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8350发布日期:2023-05-06 16:1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将经皮泵血装置应用于临床治疗已成为治疗患者疾病的主要选择。例如,采用心室辅助装置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或者采用一种辅助泵血的导管泵治疗肾衰竭等。经皮泵血装置的转轴组件中的柔性轴与转轴套管、刚性叶轮转轴与支撑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都会产生磨屑,若磨屑颗粒进入人体,也会形成血栓,危害人体生命健康。并且,由于转轴组件处于人体内,血液进入到转轴组件内会凝结在转轴组件的结构件上而形成血栓,对转轴组件造成负载增加,造成传动失效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灌注清洗装置对转轴组件进行灌注清洗,避免磨屑进入人体,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还避免血液凝结在转轴组件上形成血栓。在目前的灌注清洗装置中,转轴组件的叶轮转轴与密封盖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轴上的轴承设置于密封盖的近端一侧,所述灌注液从间隙流入,并从所述轴承的远端进入内层灌注腔,然后再流出体外,进而带出轴承以及转轴产生的磨屑,进而避免形成血栓。

2、然而,灌注液只能从叶轮转轴与密封盖之间的固有的间隙流入内层灌注腔,由于其间隙空间狭窄,间隙空间调节余量小,几乎不可调节,供灌注液流通量小,当转轴组件产生较大的磨屑,尤其是转轴与转轴套管之间产生大量磨屑时,随着磨屑的不断沉积积累,灌注液无法将大量沉积的磨屑带出体外,使得灌注冲洗效率不断降低。并且,由于该间隙唯一,供灌注液流通的流道只有一条,单一的流道也使得灌注液容易堵塞,导致冲洗效率降低。

3、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灌注冲洗效率高的灌注清洗装置,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以解决目前灌注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清洗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灌注管、壳体以及灌注腔;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以及转轴套管,所述转轴套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近端部与中间部,并与所述转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灌注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远端部,所述灌注管与所述转轴套管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连接,并与所述转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至少套设于所述灌注管外,并与所述灌注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灌注腔包括外层灌注腔、内层灌注腔以及连通腔;所述壳体与所述灌注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形成一灌注液的流入通路;所述灌注管、所述转轴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内层灌注腔,以形成所述灌注液的流出通路;所述连通腔贯通于所述灌注管的管壁设置,并连通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及内层灌注腔。

3、可选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内层灌注腔内,以支撑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装配存在间隙,或者,所述支撑件的自身结构具有间隙,以供所述灌注液流通;所述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位置的近端一侧。

4、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端一侧;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一侧或者远端一侧,或者,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位置一致。

5、可选的,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端一侧,

6、或者,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一侧。

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位置之间。

8、可选的,所述连通腔包括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所述连通孔沿所述灌注管的轴向或者周向布设。

9、可选的,所述连通孔的轴向与所述灌注管的轴向呈锐角设置。

10、可选的,所述连通腔环绕所述灌注管设置。

11、可选的,所述灌注清洗装置还包括输入泵以及输出泵;所述输入泵连通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将所述灌注液泵入所述流入通路;所述输出泵连通所述内层灌注腔,以将所述灌注液从流出通路泵出。

12、可选的,所述灌注腔包括螺旋空腔,所述螺旋空腔的螺旋方向沿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逐渐靠近所述近端延伸;所述螺旋空腔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壁体上,和/或,所述螺旋空腔设置于所述灌注管的内壁上。

13、可选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所述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的远端的端部连接,所述叶轮的近端的端部与所述灌注管的远端的端部具有间隙,以供灌注液的流通。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经皮泵血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

15、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中,所述灌注清洗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灌注管、壳体以及灌注腔;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以及转轴套管,所述转轴套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近端部与中间部,并与所述转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灌注管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远端部,所述灌注管与所述转轴套管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连接,并与所述转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至少套设于所述灌注管外,并与所述灌注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灌注腔包括外层灌注腔、内层灌注腔以及连通腔;所述壳体与所述灌注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形成一灌注液的流入通路;所述灌注管、所述转轴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内层灌注腔,以形成所述灌注液的流出通路;所述连通腔贯通于所述灌注管的管壁设置,并连通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及内层灌注腔。如此设置,可以调节灌注液在灌注腔中的流速以及流量,还可以形成不同的灌注通路,得到不同的液体动力,可以得到最优的液体功率效率以及灌注效率,进而提高灌注清洗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组件、灌注管、壳体以及灌注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内层灌注腔内,以支撑所述转轴的转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装配存在间隙,或者,所述支撑件的自身结构具有间隙,以供所述灌注液流通;所述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轴向位置的近端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端一侧;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一侧或者远端一侧,或者,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位置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端一侧,或者,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连通腔的轴向位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轴向位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包括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所述连通孔沿所述灌注管的轴向或者周向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轴向与所述灌注管的轴向呈锐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环绕所述灌注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清洗装置还包括输入泵以及输出泵;所述输入泵连通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将所述灌注液泵入所述流入通路;所述输出泵连通所述内层灌注腔,以将所述灌注液从所述流出通路泵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腔包括螺旋空腔,所述螺旋空腔的螺旋方向沿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逐渐靠近所述近端延伸;所述螺旋空腔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壁体上,和/或,所述螺旋空腔设置于所述灌注管的内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所述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的远端的端部连接,所述叶轮的近端的端部与所述灌注管的远端的端部具有间隙,以供灌注液的流通。

12.一种经皮泵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注清洗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注清洗装置以及经皮泵血装置,所述灌注清洗装置包括:转轴组件、灌注管、壳体以及灌注腔;所述灌注腔包括外层灌注腔、内层灌注腔以及连通腔;所述壳体与所述灌注管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形成一灌注液的流入通路;所述灌注管、所述转轴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内层灌注腔,以形成所述灌注液的流出通路;所述连通腔贯通于所述灌注管的管壁设置,并连通所述外层灌注腔以及内层灌注腔。如此设置,可以调节灌注液在灌注腔中的流速以及流量,还可以形成不同的灌注通路,得到不同的液体动力,可以得到最优的液体功率效率以及灌注效率,进而提高灌注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扬,李易坤,蒋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心恒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