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4092发布日期:2021-01-23 22:4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感觉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 时产生的感觉,包括关节运动觉,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在姿势平衡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随外界条件的不同,“平衡三联(即视觉、前庭觉及本体感觉)”中各感受器在平衡中的作用不断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中枢调节机制。
[0003]
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但是踝关节也是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当踝扭伤时会造成踝关节的肿胀及炎症、韧带的松弛、腓骨肌群肌力减退和本体感受器的损伤,导致神经肌肉的动作控制能力下降,会进一步导致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进而造成踝关节重复扭伤。
[0004]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中有大量丰富的本体感受器,韧带损伤后多存在本体感觉障碍,由此可看出,踝关节本体感觉对运动功能及其损伤康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行走是容易发生踝关节内翻损伤一个功能性动作,为了在最大生态效度下测试人在行走过程中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板、连接板、测试板和调节件;
[0007]
所述行走板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通过螺栓与行走板连接,所述测试板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0008]
所述调节件设置两个且分别镶嵌在两个行走板的边角处,所述测试板的边角与调节件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行走板的一端开设有插孔,且连接板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行走板上的插孔滑动连接,所述行走板通过螺栓与连接块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金属块、连接轴、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金属块的内侧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转动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金属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均为圆弧块,且金属块的内侧为圆弧槽,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均收缩在金属块的圆弧槽内。
[0012]
优选的,所述测试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测试板与地面呈16
°

[0013]
优选的,所述测试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块接触时,测试板与地面呈14
°

[0014]
优选的,所述测试板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接触时,测试板与地面呈12
°

[0015]
优选的,所述测试板的一端与第三支撑块接触时,测试板与地面呈10
°

[0016]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该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测试者在行走板上行走,并通过连接板和测试板,测试者一只脚踏在测试板,之后利用调节件改变测试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测试者通过10
°
、12
°
、14
°
、16
°
不同角度的测试板,使得测试者下肢踏在测试板,受试者先进行行走学习并记录踝关节所处的不同位置,然后按照随机序列进行测试,根据本体感觉机能参数得出测量结果,并通过该装置对人体的踝关节进行训练,且该装置组装简单,可快速进行拼接。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roc曲线图。
[0022]
图中:1、行走板;2、连接板;3、测试板;4、调节件;41、金属块; 42、连接轴;43、第一支撑块;44、第二支撑块;45、第三支撑块;5、插孔; 6、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4]
请参阅图1-3,一种人体行走式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训练装置,包括行走板1、连接板2、测试板3和调节件4,行走板1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连接板 2的两侧,连接板2的两侧均通过螺栓与行走板1连接,测试板3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接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调节件4设置两个且分别镶嵌在两个行走板1的边角处,测试板3的边角与调节件4连接,测试者在行走板1上行走,并通过连接板2和测试板3,使得测试者一只脚踏在测试板3,之后利用调节件4改变测试板3的倾斜角度,使得测试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测试板3,并记录踝关节所处的不同位置,根据本体感觉机能参数得出测量结果,并通过该装置对人体的踝关节进行训练,且该装置组装简单,可快速进行拼接,并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
[0025]
行走板1的一端开设有插孔5,且连接板2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6,连接板2通过连接块6与行走板1上的插孔5滑动连接,行走板1通过螺栓与连接块6连接,利用连接块6插入插孔5内,使得行走板1与连接板2连接,并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如此拼接方便。
[0026]
调节件4包括金属块41、连接轴42、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5,金属块41的内侧通过连接轴42与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5转动连接,金属块41、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 和第三支撑块45均为圆弧块,且金属块41的内侧为圆弧槽,且第一支撑块 43、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5均收缩在金属块41的圆弧槽内,如此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5可从金属块41中移出,对测试板3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5改变测试板3的倾斜角度。
[0027]
测试板3的一端与地面接触时,测试板3与地面呈16
°

[0028]
测试板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块43接触时,测试板3与地面呈14
°

[0029]
测试板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44接触时,测试板3与地面呈12
°

[0030]
测试板3的一端与第三支撑块45接触时,测试板3与地面呈10
°

[0031]
以测试左侧踝关节本体感觉为例,在测试时,受试者先站在第一块行走板1上,眼睛直视前方,根据步幅调整站立位置,先迈出右足至第一块行走板1,再迈出左足,确保左足踏在测试板3的中间位置,再迈出右足至第二块行走板1上,随后迈出左足至第二块行走板1上,参与者经历了4次行走,从10
°
的测试板3、12
°
的测试板3、14
°
的测试板3和16
°
的测试板3上行走学习,并记忆踝关节所处的不同位置;
[0032]
踝关节内翻角度在测试过程中受调节件4控制,可以停止在10,12,14 和16度4个不同位置,测试开始时,受试者先对这4个内翻角度进行3轮角度有小到大的学习,从而记住1,2,3,4每个位置的感觉;
[0033]
这4个不同的内翻角度会随机出现10次,受试者要求对每次感觉到的位置做出绝对判断,并给出1,2,3,4的数字响应,测试过程中不会给受试者判断正误的反馈;
[0034]
将40次刺激和响应输入电脑,使用信号检测原理对刺激-响应进行统计与计算,从而给出本体感觉机能auc得分,首先,原始数据将被输入电脑程序所示的表格(示例):
[0035][0036]
然后计算受试者对每个踝关节内翻位置判断的频率:
[0037][0038]
接着计算受试者对相邻两个内翻位置判断的累积频率(以内翻位置1和2 为例):
[0039][0040]
再将累积频率转化为累积概率:
[0041][0042]
根据累计频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的下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为auc),曲线见图4:
[0043]
auc=a+b+c+d
[0044]
=1/2(0.1
×
0.6)+1/2[(0.6+0.8)
×
0.5]+1/2[(0.8+0.9)
×ꢀ
0.3]+1/2[(0.9+1.0)
×
0.1]
[0045]
=0.730(units)
[0046]
同样计算踝关节内翻位置2-3,3-4的auc参数,最后进行平均,得出平均auc分数,平均auc在0.500至1.000之间,数值越接近1.000,表明受试者能够很好地区分识别这4个踝关节内翻角度,则受试者具有优秀的本体感觉机能;数值越接近0.5000,表明受试者对4个踝关节内翻角度区别能力较弱,则受试者具有较低的本体感觉机能,以上计算在spss版本21的自带程序roc曲线分析内完成。
[0047]
以同样的原理测试膝关节屈曲与髋关节屈曲主动运动的本体感觉机能。
[004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