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6382发布日期:2021-09-29 03:4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


背景技术:

2.牵引技术是骨科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上肢创伤经常造成骨折、肢体肿胀,临床多采用上肢牵引抬高患肢等治疗方法。特别是断指、断臂再植手术后,常需要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便于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加速消肿治疗;然而目前没有此类专门的上肢牵引支架,而普通的支撑架不利于牵引,且对静脉回流、牵引及稳定性效果不佳,给上肢牵引牵引治疗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放案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包括手臂托杆a、医用帆布托底布、手臂托杆b、旋转固定钮b、支撑内杆a、支撑内杆b、牵引钩、牵引支撑架、牵引轮、牵引绳、牵引砣、旋转固定钮a、旋转固定套a、支撑底管a、旋转固定套b、支撑底管b、h型牵引底架、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牵引固定旋钮b、牵引固定旋钮a;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h型牵引底架,h型牵引底架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底管a和支撑底管b,支撑底管a和支撑底管b的上部分别设置旋转固定套a和旋转固定套b。
5.所述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上部向外弯曲的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支撑内杆a与支撑内杆b下部分别插入旋转固定套a和旋转固定套b的上内部,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上部折弯处下部分别设置连接孔。
6.所述采用不锈钢材料设置下部由多组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连接、上部由医用帆布托底布连接的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的上部分别设置连接孔,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上部的连接孔与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上部的连接孔对齐,使用螺杆与旋转固定钮a和旋转固定钮b贯穿连接固定;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向外弯曲上端分别设置顶部对和的牵引支撑架,牵引支撑架的对合处设有牵引轮。
7.所述的牵引轮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前端设有牵引钩,牵引绳的后端设有牵引砣。
8.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手臂托杆的医用帆布托底布来托举患者的患肢,利用旋转固定套a、b来调整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高度,同时同时操作旋转固定钮a、b来调整手臂托杆a与手臂托杆的角度,可使患者的断肢臂至于舒适的位置上,而牵引固定旋钮b和牵引固定旋钮a可调整牵引支撑架于合适位置上,可有利于对断肢臂的肢抬高治疗,具有可促进静脉回流、牵引效果好、稳定性强的优点,可减轻痛苦、加速消肿治疗,是理想的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发明进一步描述。
10.附图1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示意图;
11.图中:1、手臂托杆a,2、医用帆布托底布,3、支撑内杆a,4、旋转固定钮b,5、支撑内杆a,6、支撑内杆b,7、牵引钩,8、牵引支撑架,9、牵引轮,10、牵引绳,11、牵引砣,12、旋转固定钮a,14、旋转固定套a,15、支撑底管a,16、旋转固定套b,17、支撑底管b,18、h型牵引底架,19、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20、牵引固定旋钮b,21、牵引固定旋钮a。
具体实施方式
12.由附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包括手臂托杆a1、医用帆布托底布2、手臂托杆b3、旋转固定钮b4、支撑内杆a5、支撑内杆b6、牵引钩7、牵引支撑架8、牵引轮9、牵引绳10、牵引砣11、旋转固定钮a12、旋转固定套a14、支撑底管a15、旋转固定套b16、支撑底管b17、h型牵引底架18、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19、牵引固定旋钮b20、牵引固定旋钮a2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h型牵引底架18,h型牵引底架18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底管a15和支撑底管b17,支撑底管a15和支撑底管b17的上部分别设置旋转固定套a14和旋转固定套b16。
13.所述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上部向外弯曲的支撑内杆a5和支撑内杆b6,支撑内杆a5与支撑内杆b6下部分别插入旋转固定套a14和旋转固定套b16的上内部,支撑内杆a5和支撑内杆b6的上部折弯处下部分别设置连接孔。
14.所述采用不锈钢材料设置下部由多组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19连接、上部由医用帆布托底布2连接的手臂托杆a1和手臂托杆b3,手臂托杆a1和手臂托杆b3的上部分别设置连接孔,手臂托杆a1和手臂托杆b3上部的连接孔与支撑内杆a5和支撑内杆b6上部的连接孔对齐,使用螺杆与旋转固定钮a12和旋转固定钮b4贯穿连接固定;支撑内杆a5和支撑内杆b6的向外弯曲的上端,分别由螺杆及牵引固定旋钮b20和牵引固定旋钮a21与牵引支撑架8下部贯穿连接,牵引支撑架8的上部对合处设有牵引轮9。
15.所述的牵引轮9上设有牵引绳10,牵引绳10的前端设有牵引钩7,牵引绳10的后端设有牵引砣11。
16.本发明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采用平卧位,将本发明放置在病床左或右(根据受伤上肢确定),把手术后的患肢放在手臂托杆的医用帆布托底布2上,根据伤情需要来调整旋转固定套a、b,提高或降低支撑内杆a5和支撑内杆b6的高低度,同时操作旋转固定钮a、b来调整手臂托杆a1与手臂托杆b3的角度,使断肢臂至于舒适的位置上,必要时可以用尼龙搭扣加以固定;牵引时,调整牵引固定旋钮b21和牵引固定旋钮a20,使牵引支撑架8置于合适位置,将断肢臂的顶端绷带与牵引轮9上部的牵引钩7勾取连接,牵引钩7的牵引绳10与另一端(可根据需要设置)一组活多组的牵引砣11连接,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肢体肿胀消退程度,逐渐降低牵引支撑架角度或者高度以及以牵引砣11的数量,使其达到最佳的牵引治疗的效果。
17.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包括手臂托杆a、医用帆布托底布、手臂托杆b、旋转固定钮b、支撑内杆a、支撑内杆b、牵引钩、牵引支撑架、牵引轮、牵引绳、牵引砣、旋转固定钮a、旋转固定套a、支撑底管a、旋转固定套b、支撑底管b、h型牵引底架、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牵引固定旋钮b、牵引固定旋钮a;其特征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h型牵引底架,h型牵引底架的中部两端分别设置支撑底管a和支撑底管b,支撑底管a和支撑底管b的上部分别设置旋转固定套a和旋转固定套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其特征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上部向外弯曲的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支撑内杆a与支撑内杆b下部分别插入旋转固定套a和旋转固定套b的上内部,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上部折弯处下部分别设置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其特征是:采用不锈钢材料设置下部由多组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连接、上部由医用帆布托底布连接的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的上部分别设置连接孔,手臂托杆a和手臂托杆b上部的连接孔与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上部的连接孔对齐,使用螺杆与旋转固定钮a和旋转固定钮b贯穿连接固定;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向外弯曲上端分别设置顶部对和的牵引支撑架,牵引支撑架的对合处设有牵引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其特征是:牵引轮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前端设有牵引钩,牵引绳的后端设有牵引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骨科护理用上肢牵引支撑架,包括手臂托杆a、医用帆布托底布、手臂托杆b、旋转固定钮b、支撑内杆a、支撑内杆b、牵引钩、牵引支撑架、牵引轮、牵引绳、牵引砣、旋转固定钮a、支撑内杆a、旋转固定套a、支撑底管a、旋转固定套b、支撑底管b、H型牵引底架、半弧形臂托连接底架、牵引固定旋钮b、牵引固定旋钮a;采用手臂托杆的医用帆布托底布来托举患者的患肢,利用旋转固定套a、b来调整支撑内杆a和支撑内杆b的高度,同时同时操作旋转固定钮a、b来调整手臂托杆a与手臂托杆的角度,可使患者的断肢臂至于舒适的位置上,而牵引固定旋钮b和牵引固定旋钮a可调整牵引支撑架于合适位置上。合适位置上。合适位置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守妮
技术研发日:2020.11.2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