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2833发布日期:2021-05-11 14:5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负压引流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负压引流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或创面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临床手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胸腔积液引流装置主要分为引流袋引流、水封瓶引流、水封瓶负压引流等,根据病人的病情,其引流方式也分为肋间细管插管法、肋间粗管插管法、经肋床插管法。其中,负压引流收集容器是常见的引流设备,现有的引流收集容器存在有缺点,如下:引流袋引流、水封瓶引流的过程中,会有发生容器内积液向外涌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能防止内部积液向外涌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收集孔和通气孔,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收集孔、通气孔连通的收集接口,所述容器本体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引流冲洗系统连通的辅助接口和与负压测量与控制系统连通的引流接口,所述辅助接口与通气孔连通,所述引流接口与收集腔连通,位于所述收集腔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阻挡收集腔内液体受外力影响从下方向上方涌出的隔板。

患者的胸腔上插上引流管,引流管的另一端跟收集容器的收集接口连接,胸腔内的分泌物通过引流管流入收集容器,如果在引流过程中,收集容器发生倾倒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使内部液体向上涌出时,隔板可以起到阻挡作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隔板自其连接端沿容器本体的横向倾斜向下延伸,该隔板的自由端垂直向下延伸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容器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间距。

进一步限定,位于收集腔的中心区域处且自隔板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有竖板,所述竖板与容器本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竖板沿容器本体的纵向延伸且所述竖板上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限定,位于所述收集孔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液体向下流出的引导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辅助接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

过滤器不仅能够过滤细菌而且遇水封闭,避免内部液体从辅助接口流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泄压阀。

如此设置,当容器本体内部的气压达到一定气压值时,泄压阀打开进行卸压。

进一步限定,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底壁上且位于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强筋向上延伸越过竖板与容器本体的内部底壁的间距。

如此设置,隔板、竖板与加强筋三者在容器本体的内部构成迷宫式结构,防止内部液体涌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收集容器,不仅能有效防止内部液体流出,而且具有过滤细菌,压力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左容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21、容器本体;211、左容器体;212、右盖体;22、收集接口;23、引流接口;24、辅助接口;25、收集腔;251、收集孔;252、通气孔;253、堵头;26、隔板;27、阻挡板;28、引导板;29、加强筋;254、竖板;5、过滤器;6、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3,负压引流收集容器2包括容器本体21,容器本体21分为左容器体211和右盖体212,两者可拆卸式连接。在左容器体211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接口22,收集接口22是用于连接引流管3。右盖体212上分别设置有引流接口23和辅助接口24。为了过滤细菌,在引流接口23和辅助接口24分别安装有过滤器5;该过滤器5不仅能够过滤细菌而且遇水封闭,起到封堵的作用。

容器本体21内具有收集腔25。收集腔25内设置有收集孔251和通气孔252,通气孔252位于收集孔251的上方。收集接口22分别与收集孔251、通气孔252连通;在收集接口22内还设置有堵头253,用于封闭引流管3内上端部的腔室。该腔室用于通气,因此在腔室上开设有通口433跟通气孔252连通。通气时,为了过滤细菌,在通气孔252内设置有过滤器5。引流腔31与收集孔251连通,通气腔32与通气孔252连通。

辅助接口24与通气孔252连通,引流接口23与收集腔25连通,位于所述收集腔25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阻挡收集腔25内液体受外力影响从下方向上方涌出的隔板26。隔板26自其连接端沿容器本体21的横向倾斜向下延伸,该隔板26的自由端垂直向下延伸有阻挡板27,阻挡板27与容器本体2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间距。在位于收集孔251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液体向下流出的引导板28。该引导板28不仅起到引导液体的作用还能起到阻挡液体回流的作用。竖板254与容器本体21的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竖板254沿容器本体21的纵向延伸且竖板上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收集腔25因竖板254被分割成两个腔室。该开口是为了打通整个收集腔25;避免分泌物积满收集腔25的一半腔室,气体不易从内排出。

容器本体21的内部底壁上且位于竖板25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29。加强筋29向上延伸越过竖板254与容器本体21的内部底壁的间距。隔板26、竖板254与加强筋29三者在容器本体21的内部构成迷宫式结构,防止内部液体涌出。

容器本体21上设置有泄压阀6。当容器本体21内部的气压达到一定气压值时,泄压阀6打开进行卸压。泄压阀6内设置有过滤器5。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21),所述容器本体(21)内设置有收集腔(25),所述收集腔(25)内设置有收集孔(251)和通气孔(252),所述容器本体(21)的外部设置有与收集孔(251)、通气孔(252)连通的收集接口(22),所述容器本体(21)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引流冲洗系统连通的辅助接口(24)和与负压测量与控制系统连通的引流接口(23),所述辅助接口(24)与通气孔(252)连通,所述引流接口(23)与收集腔(25)连通,位于所述收集腔(25)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阻挡收集腔(25)内液体受外力影响从下方向上方涌出的隔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6)自其连接端沿容器本体(21)的横向倾斜向下延伸,该隔板(26)的自由端垂直向下延伸有阻挡板(27),所述阻挡板(27)与容器本体(2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收集腔(25)的中心区域处且自隔板(26)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有竖板(254),所述竖板(254)与容器本体(21)的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竖板(254)沿容器本体(21)的纵向延伸且所述竖板(254)上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收集孔(251)的下方设置有引导液体向下流出的引导板(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接口(2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1)上设置有泄压阀(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1)的内部底壁上且位于竖板(25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9)向上延伸越过竖板(254)与容器本体(21)的内部底壁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负压引流收集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收集孔和通气孔,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收集孔、通气孔连通的收集接口,所述容器本体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引流接口和辅助接口,所述辅助接口与通气孔连通,所述引流接口与收集腔连通,位于所述收集腔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阻挡收集腔内液体受外力影响从下方向上方涌出的隔板。采用本收集容器,不仅能有效防止内部液体流出,而且具有过滤细菌,压力缓冲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吕百成;陈坤;杨彦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乐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