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外用搽剂按摩容器

文档序号:25770180发布日期:2021-07-06 20:5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外用搽剂按摩容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搽剂的容器及按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外用搽剂按摩容器。


背景技术:

2.对中医外科使用的液体搽剂使用时必须量少均匀地涂抹在皮肤表面,以让皮肤很好地吸收;现有的液体搽剂,如外用液体药液、乳浊液等,通常所见包装器均是外带使用小毛刷或海绵等,也见用滚珠式封口式等,但存在不方便、漏液或者夹压体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医外用搽剂按摩容器,使用简洁方便、涂抹均匀,同时带按摩功能,可促进药物的吸收,还能保证药液不渗漏,易于携带及储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中医外用搽剂按摩容器,包括瓶体、盖体、传导体、瓶口卡座;所述传导体包括涂抹头和多孔传导柱,所述多孔传导柱纵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嵌有吸湿芯体,所述涂抹头覆盖于多孔传导柱的顶端;所述传导体装于瓶口卡座内,且涂抹头露出于瓶口卡座的顶端,所述瓶口卡座的底部与瓶体的瓶口连接,所述盖体盖设于瓶口卡座上方并与瓶体连接。
6.所述吸湿芯体包括包裹层和设于包裹层内的夹层,所述包裹层采用涤纶纤维,所述夹层采用医用棉花。
7.所述涂抹头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采用涤纶纤维,所述中间层采用医用棉花。
8.所述多孔传导柱的顶端呈圆弧形、蘑菇型、伞型。
9.所述瓶口卡座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的瓶口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瓶口卡座与瓶体瓶口螺接固定。
10.所述多孔传导柱紧贴瓶口卡座的内壁设置。
11.所述多孔传导柱的直径大于瓶体瓶口的内壁直径,以防止传导体向下脱落。
12.所述瓶体、盖体和多孔传导柱的材质采用聚丙烯。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利用传导体所具有多微孔结构的渗透作用,将瓶体中的液体通过多孔传导柱传送至顶端涂抹头进行涂抹擦拭,采用这一原理既能使吸液量保持均稀,涂抹擦试均匀,又能解决其它液体制剂使用时液体在皮肤表面的流动,并根据病情通过手动的力量实施按摩,同时还具有防渗漏、使用简洁、方便及便于携带、保管等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多孔传导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盖体1,瓶体2,涂抹头3,多孔传导柱4,瓶口卡座5,瓶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如图1~4所示,本实施包括瓶体2、盖体1、传导体、瓶口卡座5;
22.所述传导体包括涂抹头3和多孔传导柱4,所述多孔传导柱4纵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嵌有吸湿芯体,所述涂抹头3覆盖于多孔传导柱4的顶端;所述传导体装于瓶口卡座55内,且涂抹头3露出于瓶口卡座55的顶端,所述瓶口卡座55的底部与瓶体2的瓶口21连接,所述盖体1盖设于瓶口卡座55上方并与瓶体2连接。
23.具体地,所述吸湿芯体包括包裹层和设于包裹层内的夹层,所述包裹层采用涤纶纤维,所述夹层采用医用棉花;所述涂抹头3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采用涤纶纤维,所述中间层采用医用棉花。
24.所述多孔传导柱4的顶端可根据需要制成呈圆弧形、蘑菇型、伞型,如此,涂抹头3覆盖在多孔传导柱4的顶端时也呈现出所需要的形状。
25.所述瓶口卡座55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2的瓶口21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瓶口卡座55与瓶体2瓶口21螺接固定。
26.所述多孔传导柱4紧贴瓶口卡座55的内壁设置;多孔传导柱4的直径大于瓶体2瓶口21的内壁直径,以防止传导体向下脱落,具体地,瓶体的瓶口21具有一定厚度,多孔传导柱4可架设在瓶口21上面。
27.所述瓶体2、盖体1和多孔传导柱4的材质采用聚丙烯,瓶体2可设为透明。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9.将药液置于瓶体2内,盖上盖体1后,可封闭内外的空气交换,当使用时,开启盖体1,液体在多孔传导柱4吸湿芯体的细孔渗透作用下,流向涂抹头3,然后通过涂抹头3涂抹在皮肤面上,并实施相应的按摩。
30.本实施例中,当要更换药液时,可先对瓶体2冲洗、消毒,烘干后盛用其它的中药液,也可对传导体进行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