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25000513发布日期:2021-05-11 14: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术后或长期卧床康复阶段,由于下肢活动量减少致使下肢血液回流速度减慢且呈现高凝状态,血液瘀滞从而形成血栓,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一般在护理时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踝关节,使足部做背伸和跺屈运动,促进足部及下肢血液循环,但是此种方式需要专人帮助患者足部进行运动,运动角度大小不易掌握,效果不稳定,且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足部运动效果不稳定及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前后放置且左右方向的竖板,两个竖板左侧上端之间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托板,托板前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约束带,每个竖板右端靠近托板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开口朝下,第一挂钩位于第二挂钩上方,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簧,两个弹簧下端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的拉杆,拉杆可卡在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上,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摆动的托板及拉绳,患者可自行经拉绳拉动托板摆动,从而实现足部的背伸或跺屈运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能锻炼上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设置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将拉杆挂在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上,以增强足部的运动角度及强度,提高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拉绳、支撑杆及约束带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两个前后放置且左右方向的竖板1,两个竖板1左侧上端之间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托板2,托板2前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约束带3,每个竖板1右端靠近托板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均开口朝下,第一挂钩4位于第二挂钩5上方,托板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簧6,两个弹簧6下端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的拉杆7,拉杆7可卡在第一挂钩4或第二挂钩5上,托板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拉绳8。

为了将托板2铰接在两个竖板1上,所述的两个竖板1左侧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托板2与转轴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患者的脚固定在托板2上,所述的约束带3自由端下侧设有第一魔术贴9,托板2后侧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9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0。

为了便于放置患者的足部,且防止足部从托板2上滑落,所述的托板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左右贯通的放置槽,放置槽左端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

为了便于锻炼,所述的竖板1上端设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向孔,拉绳8自由端贯穿对应侧的导向孔且设有把手。

为了便于将两个竖板1固定在病床上,所述的两个竖板1下端设有吸盘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吸盘13吸附在病床上表面,将本装置固定在病床上;使拉杆7挂在第一个挂钩上,患者仰卧将足部放置在托板2上,脚掌与放置槽的底面接触,脚后跟与挡板11的右侧面接触,将约束带3绕过足背后使第一魔术贴9与第二魔术贴10粘合,便将足部固定在托板2上,此时患者脚掌与小腿垂直;

患者在康复初期,身体虚弱,患者握住把手拉动拉绳8,拉绳8拉动托板2绕转轴向上摆动并拉伸弹簧6,即足部绕踝关节摆动,实现患者足部的背伸运动,即勾脚尖,这时小腿后部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拉长,有拉伸的感觉,松开拉绳8,托板2在弹簧6的作用下恢复与小腿垂直状态,反复拉动拉绳8,实新患者足部背伸运动,进而促进患者足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当患者体力恢复仍需要卧床休息时,护理人员向下拉动拉杆7并将其挂在第二挂钩5上,患者的脚掌与小腿呈135°夹角,即处于足部跺屈状态,这时小腿后部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缩短,有紧绷的感觉,俗称:踮脚尖,患者拉动拉绳8,拉绳8拉动托板2向上摆动,即足部绕踝关节摆动,可经拉绳8拉动托板2向左摆动至足部处于背伸状态,松开拉绳8后,托板2在弹簧6的作用下恢复足部处于跺屈状态,反复拉动拉绳8即可实现患者足部的背伸--跺屈运动,从而促进患者足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在患者拉动拉绳8的过程中,患者的上肢在运动,同时能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转轴的高度与患者踝关节同轴,提高锻炼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摆动的托板及拉绳,患者可自行经拉绳拉动托板摆动,从而实现足部的背伸或跺屈运动,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能锻炼上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设置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将拉杆挂在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上,以增强足部的运动角度及强度,提高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包括两个前后放置且左右方向的竖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竖板(1)左侧上端之间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托板(2),托板(2)前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约束带(3),每个竖板(1)右端靠近托板(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5)均开口朝下,第一挂钩(4)位于第二挂钩(5)上方,托板(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簧(6),两个弹簧(6)下端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的拉杆(7),拉杆(7)可卡在第一挂钩(4)或第二挂钩(5)上,托板(2)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拉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竖板(1)左侧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托板(2)与转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带(3)自由端下侧设有第一魔术贴(9),托板(2)后侧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9)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左右贯通的放置槽,放置槽左端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端面为内凹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板(1)上端设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导向孔,拉绳(8)自由端贯穿对应侧的导向孔且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竖板(1)下端设有吸盘(13)。


技术总结
一种预防下肢血栓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足部运动效果不稳定及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包括两个前后放置且左右方向的竖板,两个竖板左侧上端之间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托板,托板前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约束带,每个竖板右端靠近托板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开口朝下,第一挂钩位于第二挂钩上方,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弹簧,两个弹簧下端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的拉杆,拉杆可卡在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上,托板右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拉绳;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姚宁;陈雅卓;杨红梅;郭宏燕;孟瑾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