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3836发布日期:2023-04-21 03: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口腔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口腔复健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用于训练两颊肌肉或黏膜的口腔复健装置。


背景技术:

1、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症(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的口腔粘膜病变,其可能的病因与不良饮食习惯(如嚼食槟榔)、免疫问题、缺乏特定营养素或遗传基因有关。患有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症的病患容易出现口腔内部粘膜上皮萎缩及角质化等现象,且有粘膜下组织玻璃化、胶原纤维堆积等状况产生,进而导致口腔周围肌肉纤维退化及口腔黏膜僵硬,最终可能影响病患口腔开合、咀嚼以及吞咽功能。

2、目前针对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从投药、手术、饮食控制及复健等方面着手,其中,轻微的纤维化症状或是手术后均可以透过张口复健来改善病患的张口程度。张口复健是利用专业器具来协助病患进行不同程度的嘴部开合运动,然而,已知的张口器仅能对两颊肌肉产生垂直方向的伸展,无法有效使两颊肌肉及粘膜回复弹性,因此复健后的病患于日常口腔清洁、牙科的定期检查或假牙制作及治疗时仍会遭遇许多不便与困难,无法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治疗品质,且可能引发其他牙齿及牙周问题。

3、有鉴于此,如何协助病患恢复两颊肌肉或粘膜的弹性,使两颊肌肉或粘膜得以进行水平方向的拉伸,仍为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复健装置,其可以安置于病患牙齿及两颊之间,并带动病患的两颊肌肉往脸部外侧伸展,进而帮助两颊肌肉及粘膜回复弹性。

2、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复健装置,其包含一气囊以及一充气件,气囊包含一颊侧薄膜及一齿侧薄膜,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是呈相对设置,充气件连通气囊并用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当充气件对气囊进行充气时,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往气囊外隆起,且颊侧薄膜的拉伸程度大于齿侧薄膜的拉伸程度。

3、据此,本发明的口腔复健装置包含适合安置于病患脸颊内侧与牙齿之间的气囊,并透过对气囊充气的方式,带动病患的两颊肌肉往脸部外侧伸展,进而帮助两颊肌肉及粘膜回复弹性。此外,透过调整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的拉伸程度,可以确保气囊朝向脸部外侧膨胀的幅度更大,能有效增加两颊肌肉的伸展量。

4、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当气囊完全充气时,齿侧薄膜的变形量可以为颊侧薄膜的变形量的20%~60%。

5、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气囊可以由一弹性材料所制成,且弹性材料可以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共聚酯、热塑性聚酰胺、天然橡胶或硅胶。

6、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弹性材料可以为硅胶,且弹性材料的萧氏硬度可以为40a~70a。

7、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齿侧薄膜的厚度可以为颊侧薄膜的厚度的4倍~9倍。

8、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颊侧薄膜的厚度可以为0.2mm~0.5mm。

9、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齿侧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0mm~1.5mm。

10、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齿侧薄膜的一内侧可以具有多个肋状凸起结构,且所述肋状凸起结构可以呈纵向排列或网状排列。

11、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各肋状凸起结构之间可以相距1.5mm~4.12mm。

12、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齿侧薄膜的一内侧可以具有多个凹孔结构,且所述凹孔结构可以分散排列于齿侧薄膜的内侧。

13、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各凹孔结构之间可以相距1.5mm~10mm。

14、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气囊还可以包含一环状薄膜,且环状薄膜分别连接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当气囊完全充气时,气囊内的气体量可以为45ml~50ml,且环状薄膜的充气整体变形量可以为375%~395%。

15、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气囊可以由一弹性材料所制成,且弹性材料可以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共聚酯、热塑性聚酰胺、天然橡胶或硅胶。

16、依据前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弹性材料可以为硅胶,弹性材料的萧氏硬度可以为40a~70a,且环状薄膜的厚度可以为0.5mm~0.8mm。



技术特征:

1.一种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气囊完全充气时,该齿侧薄膜的变形量为该颊侧薄膜的变形量的2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由一弹性材料所制成,且该弹性材料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共聚酯、热塑性聚酰胺、天然橡胶或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材料为硅胶,且该弹性材料的萧氏硬度为40a~70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侧薄膜的厚度为该颊侧薄膜的厚度的4倍~9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颊侧薄膜的厚度为0.2mm~0.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侧薄膜的厚度为1.0mm~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侧薄膜的一内侧具有多个肋状凸起结构,且所述多个肋状凸起结构是呈纵向排列或网状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肋状凸起结构之间相距1.5mm~4.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侧薄膜的一内侧具有多个凹孔结构,且所述多个凹孔结构分散排列于该齿侧薄膜的该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凹孔结构之间相距1.5mm~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还包含一环状薄膜,且该环状薄膜分别连接该颊侧薄膜与该齿侧薄膜,当该气囊完全充气时,该气囊内的气体量为45ml~50ml,且该环状薄膜的充气整体变形量为375%~39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由一弹性材料所制成,且该弹性材料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共聚酯、热塑性聚酰胺、天然橡胶或硅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腔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材料为硅胶,该弹性材料的萧氏硬度为40a~70a,且该环状薄膜的厚度为0.5mm~0.8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复健装置,其包含一气囊以及一充气件,气囊包含一颊侧薄膜及一齿侧薄膜,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是呈相对设置,充气件连通气囊并用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当充气件对气囊进行充气时,颊侧薄膜与齿侧薄膜往气囊外隆起,且颊侧薄膜的拉伸程度大于齿侧薄膜的拉伸程度。据此,气囊可以安置于病患的脸颊内侧与牙齿之间,且透过对气囊充气的方式,可以带动病患的两颊肌肉往脸部外侧伸展,进而帮助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症患者的两颊肌肉及粘膜回复弹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立志,沈嬿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嬿文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