与座椅架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套为一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端部构成有一凹槽、另一端为开口端、中间为滑腔,所述的连接脚设置在凹槽内并通过轴销与滑套铰接,所述的滑杆从滑套的开口端插入滑腔内并可沿滑套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所述的扶手向下翻转展开时,该滑杆向滑腔内滑动直至滑套的开口端端部抵靠在弯管的折弯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架在与扶手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扶手连接座,该扶手连接座与座椅架构为固定;所述的扶手在对应于扶手连接座的位置处构成有一扶手转轴,所述的扶手转轴与所述的扶手连接座旋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架在与滑杆的弯管连接处构成有一弯管连接座,所述弯管的端部设置有一弯管连接轴,所述的弯管连接轴与所述的弯管连接座旋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扶手上固定有一扶手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滑套与滑杆配合以及利用弯管支撑滑套的扶手翻转结构,因而不仅大大增加了扶手的固定与支撑强度,还消除了支架对扶手旋转角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扶手在向下翻转展开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扶手在向上翻转折叠时的状态图。

图中:1.座椅架、11.弯管连接座;2.扶手、21.连接脚、22.滑套、221.凹槽、222.滑腔、23.滑杆、231.弯管、232.弯管连接轴、233.弯管螺钉、24.扶手连接座、241.扶手连接座螺钉、25.扶手转轴、251.扶手转轴螺钉、26.扶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等的方向性或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各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包括一座椅架1和一对分别旋转地设置在座椅架1左右两侧中部的扶手2,特点是:前述的扶手2分别向前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下方各构成有一连接脚21,前述的连接脚21上铰接有一滑套22,前述的滑套22内滑动地设置有一滑杆23,前述的滑杆23在延伸出滑套22的一端构成有一弯管231,该弯管231的端部铰接在对应侧的座椅架上,相邻一侧的扶手2、滑套22、滑杆23与座椅架1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前述的扶手2上固定有一扶手垫26。

进一步地,前述的滑套22为一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端部构成有一凹槽221、另一端为开口端、中间为滑腔222,前述的连接脚21设置在凹槽221内并通过轴销与滑套22铰接,前述的滑杆23从滑套22的开口端插入滑腔222内并可沿滑套22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前述的扶手2向下翻转展开时,该滑杆23向滑腔222内滑动直至滑套22的开口端端部抵靠在弯管231的折弯处。

进一步地,前述的座椅架1在与扶手2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扶手连接座24,该扶手连接座24通过扶手连接座螺钉241与座椅架1固定;前述的扶手2在对应于扶手连接座24的位置处构成有一扶手转轴25,前述的扶手转轴25通过扶手转轴螺钉251与前述的扶手连接座24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座椅架1在与滑杆23的弯管231连接处构成有一弯管连接座11,前述弯管231的端部设置有一弯管连接轴232,前述的弯管连接轴232通过弯管螺钉233与前述的弯管连接座11旋转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当需要使用扶手2时,扳动前述的扶手2使扶手2围绕扶手转轴螺钉251逆时针旋转,前述的滑杆23向滑套22内滑动直至滑套22的开口端端部抵靠到弯管231的折弯处,此时前述的扶手2呈展开状态并与水平基准面相平行(图2所示),由于滑杆23与滑套22共同支撑在扶手2的下方,因而大大加强了扶手2的固定与支撑强度;当不需要使用扶手2时,扳动前述的扶手2,使扶手2围绕扶手转轴螺钉251顺时针旋转,前述的滑套22被扶手2拉着向上提升,使滑杆23从滑套22内滑出,前述的滑杆23与弯管231也会随着扶手2的旋转而向上收拢,直至扶手2呈折叠状态并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图3所示),此时前述的滑套22与滑杆23不会影响到轮椅使用者做任何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包括一座椅架(1)和一对分别旋转地设置在座椅架(1)左右两侧中部的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2)分别向前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下方各构成有一连接脚(21),所述的连接脚(21)上铰接有一滑套(22),所述的滑套(22)内滑动地设置有一滑杆(23),所述的滑杆(23)在延伸出滑套(22)的一端构成有一弯管(231),该弯管(231)的端部铰接在对应侧的座椅架上,相邻一侧所述的扶手(2)、滑套(22)、滑杆(23)与座椅架(1)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22)为一中空管状结构,其一端端部构成有一凹槽(221)、另一端为开口端、中间为滑腔(222),所述的连接脚(21)设置在凹槽(221)内并通过轴销与滑套(22)铰接,所述的滑杆(23)从滑套(22)的开口端插入滑腔(222)内并可沿滑套(22)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所述的扶手(2)向下翻转展开时,该滑杆(23)向滑腔(222)内滑动直至滑套(22)的开口端端部抵靠在弯管(231)的折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架(1)在与扶手(2)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扶手连接座(24),该扶手连接座(24)与座椅架(1)构为固定;所述的扶手(2)在对应于扶手连接座(24)的位置处构成有一扶手转轴(25),所述的扶手转轴(25)与所述的扶手连接座(24)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架(1)在与滑杆(23)的弯管(231)连接处构成有一弯管连接座(11),所述弯管(231)的端部设置有一弯管连接轴(232),所述的弯管连接轴(232)与所述的弯管连接座(11)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2)上固定有一扶手垫(26)。


技术总结
一种轮椅用扶手翻转结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一座椅架和一对分别旋转地设置在座椅架左右两侧中部的扶手,特点:所述的扶手分别向前延伸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下方各构成有一连接脚,所述的连接脚上铰接有一滑套,所述的滑套内滑动地设置有一滑杆,所述的滑杆在延伸出滑套的一端构成有一弯管,该弯管的端部铰接在对应侧的座椅架上,相邻一侧所述的扶手、滑套、滑杆与座椅架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优点:增加扶手的固定与支撑强度,消除支架对扶手旋转角度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尹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