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

文档序号:26419007发布日期:2021-08-27 10: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



背景技术:

胸外科手术具有跨时代的进步即是胸腔镜技术的实现。单肺通气是指胸外科手术病人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由于未通气肺的塌陷,使得胸外科胸腔镜技术的关键困难得以解决。现阶段能够实现单肺通气的方法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相较于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支气管封堵器的插管和定位难度较简单,耗时短,同时对气道粘膜的损伤较少,深受广大临床工作者欢迎。

但现有的支气管封堵器不设有吸引功能,被封堵部位的痰液甚至血液不能够及时吸引,导致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较差。同时,由于支气管封堵器需要置于单腔的气管导管内部,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支气管的封堵,空间狭小,在传统的支气管封堵器上再设计吸痰功能较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传统支气管封堵器不能吸引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包括吸痰管本体,吸痰管本体的顶端连接设有吸引器连接口且吸痰管本体包括吸痰通道以及包覆于吸痰通道外的充气通道,充气通道通过延长充气管连接至设于吸痰管本体一侧的充气气囊,且充气通道的底端连通设有封堵气囊;靠近吸痰通道的底端均匀设有三个通孔,且通孔通过吸痰通道连接至顶端的按压通孔,按压通孔设于所述吸引器连接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痰管本体中还通有导丝,导丝为可塑性导丝且采用复合材料。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痰通道长度大于所述的充气通道长度;吸痰通道与充气通道一体成型互不相通。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3个通孔中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夹角为120°,通孔大小为2mm*4mm。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按压通孔外还设有与其相配适的套盖且套盖与按压通孔的一侧相连接。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封堵气囊采用塑料薄膜制成;充气后能封堵支气管,抽气后能紧贴吸痰管外壁。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引器连接口整体采用硬质塑料材质。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引器连接口与按压通孔以及套盖一体成型。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痰管本体外还套设有接头,接头一侧的接口与气管导管相连接。

前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吸痰管本体外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结构合理简单,造价低廉,小巧方便。2.在吸痰管基础上增加了封堵气囊,能够有效的封堵支气管,实现单侧肺部通气。3.由于吸痰管本身能够吸引痰液,解决了传统封堵器不能吸引肺内痰液的缺点,并且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痰管本体细节图;

其中:1-吸痰管本体,2-吸引器连接口,3-吸痰通道,4-充气通道,5-延长充气管,6-充气气囊,7-封堵气囊,8-通孔,9-按压通孔,10-导丝,11-套盖,12-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包括吸痰管本体1,吸痰管本体1外设有刻度,吸痰管本体1的顶端连接设有吸引器连接口2且吸痰管本体1包括吸痰通道3以及包覆于吸痰通道3外的充气通道4,充气通道4通过延长充气管5连接至设于吸痰管本体1一侧的充气气囊6,且充气通道4的底端连通设有封堵气囊7;靠近吸痰通道3的底端均匀设有三个通孔8,且通孔8通过吸痰通道3连接至顶端的按压通孔9,按压通孔9设于吸引器连接口2的一侧;

吸痰管本体1中还通有导丝10,导丝10为可塑性导丝且采用复合材料;吸痰通道3长度大于充气通道4长度;3个通孔中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夹角为120°,通孔8大小为2mm*4mm;按压通孔9外还设有与其相配适的套盖11且套盖11与按压通孔9的一侧相连接;封堵气囊7采用塑料薄膜制成;吸引器连接口2整体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吸引器连接口2与按压通孔9以及套盖11一体成型;吸痰管本体1外还套设有接头12,接头12一侧的接口与气管导管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医护人员将单腔气管导管置入患者的主气管中,将注射器与充气气囊的接口连接,检查气囊密封性以及确定充气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确认未充气后,通过吸痰管内部的导丝进行塑形,将该吸痰管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内,然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单腔气管导管中,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吸痰管内导丝引导吸痰管进入需要隔离的一侧肺部,确认位置后,撤离纤维支气管镜,接上单腔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的接头,使用注射器向充气气囊内充气,使得封堵气囊膨胀,卡在一侧支气管的开口处,完成对单侧肺部的封堵。当需要吸痰时,通过吸引器连接口连接吸引器,打开吸引器连接口上的套盖,通过按压通孔实现间歇吸引,当需要拔除吸痰管时,使用注射器向充气气囊内抽气,封堵气囊塌陷后拔除。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结构合理简单,造价低廉,小巧方便。2.在吸痰管基础上增加了封堵气囊,能够有效的封堵支气管,实现单侧肺部通气。3.由于吸痰管本身能够吸引痰液,解决了传统封堵器不能吸引肺内痰液的缺点,并且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简单。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包括吸痰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本体(1)的顶端连接设有吸引器连接口(2)且所述的吸痰管本体(1)包括吸痰通道(3)以及包覆于吸痰通道(3)外的充气通道(4),所述的充气通道(4)通过延长充气管(5)连接至设于吸痰管本体(1)一侧的充气气囊(6),且所述的充气通道(4)的底端连通设有封堵气囊(7);靠近所述的吸痰通道(3)的底端均匀设有三个通孔(8),且所述通孔(8)通过吸痰通道(3)连接至顶端的按压通孔(9),所述的按压通孔(9)设于所述吸引器连接口(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本体(1)中还通有导丝(10),所述的导丝(10)为可塑性导丝且采用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通道(3)长度大于所述的充气通道(4)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通孔中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夹角为120°,通孔(8)大小为2mm*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通孔(9)外还设有与其相配适的套盖(11)且所述的套盖(11)与按压通孔(9)的一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气囊(7)采用塑料薄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器连接口(2)整体采用硬质塑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器连接口(2)与按压通孔(9)以及套盖(1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本体(1)外还套设有接头(12),所述的接头(12)一侧的接口与气管导管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管本体(1)外设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包括吸痰管本体,吸痰管本体的顶端连接设有吸引器连接口且吸痰管本体包括吸痰通道以及包覆于吸痰通道外的充气通道,充气通道通过延长充气管连接至设于吸痰管本体一侧的充气气囊,且充气通道的底端连通设有封堵气囊;靠近吸痰通道的底端均匀设有三个通孔,且通孔通过吸痰通道连接至顶端的按压通孔,按压通孔设于所述吸引器连接口的一侧,本实用所设计的吸痰管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传统支气管封堵器不能吸引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龙;沙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