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6576发布日期:2021-05-25 12:2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



背景技术:

耳廓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不同耳廓畸形的手术方式是不同的。生理上,3岁儿童的耳廓已达成人的85%,儿童期耳廓生长迅速,成人时则缓慢。10岁以后耳廓宽度几乎停止生长,耳轮至乳突的距离在这以后维持不变。从肋软骨发育上考虑,一般认为6岁左右儿童的肋软骨已能雕刻成耳支架。

目前国内仍选择学龄前手术治疗矫正新生儿耳廓畸形,手术治疗存在软骨形变、复发率高、创伤大等并发症,综合评价风险较高。此外,在常规的耳廓整形手术和耳鼻喉外科手术后,由于新生组织较软,如果没有较合适的器具进行固定,耳廓很容易塌陷,萎缩或变形,导致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线,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耳机部件,使用时,通过手拿手柄将耳塞塞进耳孔中,此时,支撑架便会卡在耳甲艇中,从而对耳朵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耳朵的塑形,使其不易变形,且通过设置的耳机部件及耳机线,使得患者在对耳朵进行塑形的同时,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舒缓情绪,从而使得患者不再无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结构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通过将支撑架的结构设置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使得支撑架可以对耳甲艇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由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通过将支撑架采用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使得该支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耳甲艇的大小来制作支撑架的大小,从而使得每个患者使用的支撑架都可以与自己的耳甲艇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对耳甲艇的塑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耳塞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耳塞与壳体外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耳塞为可拆卸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耳孔的大小进行更换耳塞,使得使用者佩戴时更加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拿手柄将耳塞塞进耳孔中,此时,支撑架便会卡在耳甲艇中,从而对耳朵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耳朵的塑形,使其不易变形,且通过设置的耳机部件及耳机线,使得患者在对耳朵进行塑形的同时,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舒缓情绪,从而使得患者不再无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通过将支撑架采用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使得该支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耳甲艇的大小来制作支撑架的大小,从而使得每个患者使用的支撑架都可以与自己的耳甲艇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对耳甲艇的塑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的正视图。

图中:1、壳体;2、耳塞;3、支撑架;4、手柄;5、耳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耳塞2,所述耳塞2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手柄4,所述手柄4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线5,所述壳体1内腔设置有耳机部件。

使用时,通过手拿手柄4将耳塞2塞进耳孔中,此时,支撑架3便会卡在耳甲艇中,从而对耳朵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耳朵的塑形,使其不易变形,且通过设置的耳机部件及耳机线5,使得患者在对耳朵进行塑形的同时,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舒缓情绪,从而使得患者不再无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所述支撑架3的结构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

通过将支撑架3的结构设置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使得支撑架3可以对耳甲艇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所述支撑架3由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

通过将支撑架3采用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使得该支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耳甲艇的大小来制作支撑架3的大小,从而使得每个患者使用的支撑架3都可以与自己的耳甲艇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对耳甲艇的塑形。

所述耳塞2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耳塞2与壳体1外可拆卸连接。

通过设置耳塞2为可拆卸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耳孔的大小进行更换耳塞2,使得使用者佩戴时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通过手拿手柄4将耳塞2塞进耳孔中,此时,支撑架3便会卡在耳甲艇中,从而对耳朵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耳朵的塑形,使其不易变形,且通过设置的耳机部件及耳机线5,使得患者在对耳朵进行塑形的同时,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舒缓情绪,从而使得患者不再无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通过将支撑架3采用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使得该支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耳甲艇的大小来制作支撑架3的大小,从而使得每个患者使用的支撑架3都可以与自己的耳甲艇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对耳甲艇的塑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耳塞(2),所述耳塞(2)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手柄(4),所述手柄(4)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线(5),所述壳体(1)内腔设置有耳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结构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由硅胶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2)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耳塞(2)与壳体(1)外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甲腔软骨切除术后耳廓塑形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耳塞,所述耳塞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线,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耳机部件,所述支撑架的结构与耳甲艇的结构相吻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拿手柄将耳塞塞进耳孔中,此时,支撑架便会卡在耳甲艇中,从而对耳朵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耳朵的塑形,使其不易变形,且通过设置的耳机部件及耳机线,使得患者在对耳朵进行塑形的同时,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舒缓情绪,从而使得患者不再无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刚;曾琪;万冠群;熊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云刚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