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0386发布日期:2021-05-04 10:1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体因放射性物质受创时,需要采用特定药液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同时在清洗时需要特别注意清洗废液的流动,避免废液沿伤者体表流动产生二次伤害。目前在对核沾染伤口进行清洗时,对通过将保护贴膜贴合于伤者体表,然后在保护贴膜上开设与伤口对应的缺口将伤口暴露,最后进行清洗,通过贴膜虽能避免废液伤者体表流动,但废液沿贴膜流动难以较好的进行收集,不便于废液回收管控,同时废液流向贴膜外部时,容易导致位于贴膜外部区域的皮肤沾染废液。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在对核沾染伤口进行清理时,废液沿贴膜流动难以较好的进行收集,不便于废液回收管控,同时废液流向贴膜外部时,容易导致位于贴膜外部区域的皮肤沾染废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包括贴膜,还包括橡胶集水槽,所述橡胶集水槽的底部镂空,所述橡胶集水槽上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橡胶集水槽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透明收集袋,所述透明收集袋上设有容量标刻,所述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导流软管和连接管,所述导流软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贴膜贴合于橡胶集水槽内壁,所述贴膜上开设与导流软管相对应通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橡胶集水槽的两侧均安装有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均包括两个导流软管,两个所述导流软管均与连接管相连通。橡胶集水槽的两侧均设置引流管和多个导流软管的设计,使橡胶集水槽的两端均能排水,避免橡胶集水槽发生形变时导致清洗废液较好的排出,提高排水效果。

进一步,所述透明收集袋一端设有套管、另一端设有排水管,所述套管套设于连接管上,便于更换透明收集袋;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方便透明收集袋排水,所述排水管的端部安装有盖体,所述透明收集袋上设有挂钩,挂钩使用方便,便于透明收集袋放置。

进一步,所述透明收集袋上固定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上连接有固定夹。在挂钩不方便钩挂时,还可通过固定夹悬挂透明收集袋。

进一步,所述透明收集袋上设有容量标刻。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通过第二开关阀可套管进行封闭,避免透明收集袋装满转运时透明收集袋内液体自套管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冲洗伤口时,通过橡胶集水槽聚水然后通过引流管将清洗液引入透明收集袋,避免清洗废液沿体表移动,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可避免清洗废液泄露,便于清洗废液回收管控,同时通过透明收集袋便于观察引出液体性质,例如颜色、血性和浓性;

2、通过流量调节开关可用于控制导流软管的开闭和引流速度,当导流软管被封闭后,橡胶集水槽内清洗液无法直接流出,可用于对伤口进行浸泡;

3、在清洗无核沾染的普通伤口时,可在使用后丢弃贴膜即可,橡胶集水槽、引流管可回收无需丢弃;

4、通过容量标刻可了解透明收集袋内液体的体积,将透明收集袋内液体的体积与注入清洗废液的体积相对比,便于了解伤口的出血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明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贴膜贴合后橡胶集水槽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橡胶集水槽1、导流软管21、流量调节开关22、连接管23、透明收集袋3、套管31、第二开关阀311、排水管32、第一开关阀33、盖体34、挂钩35、挂绳36、贴膜4、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包括贴膜4,还包括橡胶集水槽1,橡胶集水槽1的底部镂空,橡胶集水槽1上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一端与橡胶集水槽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透明收集袋3,透明收集袋3上设有容量标刻。通过容量标刻可了解透明收集袋3内液体的体积,将透明收集袋3内液体的体积与注入清洗废液的体积相对比,便于了解伤口的出血量;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导流软管21和连接管23,导流软管21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开关22,贴膜4贴合于橡胶集水槽1内壁,贴膜4上开设与导流软管21相对应通孔41。

具体地,橡胶集水槽1的两侧均安装有有引流管,引流管均包括两个导流软管21,两个导流软管21均与连接管23相连通。橡胶集水槽1的两侧均设置引流管和多个导流软管的设计,使橡胶集水槽1的两端均能排水,避免橡胶集水槽1发生形变时导致清洗废液较好的排出,提高排水效果。

具体地,透明收集袋3一端设有套管31、另一端设有排水管32,套管31套设于连接管23上,便于更换透明收集袋3;排水管32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33,方便透明收集袋3排水,排水管32的端部安装有盖体34,透明收集袋3上设有挂钩35,挂钩35使用方便,便于透明收集袋35放置。

具体地,透明收集袋3上固定连接有挂绳36,挂绳36上连接有固定夹。在挂钩35不方便钩挂时,还可通过固定夹悬挂透明收集袋3。

具体地,套管31上设有第二开关阀311,通过第二开关阀311可套管31进行封闭,避免透明收集袋3装满转运时透明收集袋3内液体自套管31溢出。

在使用过程中,将贴膜4贴合于橡胶集水槽1的内部、并在贴膜4上开设通孔41,再根据伤口形状在位于橡胶集水槽1底部镂空处的贴膜4上开设对应的缺口,然后将位于橡胶集水槽1底部镂空处的贴膜4贴合于伤口外围的皮肤表面,并使贴膜4的缺口与伤口相对应,在于橡胶集水槽1的作用下使贴膜4形成槽状,避免清洗废液沿体表移动,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贴合完毕后开启流量调节开关22,向橡胶集水槽1内注入清洗液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废液沿导流软管21、连接管23流入透明收集袋3内,同时还可避免清洗废液泄露,便于清洗废液回收管控;当需要对伤口进行浸泡时,在贴合完毕后关闭流量调节开关22,向橡胶集水槽1注入适量清洗液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包括贴膜(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集水槽(1),所述橡胶集水槽(1)的底部镂空,所述橡胶集水槽(1)上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橡胶集水槽(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透明收集袋(3),所述透明收集袋(3)上设有容量标刻,所述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导流软管(21)和连接管(23),所述导流软管(21)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开关(22),所述贴膜(4)贴合于橡胶集水槽(1)内壁,所述贴膜(4)上开设与导流软管(21)相对应通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集水槽(1)的两侧均安装有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均包括两个导流软管(21),两个所述导流软管(21)均与连接管(2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收集袋(3)一端设有套管(31)、另一端设有排水管(32),所述套管(31)套设于连接管(23)上,所述排水管(32)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33),所述排水管(32)的端部安装有盖体(34),所述透明收集袋(3)上设有挂钩(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收集袋(3)上固定连接有挂绳(36),所述挂绳(36)上连接有固定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1)上设有第二开关阀(3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沾染伤口清洗保护装置,包括贴膜,还包括橡胶集水槽,所述橡胶集水槽的底部镂空,所述橡胶集水槽上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橡胶集水槽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透明收集袋,所述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导流软管和连接管,所述导流软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贴膜贴合于橡胶集水槽内壁,所述贴膜上开设与导流软管相对应通孔,用于解决目前在对核沾染伤口进行清理时,废液沿贴膜流动难以较好的进行收集,不便于废液回收管控,同时废液流向贴膜外部时,容易导致位于贴膜外部区域的皮肤沾染废液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玲;祝成红;张丹;郭姗姗;张秋红;胡志元;吴妍;程艳艳;庄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