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

文档序号:24997005发布日期:2021-05-11 14:4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



背景技术:

血液科是现在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治疗关于血液病等方面的疾病,随着现在人们对于医疗知识的改变,血液这方面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其中,骨髓穿刺针就是血液科用来取骨髓做活检用的设备之一,穿刺针现在是血液科必备的用品。

然而,现有的骨髓穿刺针,在使用时,没有支撑机构,容易在抽取骨髓时,出现针头发生移动,造成患者额外的痛苦,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骨髓穿刺针,在使用时,没有支撑机构,容易在抽取骨髓时,出现针头发生移动,造成患者额外的痛苦,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包括主针筒,所述主针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活检针,所述主针筒的表面上下两侧均连接有侧板,且主针筒的表面前侧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防护板,所述主针筒的内部安装有真空管,且真空管的表面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上端连接有细管,且细管远离阀门的一端安装有外连接套,所述主针筒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卡套,且卡套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安装有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血液科骨髓穿刺针,通过设置有侧板,侧板主要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无需直接手持活检针,这样也更加的卫生;套环配合滑槽进行使用,便于调整套环之间的间距,弹簧便于对套环进行复位,利用弹簧的弹性,一端连接在套环上,一端固定在滑槽内部,不会让套环在滑槽上随意晃动。

2、防护板通过转轴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便于对防护板的角度进行调整,弧形的防护板是为了防止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

3、垫板的设置,主要可以在连接外连接套时,可以垫着主针筒,避免发生晃动,导致活检针出现晃动,造成患者痛苦;支撑板通过活动轴的设置,灵活性大大增加,更好的调整角度,弧形的设计,既可以减少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更加符合患者腰部肌肉曲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针筒和侧板俯视截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针筒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垫板立体结构图。

图中:1、主针筒;2、螺纹套;3、活检针;4、侧板;401、套环;402、滑槽;403、弹簧;5、转轴;6、防护板;7、真空管;8、阀门;9、细管;10、外连接套;11、卡套;12、连接轴;13、垫板;1301、安装块;1302、支撑板;1303、活动轴;1304、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包括主针筒1,主针筒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2,且螺纹套2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活检针3,主针筒1的表面上下两侧均连接有侧板4,且主针筒1的表面前侧活动安装有转轴5,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防护板6,主针筒1的内部安装有真空管7,且真空管7的表面连接有阀门8,阀门8的上端连接有细管9,且细管9远离阀门8的一端安装有外连接套10,主针筒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卡套11,且卡套11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轴12,连接轴12的表面安装有垫板13。

本实用新型中:侧板4的表面包括有套环401、滑槽402和弹簧403,且滑槽402的内部安装有套环401,套环401的表面连接有弹簧403,通过设置有侧板4,侧板4主要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无需直接手持活检针3,这样也更加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中:套环401与滑槽40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套环401通过弹簧403与滑槽402之间相互连接,套环401配合滑槽402进行使用,便于调整套环401之间的间距,弹簧403便于对套环401进行复位,利用弹簧403的弹性,一端连接在套环401上,一端固定在滑槽402内部,不会让套环401在滑槽402上随意晃动。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5与防护板6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防护板6的外部形状呈弧形,防护板6通过转轴5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便于对防护板6的角度进行调整,弧形的防护板6是为了防止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中:垫板13的下表面包括有安装块1301、支撑板1302、活动轴1303和海绵垫1304,且安装块130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1302,支撑板1302与安装块1301之间安装有活动轴1303,且支撑板1302的表面粘接有海绵垫1304,垫板13的设置,主要可以在连接外连接套10时,可以垫着主针筒1,避免发生晃动,导致活检针3出现晃动,造成患者痛苦。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1302通过活动轴1303与安装块1301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1302和垫板13的外部形状均呈弧形,支撑板1302通过活动轴1303的设置,灵活性大大增加,更好的调整角度,弧形的设计,既可以减少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更加符合患者腰部肌肉曲线。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螺纹套2与活检针3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将活检针3安装在主针筒1的前侧,利用转轴5,调整好防护板6的角度,来适应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指套在套环401上,以便于活检针3可以更加轻松的深入皮层到达骨髓抽取处,此时,垫板13会垫着主针筒1,支撑板1302会利用活动轴1303进行角度的调整,更好的进行支撑,将抽取针筒连接在外连接套10上,接着,打开阀门8,骨髓会利用真空管7通过细管9进入抽取针筒中。

综上所述:该血液科骨髓穿刺针,通过设置有侧板4,侧板4主要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无需直接手持活检针3,这样也更加的卫生;套环401配合滑槽402进行使用,便于调整套环401之间的间距,弹簧403便于对套环401进行复位,利用弹簧403的弹性,一端连接在套环401上,一端固定在滑槽402内部,不会让套环401在滑槽402上随意晃动。防护板6通过转轴5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便于对防护板6的角度进行调整,弧形的防护板6是为了防止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更好的保护医护人员。垫板13的设置,主要可以在连接外连接套10时,可以垫着主针筒1,避免发生晃动,导致活检针3出现晃动,造成患者痛苦;支撑板1302通过活动轴1303的设置,灵活性大大增加,更好的调整角度,弧形的设计,既可以减少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患者出现肌肉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更加符合患者腰部肌肉曲线。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包括主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针筒(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2),且螺纹套(2)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活检针(3),所述主针筒()的表面上下两侧均连接有侧板(4),且主针筒(1)的表面前侧活动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防护板(6),所述主针筒(1)的内部安装有真空管(7),且真空管(7)的表面连接有阀门(8),所述阀门(8)的上端连接有细管(9),且细管(9)远离阀门(8)的一端安装有外连接套(10),所述主针筒(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卡套(11),且卡套(11)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表面安装有垫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表面包括有套环(401)、滑槽(402)和弹簧(403),且滑槽(402)的内部安装有套环(401),所述套环(401)的表面连接有弹簧(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01)与滑槽(40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套环(401)通过弹簧(403)与滑槽(402)之间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与防护板(6)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防护板(6)的外部形状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3)的下表面包括有安装块(1301)、支撑板(1302)、活动轴(1303)和海绵垫(1304),且安装块(130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1302),所述支撑板(1302)与安装块(1301)之间安装有活动轴(1303),且支撑板(1302)的表面粘接有海绵垫(1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02)通过活动轴(1303)与安装块(1301)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1302)和垫板(13)的外部形状均呈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科骨髓穿刺针,包括主针筒,所述主针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活检针,所述主针筒的表面上下两侧均连接有侧板,且主针筒的表面前侧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防护板,所述主针筒的内部安装有真空管,且真空管的表面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上端连接有细管,且细管远离阀门的一端安装有外连接套。该血液科骨髓穿刺针,通过设置有侧板,侧板主要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无需直接手持活检针,这样也更加的卫生;套环配合滑槽进行使用,便于调整套环之间的间距,弹簧便于对套环进行复位,利用弹簧的弹性,一端连接在套环上,一端固定在滑槽内部,不会让套环在滑槽上随意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王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木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10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