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9402发布日期:2022-02-12 10:5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心电图机作为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设备,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导联线分缆很容易混乱、缠绕,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需要进行抢救的情况下,容易耽搁抢救时机。现有的心电图机导联线梳理装置,多为组合式结构,设计繁琐,外观简陋。夹持功能的实现依赖弹簧、磁石等部件来实现,线缆长期处于弯折挤压的状态,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使用磁石会对导联线的信号采集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通过梳理腔和夹持腔,实现夹持和理线的效果。
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心电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材质为软硅胶的双孔结构, 设置两种孔径不同的腔体,夹持腔孔径较小,梳理腔孔径较大,所述夹持腔与所述梳理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
6.进一步地,装置两端均设置手指夹持位及虎口夹持位,所述虎口夹持位环切面设有摩擦条。
附图说明
7.附图1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8.附图2为装置的俯视图;
9.附图3为装置的斜后视图;
10.附图4为实施案例1附图;
1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梳理腔;2、夹持腔;3、安装通道; 4、手指夹持位;5、虎口夹持位;6、摩擦条。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包括梳理腔1、夹持腔2、安装通道3、手指夹持位4、虎口夹持位5、摩擦条6。当需要对心电导联线梳理时,使用者通过手指夹持位4或虎口夹持位5发力,进行导联线状态的调整,导联线进入梳理腔1后,可上下移动装置,对导联线分缆进行梳理,梳理完毕,装置可移至集线器位置,通过梳理腔1与夹持腔2 之间的通道将导联线分缆移至夹持腔进行固定,实现理线作用。
14.实施例1:一根心电图机导联线,按照临床的使用方式,将10根分缆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导联两组,使用两个该装置,通过安装通道3将分为两组的分缆分别固定在两个装置上,临床使用中可根据操作人员习惯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整和排列。不进行线缆梳理时,将分缆放置在夹持腔内,夹持位置靠近心电图机导联线的集线器,避免影响末端线缆使用。线缆出现缠绕和混乱时,先将两组线缆分开,然后手握装置,向内用力,使分缆通过与梳理腔连接的通道进入梳理腔,自集线器端向末端梳理移动,线缆梳理完毕,将导联线分缆移回原位置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材质为软硅胶的双孔装置,设置两种孔径不同的腔体,夹持腔孔径较小,梳理腔孔径较大,所述夹持腔与所述梳理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心电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两端均设置手指夹持位及虎口夹持位,所述虎口夹持位环切面设有摩擦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机导联线夹持梳理装置,主要用于医疗设备领域,是为了解决导联线分缆缠绕问题,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设计两种不同形状与孔径的腔体,夹持腔孔径较小,梳理腔孔径较大,夹持腔与梳理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实现导联线夹持与梳理的双重作用,其装置两端均设置手指夹持位及虎口夹持位,所述虎口夹持位环切面设有摩擦条,同时设置的安装通道可根据导联线数量及使用情况随时更换或调整。使用的软硅胶材质可有效保护导联线,不影响信号的采集质量及导联线的使用寿命。量及导联线的使用寿命。量及导联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元 左亚可 张方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6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