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疗床地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3305发布日期:2021-06-01 23:3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疗床地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热疗,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全身或肿瘤组织(局部)的温度,利用热作用及其继发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疗法,是一种绿色治疗手段。

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肿瘤热疗学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活跃起来,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肿瘤热疗虽然不能取代手术、化疗或放疗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治疗方案,但它对于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肿瘤治疗手段具有明显增效和补充作用。正因为如此,肿瘤热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患者通常需要躺在热疗床上进行辐射热疗,传统热疗床都是水平度和高度固定,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热疗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疗床地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疗床地脚,包括传感器外筒4和地脚5,传感器外筒4固定安装于热疗床底板上部,地脚5位于热疗床底板下部,地脚5中心处设有螺纹孔6,支柱3下部为地脚螺丝9,支柱9位于传感器外筒4内并且支柱3通过地脚螺丝9安装于地脚5的螺纹孔6内;传感器外筒4内位于支柱3上部放置传感器2;传感器外筒4内侧设有螺纹,传感器外筒4上部安装承重调整螺丝1。

所述传感器外筒4上设有纵向的线槽7,传感器2的信号线8位于线槽7内。

本实用新型的热疗床地脚,通过在四角处设置地脚螺丝,方便对热疗床进行水平和高度调整;同时在地脚内设置重力传感器,方便记录病人的重量信息,辅助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疗床地脚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疗床地脚整体结构图。

图中:1、承重调整螺丝,2、传感器,3、支柱,4、传感器外筒,5、地脚,6、螺纹孔,7、线槽,8、信号线缆,9、地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疗床地脚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传感器外筒4和地脚5,传感器外筒4固定安装于热疗床底板上部,地脚5位于热疗床底板下部,地脚5中心处设有螺纹孔6,支柱3下部为地脚螺丝9,支柱9位于传感器外筒4内并且支柱3通过地脚螺丝9安装于地脚5的螺纹孔6内;传感器外筒4内位于支柱3上部放置传感器2,传感器外筒4上设有纵向的线槽7,传感器2的信号线8位于线槽7内;传感器外筒4内侧设有螺纹,传感器外筒4上部安装承重调整螺丝1。

工作原理:该地脚安装于热疗床底部四角处,通过旋转地脚5和地脚螺丝9来调平热疗床,避免四角不平的现象。通过调整承重调整螺丝1在传感器外4内的深度来调整各传感器的平衡,本实用新型将重力传感器2和4个地脚5结合起来,患者躺在热疗床上进行热疗,可方便地记录病人的重量信息。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疗床地脚,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外筒(4)和地脚(5),传感器外筒(4)固定安装于热疗床底板上部,地脚(5)位于热疗床底板下部,地脚(5)中心处设有螺纹孔(6),支柱(3)下部为地脚螺丝(9),支柱(3)位于传感器外筒(4)内并且支柱(3)通过地脚螺丝(9)安装于地脚(5)的螺纹孔(6)内;传感器外筒(4)内位于支柱(3)上部放置传感器(2);传感器外筒(4)内侧设有螺纹,传感器外筒(4)上部安装承重调整螺丝(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疗床地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外筒(4)上设有纵向的线槽(7),传感器(2)的信号线(8)位于线槽(7)内。


技术总结
一种热疗床地脚,包括传感器外筒和地脚,传感器外筒固定安装于热疗床底板上部,地脚位于热疗床底板下部,地脚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支柱下部为地脚螺丝,支柱位于传感器外筒内并且支柱通过地脚螺丝安装于地脚的螺纹孔内;传感器外筒内位于支柱上部放置传感器;传感器外筒内侧设有螺纹,传感器外筒上部安装承重调整螺丝。本实用新型的热疗床地脚,通过在四角处设置地脚螺丝,方便对热疗床进行水平和高度调整;同时在地脚内设置重力传感器,方便记录病人的重量信息,辅助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闫树伟;周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奥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