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727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



背景技术:

采用自体软骨颗粒植入的鼻整形手术,在整形外科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临床上多用自体筋膜来包裹软骨颗粒,不仅增加了手术部位和创伤部位,而且筋膜的大小受限、软滑不易包裹,给操作和塑形带来困难。因此,非常需要安全、合理、方便、并且是可以降解吸收的的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该填充器能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适应性的修剪,以达到使用时的有效塑形。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

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与下页,在使用时,袋体套设于上页上,并通过下页夹紧,袋体内表面与上页的顶面形成塑形腔,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对应于鼻尖部一侧开设卡槽,以收紧袋体开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页与下页两者对应于鼻尖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能够张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与袋体均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片夹在使用时能够被修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为管状软薄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包裹、修剪、塑形,并能够实现可吸收,对提高鼻整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操作难度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片夹的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片夹平展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5中,包括上页101、下页102、卡槽103、窄端104、滋养孔105、袋体201、塑形腔301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201,片夹呈鞍形长片状,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片夹一头宽一头窄,片夹窄端与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201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105。

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101与下页102,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与鼻梁骨的有效贴合,片夹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柔软性,能够在临床根据需要进行修剪。

在使用时,袋体201套设于上页101上,并通过下页102夹紧,袋体201的开口端朝向窄端104,即对应于鼻尖部一侧。

袋体201内表面与上页101的顶面形成塑形腔301,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201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滋养孔105起到为塑形腔301内的软骨组织生长提供所需养分及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

片夹对应于鼻尖部一侧开设卡槽103,卡槽103贯穿上页101、下页102设置,用于对袋体201填充软骨组织后的开口端收紧固定。

上页101与下页102两者对应于鼻尖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能够张开。

片夹与袋体201均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在片夹与袋体201被吸收消失后,自体软骨组织替代片夹与袋体201的位置,起到修复填补鼻软骨缺损的作用。

片夹在使用时能够被修剪,为了方便塑形,片夹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柔软性,以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如图4所示,片夹平展后,形状与领带头部一段很相似。

袋体201为管状软薄袋,管状软薄袋能够通过上页101与下页102有效夹紧。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手术室内,将无菌提供的本实用新型产品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精细修剪至满足使用要求的规格;再将袋体201套设于上页101与下页102之间,使得上页101宽的一头顶住管状袋体201底部;再将准备好的软骨颗粒填入袋体201中;将袋口收拢,拧成鹅颈后卡入卡槽103内固定;在完成上述动作后,按手术常规植入预定部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201),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201)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105);

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101)与下页(102),在使用时,袋体(201)套设于上页(101)上,并通过下页(102)夹紧,袋体(201)内表面与上页(101)的顶面形成塑形腔(301),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201)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夹对应于鼻尖部一侧开设卡槽(103),以收紧袋体(201)开口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页(101)与下页(102)两者对应于鼻尖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能够张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夹与袋体(201)均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夹在使用时能够被修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201)为管状软薄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吸收鼻用软骨填充器,包括片夹及与片夹相配合使用的袋体,片夹底面形状与鼻梁骨相吻合,片夹两端分别与鼻根部、鼻尖部相对应,所述片夹与袋体两者表面均分布设置滋养孔;片夹包括能够张开或闭合的上页与下页,在使用时,袋体套设于上页上,并通过下页夹紧,袋体内表面与上页的顶面形成塑形腔,以填充软骨颗粒,袋体的开口端能够收紧闭合。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包裹、修剪、塑形,并能够实现可吸收,对提高鼻整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操作难度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斌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