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2064发布日期:2021-06-18 16: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



背景技术:

picc管是指经皮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的置管,属于一种深静脉置管。picc管临床上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一、需要多次长期输入化疗药等刺激性药物的人群,从而减轻药物对于外周血管的损害。二、由于疾病原因,需要长期输注营养液的人群,例如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注射液等。三、需要长期输注血液制品的人群,例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在实际应用中,picc管头端往往留着在患者手臂上,通过更换后续插管来实现换药等操作。患者睡觉的时候翻身,很容易移动留置管,导致出血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采用保护套以及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的双层固定,防止患者拔管。设置隐形拉链可防止刮伤患者,同时方便拉开换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包括弹性保护套,所述弹性保护套上缝制有一条隐形拉链,所述隐形拉链自弹性保护套的底部开始一直延伸至接近弹性保护套的顶部;

所述隐形拉链一侧开设有一条竖向开口,picc管外露端能够自所述竖向开口穿过;

所述弹性保护套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能够拉紧至隐形拉链和竖向开口前侧连接在一起,并压紧固定自所述竖向开口内穿过的picc管外露端。

进一步的,所述隐形拉链包括链条,拉链拉头和拉头限位码;所述拉头限位码设置于隐形拉链底端;当拉链拉头朝向上方移动时,隐形拉链打开;当拉链拉头朝向下方移动时,隐形拉链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隐形拉链顶部与弹性保护套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弹性保护套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两者,一个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一个内表面设置有魔术贴粘面,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粘面贴合固定连接。粘结和打开均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均包括等腰梯形结构段和矩形结构段,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短底边与矩形结构段连接为一体,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长底边与弹性保护套缝制在一起;所述魔术贴粘面设置在矩形结构段内表面。通过由宽变窄的结构设计,宽边保证了弹性固定带与弹性保护套的连接稳定性,窄边互相粘结在一起,方便撕开换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保护套的长度为18-22cm。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开口的长度为4-6cm。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开口一侧设置有一个可视窗口。方便在不打开拉链的时候观察患者创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打开拉链,将弹性保护套套至患者手臂7上,然后将picc管预埋至患者手臂上,将picc管外露端6自竖向开口内穿出,拉上拉链,然后固定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固定时,将picc管外露端6的正压接头7露在外面,方便接后续插管。

采用picc防护套,双层固定,防止患者拔管。

魔术贴可调节松紧。

设置隐形拉链可防止刮伤患者,同时方便拉开换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的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粘结状态示意图;

图3为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弹性保护套,2为隐形拉链,3为竖向开口,4为右侧弹性固定带,5为左侧弹性固定带,6为picc管外露端,7为手臂,8为可视窗口,9为正压接头,21为拉链拉头,22为拉头限位码,41为魔术贴毛面,51为魔术贴粘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包括长约20cm的弹性保护套1,所述弹性保护套1上缝制有一条隐形拉链2,所述隐形拉链2自弹性保护套的底部开始一直延伸至接近弹性保护套的顶部。所述隐形拉链2包括链条,拉链拉头21和拉头限位码22。所述拉头限位码22设置于隐形拉链2底端。当拉链拉头21朝向上方移动时,隐形拉链2打开。当拉链拉头21朝向下方移动时,隐形拉链2闭合。

所述隐形拉链2一侧开设有一条5cm的竖向开口3,picc管外露端能够自所述竖向开口3穿过。所述竖向开口3一侧设置有一个可视窗口8。方便在不打开拉链的时候观察患者创口。

所述弹性保护套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均包括等腰梯形结构段和矩形结构段,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短底边与矩形结构段连接为一体,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长底边与弹性保护套1缝制在一起。右侧弹性固定带4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41,左侧弹性固定带5的矩形结构段内表面设置有魔术贴粘面51,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能够拉紧至隐形拉链2和竖向开口3前侧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粘面贴合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压紧固定自所述竖向开口3内穿过的picc管外露端。

如图3所示,使用时,打开拉链,将弹性保护套套至患者手臂7上,然后将picc管预埋至患者手臂上,将picc管外露端6自竖向开口内穿出,拉上拉链,然后固定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固定时,将picc管外露端6的正压接头9露在外面,方便接后续插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保护套(1),所述弹性保护套(1)上缝制有一条隐形拉链(2),所述隐形拉链(2)自弹性保护套的底部开始一直延伸至接近弹性保护套的顶部;

所述隐形拉链(2)一侧开设有一条竖向开口(3),picc管外露端能够自所述竖向开口(3)穿过;

所述弹性保护套(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能够拉紧至隐形拉链(2)和竖向开口(3)前侧连接在一起,并压紧固定自所述竖向开口(3)内穿过的picc管外露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拉链(2)包括链条,拉链拉头(21)和拉头限位码(22);所述拉头限位码(22)设置于隐形拉链(2)底端;当拉链拉头(21)朝向上方移动时,隐形拉链(2)打开;当拉链拉头(21)朝向下方移动时,隐形拉链(2)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拉链(2)顶部与弹性保护套(1)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弹性保护套(1)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两者,一个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一个内表面设置有魔术贴粘面,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粘面贴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5)和右侧弹性固定带(4)均包括等腰梯形结构段和矩形结构段,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短底边与矩形结构段连接为一体,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段的长底边与弹性保护套(1)缝制在一起;所述魔术贴粘面设置在矩形结构段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保护套(1)的长度为18-2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开口(3)的长度为4-6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开口(3)一侧设置有一个可视窗口(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式便于固定及换药的PICC防护套,包括弹性保护套,所述弹性保护套上缝制有一条隐形拉链,所述隐形拉链自弹性保护套的底部开始一直延伸至接近弹性保护套的顶部;所述隐形拉链一侧开设有一条竖向开口,PICC管外露端能够自所述竖向开口穿过;所述弹性保护套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所述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能够拉紧至隐形拉链和竖向开口前侧连接在一起,并压紧固定自所述竖向开口内穿过的PICC管外露端;采用保护套以及左侧弹性固定带和右侧弹性固定带的双层固定,防止患者拔管。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崔静;王蓓;张利梅;沈珺楚;徐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