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4873发布日期:2021-03-16 22:26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机械性的介入治疗手段,支架植入术是处理ptca急性血管闭塞最有效的手段,它是将金属支架永久性地置放于冠状动脉病变处,经球囊扩张释放或自膨胀方式支撑住血管壁,以保持冠状动脉管腔的开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冠状动脉破裂,主要源于支架或后球囊选择偏大,或植入、后扩压力过大等导致,支架与血管壁不但非完全贴壁,而且完全分离,甚至使支架处的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形成动脉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现有冠状动脉支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导丝口,所述导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所述第一球囊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所述第一球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测距环,所述测距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显影环,所述导管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口,所述第二球囊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导管中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右端与第一球囊左侧的两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通过热合技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丝口的端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导丝口配套有导丝。

优选的,所述测距环的宽度为球囊间距最小距离,所述测距环的内圈套接在导管的外圈,测距环可以帮助多处病变设置的支架不会出现重叠或者支架间的间隙过大引发的一系列增生现象的出现。

优选的,所述显影环呈第二球囊的中部对称分布,所述显影环的外表面涂层有荧光物质,用于判断球囊所在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因为如今冠状动脉病变由于发生钙化病等较多病证导致病变使得冠状动脉内扭曲,不利于球囊导管的通过,无法精确进行支架手术,故而在导管上设置有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两个,第一球囊的直径是大于第二球囊直径的,第一球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第二球囊由于直径较小故而在通过狭窄病变处时利用支撑弹簧的张力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在导管右端设置锥形口为第二球囊在病变处固定提供先决条件,将病变处临时固定后,利用导丝从导丝口伸入,可以将第一球囊推送到第二球囊处,直至第一球囊完全将第二球囊包裹,当第一球囊膨胀时,为适应血管壁的受力程度,利用限位板来限制第一球囊膨胀,此时支撑弹簧可以为第一球囊提供径向支撑力使网状支架可以与血管壁完全契合,避免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形成动脉瘤的情况出现,限位板的设置侧可以控制第一球囊的后扩压力,避免动脉血管破裂,利用测距环可以帮助多处病变设置的支架不会出现重叠或者支架间的间隙过大引发的一系列增生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球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细节放大图。

图中:1导管、2导丝口、3第一球囊、4网状支架、5测距环、6第二球囊、7显影环、8锥形口、9支撑弹簧、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导管1,导管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导丝口2,导管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3,第一球囊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4,第一球囊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测距环5,测距环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囊6,第二球囊6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显影环7,导管1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口8,第二球囊6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9,导管1中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板10的右端与第一球囊3左侧的两壁固定连接,支撑弹簧9的数量为四个,呈对称分布,支撑弹簧9的底部通过热合技术固定连接,导丝口2的端口处安装有密封盖,导丝口2配套有导丝,测距环5的宽度为球囊间距标准宽度,测距环5的内圈套接在导管1的外圈,显影环7呈第二球囊6的中部对称分布,显影环7的外表面涂层有荧光物质。

工作原理:因为如今冠状动脉病变由于发生钙化病等较多病证导致病变使得冠状动脉内扭曲,不利于球囊导管的通过,无法精确进行支架手术,故而在导管1上设置有第一球囊3和第二球囊6两个,第一球囊3的直径是大于第二球囊6直径的,第一球囊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4,第二球囊6由于直径较小故而在通过狭窄病变处时利用支撑弹簧9的张力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在导管1右端设置锥形口8为第二球囊6在病变处固定提供先决条件,将病变处临时固定后,利用导丝从导丝口2伸入,可以将第一球囊3推送到第二球囊6处,直至第一球囊3完全将第二球囊6包裹,当第一球囊3膨胀时,为适应血管壁的受力程度,利用限位板10来限制第一球囊3膨胀,此时支撑弹簧9可以为第一球囊3提供径向支撑力使网状支架4可以与血管壁完全契合,避免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形成动脉瘤的情况出现,限位板10的设置侧可以控制第一球囊3的后扩压力,避免动脉血管破裂,利用测距环5可以帮助多处病变设置的支架不会出现重叠或者支架间的间隙过大引发的一系列增生现象的出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导丝口(2),所述导管(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3),所述第一球囊(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4),所述第一球囊(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测距环(5),所述测距环(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囊(6),所述第二球囊(6)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显影环(7),所述导管(1)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口(8),所述第二球囊(6)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9),所述导管(1)中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板(10)的右端与第一球囊(3)左侧的两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9)的数量为四个,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弹簧(9)的底部通过热合技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口(2)的端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导丝口(2)配套有导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环(5)的宽度为球囊间距最小距离,所述测距环(5)的内圈套接在导管(1)的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环(7)呈第二球囊(6)的中部对称分布,所述显影环(7)的外表面涂层有荧光物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导丝口,所述导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囊,所述第一球囊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网状支架,所述第一球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测距环,所述测距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显影环,所述导管的右端设置有锥形口,所述第二球囊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导管中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设置侧可以控制第一球囊的后扩压力,避免动脉血管破裂,利用测距环可以帮助多处病变设置的支架不会出现重叠或者支架间的间隙过大引发的一系列增生现象的出现,避免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或形成动脉瘤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