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草药的疗效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被重视,中药主要由植物的根、茎、叶、果、矿物药等组成,所以中药也称之为中草药,传统的中药加热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在煎药罐内进行煎煮,煎好之后倒出药液。而现在大多数药房或医院可以代煎,将煎好的中药药液制成药包,直接带回家中加热即可服用。但对于常年在户外或者有事出门需要随身携带药包,而在户外药包不方便加热,无法按时服用中药,也不利于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可以随时随地为中药进行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包括:外筒体、内架体、通电发热的发热体、用于容纳中药并能进行导热的导热袋、用于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至导热袋的u型导热板、用于在发热体和内架体之间进行隔热的第一陶瓷隔热体和用于在u型导热板和内架体之间进行隔热的第二陶瓷隔热体;内架体转动连接至外筒体;外筒体外罩在内架体的外周且内架体的一端外露于外筒体并形成供用户转动内架体的旋柄;发热体通过第一陶瓷隔热体安装至内架体;u型导热板固定至发热体;第二陶瓷隔热体连接u型导热板和内架体;外筒体形成有供导热袋的一端穿过以接触u型导热板的通孔。
进一步地,u型导热板包括:上板部和下板部;导热袋插入至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陶瓷隔热体的数目为2;两个第二陶瓷隔热体位于u型导热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陶瓷隔热体分别于上板部和下板部接触。
进一步地,u型导热板形成有供导热袋插入的插槽。
进一步地,插槽的槽口呈逐渐扩大。
进一步地,内架体相对于外筒体具有用于供用户插入导热袋的安装位置和用于阻止导热袋相对于内架体运动的锁定位置;在安装位置时,插槽的槽口与通孔对齐;在锁定位置时,插槽的槽口与通孔错离;内架体相对于外筒体在安装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动。
进一步地,便携中药加热器还包括用于为发热体供电的电池;电池安装至内架体。
进一步地,内架体外露与外筒体的一端设有薄膜开关。
进一步地,旋柄上设有箭头标识;外筒体上设有能与旋柄上的箭头标识对齐以指示内架体和外筒体的相对位置的位置指示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便携中药加热器可以随时随地为中药进行加热,携带方便。
便携中药加热器具有安装位置和锁定位置,方便导热袋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的剖视图。
便携中药加热器100,外筒体10,通孔11,位置指示标识12,内架体20,旋柄21,箭头标识211,薄膜开关22,发热体30,导热袋40,u型导热板50,上板部51,下板部52,插槽53,第一陶瓷隔热体60,第二陶瓷隔热体70,电池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100,包括:外筒体10、内架体20、发热体30、导热袋40、u型导热板50、第一陶瓷隔热体60和第二陶瓷隔热体70。发热体30通电发热。导热袋40用于容纳中药并能进行导热。u型导热板50用于将发热体30的热量传递至导热袋40。第一陶瓷隔热体60用于在发热体30和内架体20之间进行隔热。第二陶瓷隔热体70用于在u型导热板50和内架体20之间进行隔热。内架体20转动连接至外筒体10。外筒体10外罩在内架体20的外周且内架体20的一端外露于外筒体10并形成旋柄21。旋柄21供用户转动内架体20。发热体30通过第一陶瓷隔热体60安装至内架体20。u型导热板50固定至发热体30。第二陶瓷隔热体70连接u型导热板50和内架体20。外筒体10形成有通孔11。通孔11供导热袋40的一端穿过以接触u型导热板50。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内架体20外露与外筒体10的一端设有薄膜开关22。
具体而言,将需要携带的中药药液或药包放入导热袋40中。需要服用时,按下薄膜开关22,便携中药加热器100便可以为中药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导热袋40从便携中药加热器100拆卸下来,将中药从导热袋40倒入至可装中药的容器里,即可服用。携带方便,不影响用药时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u型导热板50包括:上板部51和下板部52。导热袋40插入至上板部51和下板部52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二陶瓷隔热体70的数目为2。两个第二陶瓷隔热体70位于u型导热板50的两侧。两个第二陶瓷隔热体70分别于上板部51和下板部52接触。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u型导热板50形成有插槽53。插槽53供导热袋40插入。插槽53的槽口呈逐渐扩大。
具体而言,可以将中药药包直接穿过通孔从而插入至u型导热板50。按下薄膜开关22使便携中药加热器100为中药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将中药药包从便携中药加热器100拆卸下来,即可服用。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内架体20相对于外筒体10具有安装位置和锁定位置。安装位置用于供用户插入导热袋40。锁定位置用于阻止导热袋40相对于内架体20运动。在安装位置时,插槽53的槽口与通孔11对齐。在锁定位置时,插槽53的槽口与通孔11错离。内架体20相对于外筒体10在安装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旋柄21上设有箭头标识211。外筒体10上设有能与旋柄21上的箭头标识211对齐以指示内架体20和外筒体10的相对位置的位置指示标识12。
具体而言,旋转旋柄21使箭头标识211指向位置指示标识12的open标识。便携中药加热器100处于安装位置,可以将导热袋40或者中药药包插入至u型导热板50或从u型导热板50内拆卸下来。方便拆装。
具体而言,旋转旋柄21使箭头标识211指向位置指示标识12的lock标识。便携中药加热器100处于锁定位置,即阻止导热袋40或者中药药包相对于内架体20运动。有效防止导热袋40或者中药药包在运动的状态下从便携中药加热器100上掉落下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便携中药加热器100还包括电池80。电池80用于为发热体30供电。电池80安装至内架体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内架体、通电发热的发热体、用于容纳中药并能进行导热的导热袋、用于将所述发热体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导热袋的u型导热板、用于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内架体之间进行隔热的第一陶瓷隔热体和用于在所述u型导热板和所述内架体之间进行隔热的第二陶瓷隔热体;
所述内架体转动连接至所述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外罩在所述内架体的外周且所述内架体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外筒体并形成供用户转动所述内架体的旋柄;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第一陶瓷隔热体安装至所述内架体;所述u型导热板固定至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二陶瓷隔热体连接所述u型导热板和所述内架体;所述外筒体形成有供所述导热袋的一端穿过以接触所述u型导热板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导热板包括: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导热袋插入至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陶瓷隔热体的数目为2;两个所述第二陶瓷隔热体位于所述u型导热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二陶瓷隔热体分别于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导热板形成有供所述导热袋插入的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的槽口呈逐渐扩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架体相对于所述外筒体具有用于供用户插入所述导热袋的安装位置和用于阻止所述导热袋相对于所述内架体运动的锁定位置;在安装位置时,所述插槽的槽口与所述通孔对齐;在锁定位置时,所述插槽的槽口与所述通孔错离;所述内架体相对于所述外筒体在所述安装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中药加热器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发热体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内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架体外露与所述外筒体的一端设有薄膜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中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柄上设有箭头标识;所述外筒体上设有能与所述旋柄上的箭头标识对齐以指示所述内架体和所述外筒体的相对位置的位置指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