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

文档序号:25143137发布日期:2021-05-25 12:2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



背景技术:

消化道内镜检查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一项检查内容,在内镜进入口腔以及后续检查过程中,需要患者咬住口圈并保持嘴部张开,避免对镜身造成损伤。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因嘴部持续张开及内镜检查过程中呕吐而导致唾液分泌较多,极易引起呛咳,特别是麻醉状态下,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窒息。目前主要采用弯盘收集患者分泌的唾液,弯盘的清洗、消毒比较麻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镜身从口圈中穿过,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随意滑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进行唾液收集、防止镜身随意滑动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包括口圈咬合环,所述口圈咬合环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吸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水层为海绵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消化内镜口圈套件还包括集液袋,所述集液袋包括可膨胀的袋体、以及漏斗状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袋体连通,所述口圈咬合环与所述进液管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沿所述口圈咬合环的轴向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圈咬合环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定位虹吸管的定位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圈咬合环外侧连接有口圈垫,所述口圈垫两端开设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在口圈咬合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并于凹槽内设置有吸水层,诊疗过程中患者分泌的唾液可通过吸水层进行吸收,同时凹槽和吸水层增加了口圈咬合环与镜身之间的摩擦力,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操作过程中随意滑动,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化内镜口圈套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化内镜口圈套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液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口圈咬合环;2、凹槽;3、吸水层;4、集液袋;41、袋体;42、进液管;5、定位件;6、口圈垫;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消化内镜口圈套件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包括口圈咬合环1,口圈咬合环1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2,凹槽2内设有吸水层3。

该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在口圈咬合环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2,并于凹槽2内设置有吸水层3,诊疗过程中患者分泌的唾液可通过吸水层3进行吸收,同时凹槽2和吸水层3增加了口圈咬合环1与镜身之间的摩擦力,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操作过程中随意滑动,一举两得。其中,凹槽2优选沿口圈咬合环1的轴向布置,当吸水层3达到饱和状态之后,可将唾液等引流出来,方便利用集液袋4进行收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布置方式,例如网格状交错布置,也可实现目的,且摩擦力更大,不足之处在于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增大,同时不利于将吸水层3无法吸收的唾液等引流出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吸水层3为海绵层。海绵成本低,防滑性好且吸水量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消化内镜口圈套件还包括集液袋4,集液袋4包括可膨胀的袋体41、以及漏斗状的进液管42,进液管42与袋体41连通,口圈咬合环1与进液管42可拆卸连接。当吸水层3达到饱和状态之后,可将进液管42与口圈咬合环1的低点对接,达到继续收集的目的,可以做到一人一更换,免去弯盘清洗消毒任务,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可膨胀的袋体41可根据唾液量的多少,灵活调整大小,漏斗状的进液管42有利于唾液的收集。其中,袋体41例如可以采用橡胶材质,进液管42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两者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口圈咬合环1与进液管42之间通过挂钩和挂孔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卡扣、胶带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口圈咬合环1上还设有用于定位虹吸管的定位件5。可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在定位件5内放置一根虹吸管,利用虹吸效应自动引流出患者分泌的唾液,可防止呛咳的放生,减少窒息意外。其中,定位件5例如可以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虹吸管从其中穿过,结构简单、可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卡扣、绑带等方式固定虹吸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口圈咬合环1外侧连接有口圈垫6,口圈垫6两端开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可用于穿松紧绳,从而达到固定口圈咬合环1及口圈垫6的目的,同时也可用于麻醉下需要气管插管的情形。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包括口圈咬合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圈咬合环(1)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吸水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3)为海绵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沿所述口圈咬合环(1)的轴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液袋(4),所述集液袋(4)包括可膨胀的袋体(41)、以及漏斗状的进液管(42),所述进液管(42)与所述袋体(41)连通,所述口圈咬合环(1)与所述进液管(4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圈咬合环(1)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定位虹吸管的定位件(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圈咬合环(1)外侧连接有口圈垫(6),所述口圈垫(6)两端开设有固定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口圈套件,包括口圈咬合环,所述口圈咬合环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吸水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进行唾液收集、防止镜身随意滑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刘小伟;彭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