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715发布日期:2021-08-13 16:0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



背景技术:

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选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席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炙法所用的主要材料;艾绒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外用炙法则能炙治百病。

现有的使用艾绒进行艾灸的艾灸贴难以进行温度控制,虽然有自动化控温的艾灸贴,但是其成本高;因此急需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且能够控温的艾灸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内筒,既可以对内筒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底座附近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控制加热温度的效果,还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包括底座、外筒和内筒,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贴合人体,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外筒内部,且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内筒内用于盛放艾绒;所述外筒内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内筒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凸台,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通的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沿着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两条凹槽的长度不同。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内筒,既可以对内筒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底座附近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控制加热温度的效果,还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的特点。使用时首先按压内筒,同时压缩弹簧,直到凸台离开竖向凹槽,然后旋转内筒,使得凸台进入到另一条竖向凹槽中,此时松手,内筒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底座,由于竖线凹槽的长度不同,因此远离底座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能够对温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与位置一一对应。多个凹陷部均匀受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还包括连通多条竖向凹槽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设置在所述竖向凹槽靠近底座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横向凹槽的数量为一条,所述竖向凹槽的数量也为一条,且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竖向凹槽呈90°夹角。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筒内设置有隔离片,所述隔离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艾绒,另一端与底座形成缓冲腔。

优选的,所述隔离片上设置有第一透烟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透烟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二透烟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和胶带层,所述胶带层用于防护所述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贴到人体上。

优选的,所述外筒外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内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线对标的标识线。方便用户知道目前档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包括底座、外筒和内筒,底座的一侧用于贴合人体,另一侧设置有外筒,内筒套设在外筒内部,且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内筒内用于盛放艾绒;外筒内壁设置有凹陷部,内筒外壁设置有与凹陷部配合的凸台,凹陷部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通的竖向凹槽,竖向凹槽沿着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条凹槽的长度不同。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内筒,既可以对内筒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底座附近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控制加热温度的效果,还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度剖面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1、底座;2、外筒;3、内筒;11、第二透烟孔;12、加热腔;21、凹陷部;31、隔离片;32、凸台;211、竖向凹槽;212、横向凹槽;311、第一透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包括底座1、外筒2和内筒3,底座1的一侧用于贴合人体,另一侧设置有外筒2,内筒3套设在外筒2内部,且内筒3与外筒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内筒3内用于盛放艾绒;外筒2内壁设置有凹陷部21,内筒3外壁设置有与凹陷部21配合的凸台32,凹陷部21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通的竖向凹槽211,竖向凹槽211沿着外筒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条凹槽的长度不同。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内筒3,既可以对内筒3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底座1附近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控制加热温度的效果,还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的特点。使用时首先按压内筒3,同时压缩弹簧,直到凸台32离开竖向凹槽211,然后旋转内筒3,使得凸台32进入到另一条竖向凹槽211中,此时松手,内筒3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远离底座1,由于竖线凹槽的长度不同,因此远离底座1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能够对温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凹陷部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外筒2上,凸台32与凹陷部21的数量与位置一一对应。多个凹陷部21均匀受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的凹陷部21还包括连通多条竖向凹槽211的横向凹槽212,横向凹槽212设置在竖向凹槽211靠近底座1的一端。本实施例的横向凹槽212的数量为一条,竖向凹槽211的数量也为一条,且横向凹槽212与竖向凹槽211呈90°夹角。本实施例的外筒2上设置有第一抵持部,内筒3靠近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持部,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之间。

实施例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内筒3内设置有隔离片31,隔离片31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艾绒,另一端与底座1形成缓冲腔。本实施例的隔离片31上设置有第一透烟孔311,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透烟孔11。本实施例的底座1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腔12,加热腔12与缓冲腔通过第二透烟孔11连通。本实施例的底座1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和胶带层,胶带层用于防护粘结层,粘结层用于粘贴到人体上。本实施例的外筒2外壁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的位置和数量与凹槽对应,内筒3上设置有与刻度线对标的标识线。方便用户知道目前档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筒和内筒,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贴合人体,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外筒内部,且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内筒内用于盛放艾绒;所述外筒内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内筒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凸台,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通的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沿着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两条凹槽的长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与位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还包括连通多条竖向凹槽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设置在所述竖向凹槽靠近底座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的数量为一条,所述竖向凹槽的数量也为一条,且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竖向凹槽呈9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设置有隔离片,所述隔离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艾绒,另一端与底座形成缓冲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上设置有第一透烟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透烟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所述缓冲腔通过所述第二透烟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贴合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和胶带层,所述胶带层用于防护所述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粘贴到人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外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凹槽对应,所述内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线对标的标识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级控制温度的艾灸贴,包括底座、外筒和内筒,底座的一侧用于贴合人体,另一侧设置有外筒,内筒套设在外筒内部,且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内筒内用于盛放艾绒;外筒内壁设置有凹陷部,内筒外壁设置有与凹陷部配合的凸台,凹陷部包括至少两条相互连通的竖向凹槽,竖向凹槽沿着外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条凹槽的长度不同。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内筒,既可以对内筒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对底座附近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控制加热温度的效果,还具有操作简单且成本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秋艳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