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2279发布日期:2021-09-15 08:5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


背景技术:

2.对于重度全瘫患者在长期卧床中,经常会出现耳部压疮的现象,因此市场上也对应的出现了很多减轻压疮的枕头,中风患者偏瘫发病率高,其急性期患侧肌力下降,无法自行保持生理正常的姿位,长期不良卧姿可导致肌张力异常增加,诱发肢体痉挛或出现关节脱位、关节畸形,良姿位摆放是国际推荐的体位治疗技术,具有抗痉挛、预防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患肢主动运动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适用于调整患者良姿位摆放,减少患者因不良卧姿导致肌张力异常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前侧两端的两肩部包裹垫,以及连接所述头枕本体和所述肩部包裹垫的两系肩带;
5.在所述头枕本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系肩带一一对应设置的穿线孔,两系肩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肩部包裹垫的下端,两系肩带的另一端从上而下穿过对应侧的穿线孔后于所述头枕本体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枕本体与所述肩部包裹垫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前侧的球形槽,设置于所述球形槽内部、并可在所述球形槽内部旋转角度的转动球体,以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球体与所述肩部包裹垫的连接部。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头枕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镂空处,并在该镂空处上设置有头部垫圈。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头枕本体为充气型中空枕体,并在其后侧设置有一充气接口,在所述充气接口的出口处设置有一闭气塞。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接口外接有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充气气囊。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头枕本体上表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软管定位穿孔。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枕本体为前低后高的蝶型枕,并在所述蝶型枕的外表面包裹一层记忆棉层。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肩带为弹性系带。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头部枕于头枕本体上,然后将患者的肩部定位在肩部包裹垫的上部,然后医护人员将系肩带的一端穿过穿线孔后,拉紧系肩带,肩部包裹垫的下部自然向上翻起包裹住患者的肩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保暖的效果,最后两系肩带于头枕本体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可以调整患者良姿位摆放,减少患者因不良卧姿导致肌张力异常的现象。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6.1.本实用新型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适用于调整患者良姿位摆放,减少患者因不良卧姿导致肌张力异常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头枕本体,2肩部包裹垫,3系肩带,4穿线孔,5球形槽,6转动球体,7连接部,8镂空处,9头部垫圈,10充气接口,11充气管路,12充气气囊,13软管定位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3.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分别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1前侧两端的两肩部包裹垫2,以及连接所述头枕本体1和所述肩部包裹垫2的两系肩带3;在所述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系肩带3一一对应设置的穿线孔4,两系肩带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肩部包裹垫2的下端,两系肩带3的另一端从上而下穿过对应侧的穿线孔4后于所述头枕本体1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
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头部枕于头枕本体1上,然后将患者的肩部定位在肩部包裹垫2的上部,然后医护人员将系肩带3的一端穿过穿线孔4后,拉紧系肩带3,肩部包裹垫2的下部自然向上翻起包裹住患者的肩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保暖的效果,最后两系肩带3于头枕本体1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可以调整患者良姿位摆放,减少患者因不良卧姿导致肌张力异常的现象。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枕本体1与所述肩部包裹垫2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该角度调节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1前侧的球形槽5,设置于所述球形槽5内部、并可在所述球形槽5内部旋转角度的转动球体6,以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球体6与所述肩部包裹垫2的连接部7,通过该角度调节器可根据患者的体型任意调整肩部包裹垫2的角度,提高了患者
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26.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头枕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镂空处8,并在该镂空处8上设置有头部垫圈9,减少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头部后侧压疮。
27.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头枕本体1为充气型中空枕体,并在其后侧设置有一充气接口10,在所述充气接口10的出口处设置有一闭气塞(图上未画出),同时所述充气接口10可外接充气管路11,所述充气管路11的另一端连接充气气囊12;根据头枕本体1内部充气量的大小,实现自主调节头枕本体1的高度,以更好地适应不同人体头颈部的构造,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8.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头枕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软管定位穿孔13,防止各种静脉输液等管路杂乱无章。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枕本体1为前低后高的蝶型枕,并在所述蝶型枕的外表面包裹一层记忆棉层(图上未画出),模拟患者头部的体重分布,记忆出适当位置,配合每个患者不同的需求,给患者提供专属、舒适的睡眠。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肩带3为弹性系带,提高患者肩部在固定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本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前侧两端的两肩部包裹垫,以及连接所述头枕本体和所述肩部包裹垫的两系肩带;在所述头枕本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系肩带一一对应设置的穿线孔,两系肩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肩部包裹垫的下端,两系肩带的另一端从上而下穿过对应侧的穿线孔后于所述头枕本体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与所述肩部包裹垫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前侧的球形槽,设置于所述球形槽内部、并可在所述球形槽内部旋转角度的转动球体,以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球体与所述肩部包裹垫的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镂空处,并在该镂空处上设置有头部垫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本体为充气型中空枕体,并在其后侧设置有一充气接口,在所述充气接口的出口处设置有一闭气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口外接有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充气气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本体上表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软管定位穿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为前低后高的蝶型枕,并在所述蝶型枕的外表面包裹一层记忆棉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肩带为弹性系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患者用护理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前侧两端的两肩部包裹垫,以及连接所述头枕本体和所述肩部包裹垫的两系肩带;在所述头枕本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系肩带一一对应设置的穿线孔,两系肩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肩部包裹垫的下端,两系肩带的另一端从上而下穿过对应侧的穿线孔后于所述头枕本体的后侧通过系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适用于调整患者良姿位摆放,减少患者因不良卧姿导致肌张力异常的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蔡卫红 吴晓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