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剂给药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5992发布日期:2021-05-07 19: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剂给药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给药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涂抹的水剂给药擦。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皮肤病患者需要擦涂水剂进行治疗,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生产厂家提供的毛笔式擦药装置,其刷毛较硬,带给患者极大的不舒适感;且不利于清洁,存在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使用时步骤较多,给擦药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毛笔式擦药方法不易控制药物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水剂擦拭给药麻烦,大面积涂抹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水剂给药擦,包括药剂筒、活塞以及海绵条,所述药剂筒一端穿入活塞,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通过硬质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海绵条中央;所述海绵条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弹性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

所述海绵条为长条状,具有一定的储水性。所述药剂筒的内壁与活塞配合,使得药剂能在活塞的推动下从另一端出口处挤出。所述硬质导管不易变形,所述弹性导管弹性变形后产生恢复的应力,一般硬质导管可选用玻璃、硬塑料等材质,而弹性导管可选用橡胶管、带弹性的金属管等形式。

优选的,所述海绵条呈朝向药剂筒凸起的拱形。

本处所指的海绵条的拱形造型在使用时,凹弧形的一面朝向人体,凸弧形的一面朝向使用者。

优选的,所述弹性导管固定完成后呈受压的弯曲状。

本处所指的受压弯曲状,是指其舒张状态下相对伸直,即在固定完成后具有预应力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药剂筒与所述硬质导管之间呈45°夹角。

所述药剂筒与所述硬质导管之间的夹角,是指药剂桶长度方向和硬质导管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弹性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最近端头的距离为a,所述弹性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中央的距离为b,则b=2a。

本处所指的海绵条最近端头,是指与弹性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距离最近的海绵条端头。海绵条中央,即硬质导管连通处。

优选的,所述药剂筒外套有防滑橡胶套。

所述防滑橡胶套,材质为防滑橡胶,表面可布置有防滑花纹。

优选的,所述活塞尾部设有便于压送药剂筒内药剂的把手。

所述把手通过连杆固定至活塞一端,并与活塞垂直。

优选的,所述药剂筒壁为透明材质,所述药剂筒壁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指示药剂消耗程度的刻度。

所述的硬质导管和弹性导管将药剂筒中的药剂导向海绵条,并通过硬质导管固定海绵条与药剂筒的相对位置、通过弹性导管使海绵条产生变形,使得海绵条按压在人体上时能将海绵条的两端更加贴合人体。

通过采用拱形的海绵条,使得海绵条在接触人体时,更容易使海绵条两端部位产生变形,从而压挤出药剂。

通过预应力状态的弹性导管,给予海绵条变形压力,使其在贴覆人体时更容易使海绵条两端部位产生变形,从而压挤出药剂。

通过所述药剂筒与所述硬质导管之间设置的夹角,便于手持涂抹施力,同时也方便在狭窄部位的使用。

通过对各式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布置,提升药剂在海绵条中整体的充盈度。

通过设置防滑橡胶套,提升药剂筒的握持手感,避免在使用中打翻。

通过设置把手,使得使用人能简单地控制推送把手,控制海绵中药剂的充盈率,省力且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清洁方便,降低感染风险,大面积涂抹节省擦药时间;可以较好的控制药物用量,提高药物使用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剂给药擦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剂给药擦的活塞配合把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剂给药擦正面示意图;

其中:

1-药剂筒2-活塞3-海绵条

4-硬质导管5-弹性导管6-把手

7-防滑橡胶套8-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水剂给药擦,包括药剂筒1、活塞2以及海绵条3,所述药剂筒1一端穿入活塞2,所述药剂筒1的另一端出口通过硬质导管4连通并固定至海绵条3中央;所述海绵条3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弹性导管5连通并固定至所述药剂筒1的另一端出口。所述药剂筒1与所述硬质导管4之间呈45°夹角。所述药剂筒1外套有防滑橡胶套7。所述活塞2尾部设有便于压送药剂筒内药剂的把手6。所述药剂筒1壁为透明材质,所述药剂筒1壁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指示药剂消耗程度的刻度8。

所述弹性导管5在海绵条3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最近端头的距离为a,所述弹性导管5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中央的距离为b,则b=2a。具体使用时可选择将a设置为5cm、2cm、1cm等,b对应地设置为10cm、4cm、2cm等。

所述海绵条3呈朝向药剂筒凸起的拱形。所述弹性导管5固定完成后呈受压的弯曲状。

药剂筒1整体为塑料材质,采用5号pp聚丙烯,可在清洁后反复使用。

具体使用时:先将活塞2拔出,导入药剂。然后,盖合活塞2,如需要均匀或气泡可稳住活塞2并对药剂筒1进行摇晃。涂抹时,将海绵条3凹面贴附人体,同时拖拉药剂筒1,推挤活塞2,将药剂涂抹于患处。当筒内药剂用完时,重新拔出活塞2并导入药剂即可。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筒、活塞以及海绵条,所述药剂筒一端穿入活塞,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通过硬质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海绵条中央;所述海绵条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弹性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所述药剂筒壁为透明材质,所述药剂筒壁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指示药剂消耗程度的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条呈朝向药剂筒凸起的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管固定完成后呈受压的弯曲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筒与所述硬质导管之间呈4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最近端头的距离为a,所述弹性导管在海绵条上的连接点至海绵条中央的距离为b,则b=2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筒外套有防滑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剂给药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尾部设有便于压送药剂筒内药剂的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剂给药擦,包括药剂筒、活塞以及海绵条,所述药剂筒一端穿入活塞,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通过硬质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海绵条中央;所述海绵条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弹性导管连通并固定至所述药剂筒的另一端出口;所述药剂筒壁为透明材质,所述药剂筒壁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指示药剂消耗程度的刻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清洁方便,降低感染风险,大面积涂抹节省擦药时间;可以较好的控制药物用量,提高药物使用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张蕊;吴建华;顾军;陆小英;储丹凤;毕新岭;曹洁;戴金旭;姚文悦;赵晓吉;谢昊杰;顾彩云;刘思辰;李德娟;孙敏;王秀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长海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