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5897发布日期:2021-01-08 12:0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通常轮椅只有坐姿一种姿势,使用者久坐不能随意改变姿势,臀部肌肉会因长期受压迫以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适时的平躺可以缓解臀部压力,从而降低褥疮的发生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辅助使用者调节姿势,活动臀部肌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结构简单合理,方便使用。

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包括座椅主体、靠背及支架,所述座椅主体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所述座椅主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的顶部设有控制杆;

所述靠背通过转轴与所述座椅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椅主体的侧面通过液压杆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电连接于减速电机;

所述支架包括底盘架、大车轮及万向轮,所述底盘架设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部,所述底盘架的底部面积大于所述座椅主体的水平截面积,所述大车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两侧,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底部四角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坐便孔为椭圆形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为0-90°。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盘架为棱台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车轮上设有光线反射灯。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车轮有两个,所述万向轮有四个。

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用于坐立位,也可以用于平躺位,通过控制杆控制液压杆的升降,继而带动靠背的旋转,完成轮椅坐立位于平躺位的转换,简便快捷帮助使用者调整姿势;同时座椅主体上设有坐便孔,无需起身即可完成排便,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底部支架增加了轮椅底盘的面积,使轮椅更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的座椅主体的左视图;

图3为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的座椅主体的右视图;

1-座椅主体,11-坐便孔、2-靠背、21-转轴、3-支架、31-底盘架、32-大车轮、33-万向轮、34-反射灯、4-扶手、41-控制台、42-控制杆、5-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如附图所示,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包括座椅主体1、靠背2及支架3,座椅主体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11,坐便孔11为椭圆形状,方便患者大小便,而无需起身;座椅主体1的两侧设有扶手4,扶手4上设有控制台41,控制台4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台41的顶部设有控制杆42;

靠背2通过转轴21与座椅主体1转动连接,转轴21的转动角度为0-90°即靠背2可从垂直状态旋转到水平状态,靠背2与座椅主体1的侧面通过液压杆5活动连接,液压杆5电连接于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支架3包括底盘架31、大车轮32及万向轮33,底盘架31为棱台形结构,底盘架31设于座椅主体1的底部,底盘架31的底部面积大于座椅主体1的水平截面积,使得轮椅更平稳。大车轮32设于底盘架31的两侧,大车轮32有两个,大车轮32上设有光线反射灯34,万向轮33有四个,万向轮33设于底盘架31的底部四角处。

使用时,使用者做在座椅主体1上,座椅主体1上的坐便孔11便于患者大小便,而不起身,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防止使用者臀部长期受到压迫产生褥疮;当使用者需要平躺时,通过操作控制杆42即可对靠背2进行旋转,旋转角度0-90°,即靠背2可从垂直状态旋转到水平状态,操作便捷,当使用者需要坐立时,操作方法相同。

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快捷改变轮椅使用者姿势,有效防止褥疮,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1)、靠背(2)及支架(3),所述座椅主体(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11),所述座椅主体(1)的两侧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有控制台(41),所述控制台(41)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41)的顶部设有控制杆(42);

所述靠背(2)通过转轴(21)与所述座椅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椅主体(1)的侧面通过液压杆(5)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5)电连接于减速电机;

所述支架(3)包括底盘架(31)、大车轮(32)及万向轮(33),所述底盘架(31)设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底部,所述底盘架(31)的底部面积大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水平截面积,所述大车轮(32)设于所述底盘架(31)的两侧,所述万向轮(33)设于所述底盘架(31)的底部四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孔(11)为椭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的转动角度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31)为棱台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轮(32)上设有光线反射灯(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轮(32)有两个,所述万向轮(33)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平躺位与坐立位转换装置的轮椅,包括座椅主体、靠背及支架,所述座椅主体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坐便孔,所述座椅主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台的顶部设有控制杆;所述靠背通过转轴与所述座椅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座椅主体的侧面通过液压杆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电连接于减速电机;所述支架包括底盘架、大车轮及万向轮,所述底盘架设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底部,所述大车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两侧,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盘架的底部四角处。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快捷改变轮椅使用者姿势,有效防止褥疮,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芳;韩君;郭凯;胡波;穆海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