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7733发布日期:2021-07-23 14:1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冷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骨骼在收到创伤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此时采用对受伤区域采用冷敷的方法,能够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目前骨骼冷敷治疗常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冰袋或者湿毛巾的方法进行冷敷降温。

目前的骨科护理冷敷装置常采用的冰袋冷敷,冰袋在携带时非常的不方便,并且对于保温的环境要求较高,并且降温的时效也比较的短,需要经常更换冰袋或者对于冰袋进行重新冷冻,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主要采用冰袋进行冷敷,由于冰袋不易携带,且冰袋的保存环境要求较高,导致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降温效果不够持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包括导热板、出水管、腿部、防护杆和进水管,相邻的所述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软性连接带,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管,且相邻的所述导热铜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和导热铜管之间均相互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导热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匹配的魔术带,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的端部分别与导热铜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出水管远离导热铜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且所述出水管贯穿储水箱的内壁,所述进水管远离导热铜管的一端贯穿储水箱的内壁且与储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以及储水箱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远离微型水泵以及储水箱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衬垫,且所述内衬垫的内壁填充有均匀分布的导热硅脂。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夹持于防护杆的表面上,且所述腿部位于内衬垫的内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电池,且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水泵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均靠近储水箱的顶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表面开设有水位显示孔,且所述水位显示孔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导热板远离内衬垫的一侧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导热铜管,且所述导热铜管之间设置有输水软管,同时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导热铜管连通,使得通过启动微型水泵,可将使得水在导热铜管可储水箱之间循环流动,使得受伤部位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到导热铜管的时候,可通过导热铜管内部的水流快速的吸收和导出热量,从而达到水冷降温的作用,降温效果持久,且易于使用。

2、通过在导热板远离导热铜管的一侧面安装有内衬垫,并且内衬垫和导热铜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从而使得该装置在保证导热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佩戴舒适性。

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可达到水冷降温的作用,降温效果持久,且易于使用;同时在保证导热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佩戴舒适性,比较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内村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该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热板;2、软性连接带;3、内衬垫;4、导热硅脂;5、导热铜管;6、输水软管;7、出水管;8、微型水泵;9、储水箱;10、注水管;11、进水管;12、连接杆;13、固定夹;14、水位显示孔;15、魔术带;16、腿部;17、护杆;18、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包括导热板1、出水管7、腿部16、防护杆17和进水管11,相邻的所述导热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软性连接带2,所述导热板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管5,且相邻的所述导热铜管5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输水软管6,所述输水软管6和导热铜管5之间均相互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导热板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匹配的魔术带15,所述出水管7和进水管11的端部分别与导热铜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水管7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8,所述出水管7远离导热铜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9,且所述出水管7贯穿储水箱9的内壁,所述进水管11远离导热铜管5的一端贯穿储水箱9的内壁且与储水箱9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8以及储水箱9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2,且所述连接杆12远离微型水泵8以及储水箱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3,所述导热板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衬垫3,且所述内衬垫3的内壁填充有均匀分布的导热硅脂4,所述固定夹13夹持于防护杆17的表面上,且所述腿部16位于内衬垫3的内部设置,所述储水箱9远离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电池18,且所述充电电池18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储水箱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注水管10,且所述注水管10均靠近储水箱9的顶端设置,所述储水箱9的表面开设有水位显示孔14,且所述水位显示孔14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玻璃。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以腿部16冷敷为例,首先将患者的腿部16置于内衬垫3的内部,通过魔术带15将其固定在腿部16,接着通过固定夹13分别将微型水泵8以及储水箱9分别固定到护理床上的护杆17上,即可完成该装置的安装;通过在内衬垫3内部的导热硅脂4将受伤部位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板1,并且经过导热板1传递到导热铜管5,接着控制开关启动微型水泵8,使得微型水泵8通电工作,接着微型水泵8通过进水管11将储水箱9内部的水泵入到导热铜管5的内部,接着水穿过输水软管6和导热铜管5输入到出水管7,并且经过出水管7流回到储水箱9,当水流经过导热铜管5的时候可将热量吸收带走,从而达到水冷持续降温的功能;

通过观察水位显示孔14,可以了解储水箱9内部的水位情况,当水位较低时,可通过注水管10向储水箱9的内部注水,增加储水箱9内部的水量,以维持该装置降温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包括导热板(1)、出水管(7)、腿部(16)、防护杆(17)和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导热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软性连接带(2),所述导热板(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管(5),且相邻的所述导热铜管(5)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输水软管(6),所述输水软管(6)和导热铜管(5)之间均相互连通,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导热板(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匹配的魔术带(15),所述出水管(7)和进水管(11)的端部分别与导热铜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水管(7)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8),所述出水管(7)远离导热铜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9),且所述出水管(7)贯穿储水箱(9)的内壁,所述进水管(11)远离导热铜管(5)的一端贯穿储水箱(9)的内壁且与储水箱(9)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8)以及储水箱(9)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2),且所述连接杆(12)远离微型水泵(8)以及储水箱(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衬垫(3),且所述内衬垫(3)的内壁填充有均匀分布的导热硅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3)夹持于防护杆(17)的表面上,且所述腿部(16)位于内衬垫(3)的内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9)远离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电池(18),且所述充电电池(18)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水泵(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微型水泵(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注水管(10),且所述注水管(10)均靠近储水箱(9)的顶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9)的表面开设有水位显示孔(14),且所述水位显示孔(14)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玻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涉及医疗冷敷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主要采用冰袋进行冷敷,由于冰袋不易携带,且冰袋的保存环境要求较高,导致使用起来较为麻烦,且降温效果不够持久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导热板、出水管、腿部、防护杆和进水管,相邻的所述导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软性连接带,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管,且相邻的所述导热铜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和导热铜管之间均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可达到水冷降温的作用,降温效果持久,且易于使用;同时在保证导热效果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佩戴舒适性,比较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静;张腊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