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6896发布日期:2021-02-18 20:3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不仅导致患者病残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对于严重的腰椎退变性相关疾病,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椎管减压和脊柱融合是两项关键技术,而脊柱融合的成功是疗效的重要保障。
[0003]
目前临床广为接受的腰椎融合技术为椎间融合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可以通过开放或微创的方法前方(alif)、侧方(llif)、后方(plif、tlif)及联合入路等实现,其中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plif)应用最广、疗效确切。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两个或多个椎体间获得稳定愈合,一旦融合失败可能导致假关节形成、内植物断裂、腰腿痛症状再发等严重问题,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0004]
椎间植骨主要分为直接取自体髂骨植骨和融合器植骨两种。自体髂骨植骨存在供区疼痛、血肿、感染、神经损伤和支撑强度不够等诸多可能的并发症。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融合器技术以来,由于其具有即刻支撑及防止植骨移位等优点,很快就被临床医生接受和推广。
[0005]
因此,尽管有多种因素与融合不良有关,但对融合器的选择无疑是决定融合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融合器不论方型、子弹头型、肾型
……
外型均单一固定,由于tlif/plif手术椎间隙入路的限制,融合器的大小也严格受限,相对于椎间隙的匹配实际并不充分。因此造成支撑面积不够以至于融合器沉降椎间隙塌陷;植骨区接触面积不足(其植骨床面积通常连椎体截面积的25%都不到),从而影响融合效果,甚至产生融合器松脱、移位、退出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0006]
在此基础上,诸多可扩张融合器的设计应运而生,但多为理念设计,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包括设有内腔的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上椎体接触面和下椎体接触面,所述内腔分别在上椎体接触面、下椎体接触面和融合器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融合器本体的近端上还设有可开闭的端盖,所述内腔中设有中空的第一内胆和中空的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分别包括朝向上椎体接触面和下椎体接触面的开口,所述第一内胆的一端与融合器本体滑动连接且可沿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内腔中还设有与第一内胆相配合的阻挡件,当第一内胆滑动至除最远端的其他位置时
阻挡件作用于第一内胆以限制其转动,所述第二内胆的一端与融合器本体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内胆上还设有挡块,所述内腔中还设有传动件,所述挡块可以驱动第一内胆滑动,当第一内胆滑动至最远端时所述挡块还可以驱动第一内胆转动并从内腔的侧壁上的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推出,所述挡块驱动第一内胆运动时可以同时通过传动件带动第二内胆背向第一内胆转动并从内腔的侧壁上的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推出。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为转子,所述转子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融合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子可以分别与挡块和第二内胆抵接。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胆和内腔中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胆远端的形状与融合器本体远端的形状相配合。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形状为柱形,所述融合器本体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8~16mm,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26~34mm,所述融合器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7~11mm。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胆的形状为柱形,第一内胆的横截面积为 90mm2~120mm2,所述第二内胆的形状为柱形,第二内胆的横截面积为50mm2~80mm2。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为作用于第一内胆近端的板体,所述阻挡件沿融合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融合器本体的侧壁形状相配合。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可以从融合器本体的近端延伸至挡块。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推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推杆的侧壁和通孔中设有互相配合的螺纹。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接触面和/或下椎体接触面上设有卡位锯齿。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内腔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内胆推出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3]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4]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过程示意
中设有中空的第一内胆2和中空的第二内胆3,所述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分别包括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的开口,所述第一内胆2的一端与融合器本体1滑动连接且可沿融合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通常与融合器本体1自上椎体接触面12至下椎体接触面13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其长度方向则通常指融合器本体1横截面上相对较长的一个尺寸方向)滑动、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内腔11中还设有与第一内胆 2相配合的阻挡件16,当第一内胆2滑动至除最远端的其他位置时阻挡件16作用于第一内胆 2以限制其转动,所述第二内胆3的一端与融合器本体1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内胆2上还设有挡块21,所述内腔11中还设有传动件4,所述挡块21可以驱动第一内胆 2滑动,当第一内胆2滑动至最远端时所述挡块21还可以驱动第一内胆2转动并从内腔11 的侧壁上的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推出,所述挡块21驱动第一内胆2运动时可以同时通过传动件 4带动第二内胆3背向第一内胆2转动并从内腔11的侧壁上的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推出。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行撑开式椎间融合器使用时,可以先在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中植入碎骨,然后将椎间融合器敲打进入椎间隙。随后,如图5所示,可以使用推杆等装置推进挡块 21,使挡块21带动第一内胆2沿椎间融合器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向前延伸一段距离,并在到达滑轨末端时,挡块21可以与传动件4相配合带动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发生背向的转动,从而使两个内胆分别在椎间融合器两个相对的侧面被向外推出,而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 被推出后,如图6所示,内腔11的内部空间可以通过可开闭的端盖14被暴露出来,随后如图7所示可以再次向融合器本体1的内腔11中植入碎骨,盖上端盖14以后如图8所示即可完成操作,如图9所示,从而可以增加了融合器同终板接触支撑面积,又增加植骨区有效接触面积。
[004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的传动件4,从而使挡块21驱动第一内胆2转动时可以同时通过传动件4带动第二内胆3背向第一内胆2转动。例如,所述传动件4可以为转子,所述转子可以沿转轴转动,转轴的延伸方向则可以与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转子可以分别与挡块21和第二内胆3抵接。再例如,所述挡块21在第一内胆2未滑动至最远端时,传动件4不发生传动,即传动件4可以与挡块21或第二内胆3保持一定距离,使得第一内胆2可以延伸至椎体更加内部的位置,而当滑动至最远端时,传动件4可以分别与挡块21和第二内胆3抵接,使得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同时相对于对方发生背向的转动。
[0049]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1通常可以包括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其主要是对椎间融合器整体上起到支撑作用,并可以在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被侧向推出内腔11以后,进一步提供一定的容纳碎骨的空间,以扩大融合器的接触面积。所述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上通常设有合适大小的开口,从而可以使后期植入融合器本体1的碎骨能够与上、下椎体形成合适的接触。而在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上的开口主要是用于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的侧向展开,其大小通常与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的尺寸是相配合的。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尺寸通常与椎体间的间隔和需要与之接触的椎体的面积相匹配,例如,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形状通常可以为柱形,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则分别对应柱体的上下两个表面;再例如,所述融合器本体1高度方向(与上、下椎体的延伸方向一致)上的尺寸可以为8~16mm、8~10mm、10~12mm、 12~14mm、或14~16mm,所述融合器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26~34mm、 26~28mm、28~30mm、30~32mm、或32~34mm,所述融合器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9~11mm、9~
10mm、或10~11mm;再例如,上椎体接触面12上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上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下椎体接触面13上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下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从而可以尽量增大内腔11中的碎骨与上下椎体的接触面积;再例如,在融合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融合器本体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通常可以设有开口(通常为面积较大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以便于第一内胆2和第二内胆3可以相对于对方侧向展开。
[0050]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融合器本体1中,上椎体接触面 12和/或下椎体接触面13上还设有卡位锯齿17,所述卡位锯齿17主要用于防止融合器退滑。所述卡位锯齿17的位置与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上的开口位置通常可以是相配合的。例如,所述卡位锯齿17可以位于上椎体接触面12上的开口的边缘,所述卡位锯齿17 还可以位于下椎体接触面13上的开口的边缘。
[0051]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扩张的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第一内胆2主要用于提供一定的容纳碎骨的空间,并可以沿椎间融合器的长度方向滑动一端距离以后背向于第二内胆 3被推出融合器本体1,在到达椎体更内侧部位的同时、扩大融合器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内胆2的近端可以与融合器本体1滑动连接,当第一内胆2上的挡块21被推动时,由于阻挡件 16的存在,第一内胆2在由近端向远端的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而当第一内胆2滑动到最远端时,阻挡件16不再作用于第一内胆2,第一内胆2的远端则可以向外侧发生转动,从而侧向(对应于融合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展开。第一内胆2所滑动的距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被调整的,例如,第一内胆2在长度方向上的滑动距离通常可以是 3mm~6mm、3mm~4mm、4mm~5mm、或5mm~6mm。所述第一内胆2和内腔11中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轨15和滑块18,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内胆2的滑动,并可以在第一内胆2滑动到最远端时,以所述滑块18作为转轴,向外侧发生转动。所述第一内胆2可以包括合适大小的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下椎体接触面13的开口,植入椎间隙前先向内胆中植入碎骨,并可以使植入第一内胆2的碎骨能够与上、下椎体形成合适的接触。所述第一内胆2在未展开时通常可以占据融合器本体1的内腔11中的部分空间、且其远端的形状通常与融合器本体1远端的形状是相配合的(例如,可以基本吻合),从而可以实现内胆向椎体内侧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所述第一内胆2的形状通常可以为柱形,其延伸方向与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柱体的上下两个表面则分别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再例如,所述第一内胆2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6~14mm、6~8mm、8~10mm、 10~12mm、或12~14mm,第一内胆2的横截面积可以为90mm2~120mm2、90mm2~100mm 2
、100mm2~110mm2、或110mm2~120mm2。再例如,第一内胆2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上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第一内胆2朝向下椎体接触面13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下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
[0052]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扩张的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阻挡件16可以是作用于第一内胆2的部件,其通常可以平行于第一内胆2的滑动方向设置,例如,所述阻挡件16可以是作用于第一内胆长度方向上的侧壁的板体,具体可以作用于第一内胆2的近端,其可以沿融合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位于第一内胆2的外侧,也可以位于第一内胆2的内侧,并可以与滑块18形成一体结构。阻挡件16的形状通常可以与第一内胆2、以及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形状相配合,从而可以在第一内胆2向远端滑动时,同时通过阻挡件16封闭第一内胆2移动后所留下的位置,使内腔11保持相对的封闭。
[0053]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扩张的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所述第二内胆3主要用
于提供一定的容纳碎骨的空间,并可以背向于第一内胆2被推出融合器本体1,从而扩大融合器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二内胆3的远端可以与融合器本体1连接,当传动件4被挡块21推动并作用于第二内胆3上时,第二内胆3的近端则可以向外侧发生转动,从而侧向(对应于融合器本体1的宽度方向)展开,例如,内腔11中可以设有旋转轴19,第二内胆3的远端(非自由端)则可以绕旋转轴19向外发生转动。所述第二内胆3可以包括合适大小的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下椎体接触面13的开口,植入椎间隙前先向内胆中植入碎骨,并可以使植入第二内胆3的碎骨能够与上、下椎体形成合适的接触。所述第二内胆3在未展开时通常可以占据融合器本体1的内腔11中的部分空间,例如,所述第二内胆3的形状通常可以为柱形,其延伸方向与融合器本体1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柱体的上下两个表面则分别朝向上椎体接触面 12和下椎体接触面13;再例如,所述第二内胆3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6~14mm、 6~8mm、8~10mm、10~12mm、或12~14mm,第二内胆3的横截面积可以为50mm2~80mm 2
、50mm2~60mm2、60mm2~70mm2、或70mm2~80mm2。再例如,第二内胆3朝向上椎体接触面12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上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第二内胆3朝向下椎体接触面13的开口可以与柱体的下表面的面积基本一致。
[0054]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行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中,还可以包括推杆5,所述推杆5可以从融合器本体1的近端延伸至挡块21,从而可以在需要时推动挡块21并带动第一内胆2运动。所述端盖14上可以设有与推杆5相配合的通孔141,所述推杆5的侧壁和通孔141中设有互相配合的螺纹(例如,推杆5的侧壁上可以设有螺纹,通孔141可以为螺孔),从而可以使推杆5通过端盖14向挡块21推进时有一定的受力点,形成良好的定向支撑,以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并可以在推进完成以后,直接将与其螺纹连接的端盖14一并取出,从而打开融合器本体1的近端,随后可以再次向融合器本体1的内腔11中植入碎骨。
[0055]
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向横向扩张的撑开式腰椎间融合器可以在融合器的内胆中填充碎骨粒后,通过推杆使其进一步向椎体内部延伸、并双向水平扩张,随后可以经可开闭的端盖再次填充骨粒植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到达椎体深处、并有效增大同椎体终板的接触支撑面积和植骨区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局部应力减少融合器沉降,并有效防止融合器退出,既增加初始稳定性,又提高融合质量,极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005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5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