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6313发布日期:2021-05-28 10: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注射,常常将注射器的筒体安装在自动助推器中,以通过自动助推器自动对注射器进行注射操作。然而,传统方式中,自动助推器只能与固定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连接,无法适应更多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灵活性低,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与自动助推器和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自动助推器能够通过转接头与各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卡置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呈长条圆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用于插设在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中,且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呈环形状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间隔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设有形成用于收容所述注射器的筒体的支撑凹槽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且所述支撑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三支撑件与所述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支撑件通过第四支撑件与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所述挡板和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包括: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其中连接体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卡置结构,设置在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与自动助推器和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自动助推器能够通过转接头与各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与自动助推器和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头与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11包括连接体111和卡置结构。

连接体11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体111呈长条圆筒状。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体111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连接体111的一端用于插设在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中。应理解,连接体111的一端是插设在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中,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将连接体111安装在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中或将连接体111从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中拆出。

连接体111的一端的外径等于略小于自动助推器10的输出口的孔径。

进一步的,连接体111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呈环形状的凹槽1110。优选地,凹槽1110外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密封效果好。

卡置结构设置在连接体11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1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置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体111的另一端的挡板112以及与挡板112间隔设置的支撑板113,其中挡板112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1121。进一步的,支撑板113设有形成用于收容注射器的筒体12的支撑凹槽1130的第一支撑件1131和第二支撑件1132,且支撑凹槽1130与第二通孔1121对应。

应理解,注射器的筒体12的端部是设置有凸起的,而挡板112和支撑板113间隔设置,因此在注射器的筒体12收容支撑在支撑凹槽1130中时,注射器的筒体12的端部的凸起卡置在挡板112和支撑板113之间,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优选地,凸起呈扁平状,而凸起的厚度等于或略小于挡板112和支撑板113之间的距离,使得筒体12能够稳定收容在支撑凹槽1130中。

也就是说,当需要筒体12与转接头11连接时,将筒体12收容在支撑凹槽1130中,并将筒体12的凸起卡置在挡板112和支撑板113之间,当需要更换筒体12时,直接将筒体12从支撑凹槽1130中取出以更换不同尺寸(如长度或内径)的筒体,从而实现筒体12可拆卸与转接头11连接。

优选地,支撑凹槽1130、第二通孔1121和第一通孔处于同一直线方向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3的第一支撑件1131通过第三支撑件1133与挡板112的一侧连接,支撑板113的第二支撑件1132通过第四支撑件1134与挡板112的另一侧连接。

优选地,第一支撑件1131和第二支撑件1132对称设置,第三支撑件1133和第四支撑件1134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31和第二支撑件113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支撑件1133和第四支撑件1134之间的距离。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13、第一支撑件1131、第二支撑件1132、第三支撑件1133、第四支撑件1134和挡板112形成用于夹住筒体12的卡槽。

优选地,支撑凹槽1130的底部呈弧形状设置,即支撑凹槽1130的底部形状与筒体12的形状对应,使得筒体12能够与支撑凹槽1130的底部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3、第一支撑件1131、第二支撑件1132、第三支撑件1133、第四支撑件1134、挡板112和连接体111一体成型。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包括: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其中连接体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卡置结构,设置在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与自动助推器和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自动助推器能够通过转接头与各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

卡置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呈长条圆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用于插设在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中,且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的外壁设有呈环形状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间隔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设有形成用于收容所述注射器的筒体的支撑凹槽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且所述支撑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三支撑件与所述挡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支撑件通过第四支撑件与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所述挡板和所述连接体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包括: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用于与自动助推器的输出口可拆卸连接;卡置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助推器用的转接头与自动助推器和注射器的筒体可拆卸连接,使得自动助推器能够通过转接头与各种不同尺寸的注射器的筒体连接,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保占波;吴斌;杨命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资阳思迈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