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2669发布日期:2023-06-08 04:0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神经炎特指周围神经疾病,是一类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根据神经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面神经炎又叫面瘫、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和单侧型面瘫。

2、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头面阳明脉络,使颜面一侧营卫不和,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而发病,分为风寒证症候和风热证症候。

3、风寒证症候起病突然,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畏风恶寒,或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为祛风散寒,化痰通络。主要方法为三白五虫汤:白芍20g、白芷15g、白附子6g、僵蚕15g、蝉蜕15g、炒地龙15g、全蝎10g、蜈蚣2条(另包)、防风10g、川芎10g、钩藤20g、黄芪30g,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日一剂,蜈蚣放瓦上溶焦,研为细末,分两次用药冲服。方中选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以祛风散寒,疏风通络,活血和营,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取其性能走窜,搜风通络之功;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4、风热证症候起病骤然,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为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主要方法为加味牵正散:全蝎7g、白附子7g、僵蚕7g、蜈蚣2条、地龙7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防风10g、钩藤10g、连翘15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方中选白附子辛温升散,曲风化痰通络,治头面之风,为君药;全蝎、白僵蚕、地龙祛风止痉,其中白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又善通络;蜈蚣、钩藤祛风通络,;当归、白芍、川芎、防风疏风通络,活血和营,取“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连翘、板蓝根、大青叶清热祛湿解毒,以上诸药相配,药为经走头面经络,直达病所,使邪去正复。

5、cn108201592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炎而致面瘫的内服中药制剂,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柴胡30克、黄芩17克、荆芥14克、防风15克、白附子15克、天麻15克、全蝎15克、甘草10克、透骨草15克、羌活20克、地龙20克。天麻虽然具有很好的通经活络作用,但是毒副作用较大,另外透骨草刺激性较强,容易刺激肠胃,损伤胃粘膜。该专利提供的中药制剂治疗期较长,11个疗程才基本治愈。

6、目前有荆防败毒散加减方治疗面神经炎的报道。

7、中国中医药报5版公开了荆防败毒散加减方治疗风寒袭表中经络型中风面瘫。一诊: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2g,黄芩10g,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2g,薄荷10g,金银花10g,连翘10g,白芷10g,葛根20g,白花蛇舌草15g,赤芍10g,牛蒡子10g,甘草9g。2剂。日1剂,分3次服。二诊:原方去独活、白芷,加当归10g,蝉蜕6g,升麻10g,牛蒡子10g,石菖蒲10g,2剂。三诊:赤芍10g,川芎6g,当归10g,地龙10g,黄芪20g,葛根20g,升麻10g,蝉蜕9g,全虫6g,威灵仙20g,白花蛇舌草15g,僵蚕10g,蜈蚣1条,甘草6g。2剂,日1剂,分3次服。四诊:上方稍作调整,2剂以预后。2服后,鼓腮试验左嘴角已不漏气,面部亦无不适,诸症已愈,共服用8剂。该报道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方,辨证分型分期治疗,虽然治疗期较短,但是2剂一换方,增加了病人的问诊次数,增大再次风寒袭表的几率。

8、而荆防制剂就是根据荆防败毒散开发的现代中成药制剂,由羌活、独活、茯苓、防风、荆芥、川芎、桔梗、柴胡、前胡、枳壳、甘草制备而成,防风、荆芥、羌活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柴胡加强解表至共,独活祛风除湿,川穹活血祛风,枳壳理气宽中,诸药协同具有疏风解表、活血通络、化痰败毒、清热祛湿的作用。目前尚未有荆防制剂在治疗面神经炎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在现有产品“荆防颗粒”、“荆防合剂”的基础上对其用途的进一步开发,其新用途来源于公司员工使用反馈,员工反应由于长期吹空调出现面瘫症状后,在常规治疗面神经炎期间日常服用荆防颗粒预防感冒,发现面瘫症状明显缓解,面神经炎治疗期明显缩短。因此根据员工反馈,申请人对荆防制剂在治疗神经炎,尤其是面神经炎的用途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

2、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羌活、独活、茯苓、防风、荆芥、川芎、桔梗、柴胡、前胡、枳壳、甘草。

3、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

4、

5、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

6、

7、所述的神经炎包括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

8、所述的神经炎是由感染、中毒、遗传缺陷、营养障碍、免疫损伤、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先天畸形、血液循环障碍、异常增生、风寒、创伤病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

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神经炎的症状,所述症状包括刺激症状和/或破坏症状,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破坏症状表现为无力,瘫痪。

10、具体的,所述神经炎优选为面神经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面神经炎的症状,包括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面部随意动作丧失、眼裂变大、不能顺利完成皱眉、闭眼、吹口哨等动作、丧失面部表情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制剂。

12、具体的,所述制剂包括颗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粉剂、散剂、糖浆剂、微囊剂、膏剂,优选为荆防颗粒、荆防合剂。

13、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荆防制剂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1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荆防制剂在制备治疗面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15、本发明所述的荆防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荆防颗粒、荆防合剂,采用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所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均包含在所述荆防制剂范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

17、(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缓解大鼠面神经炎的面部麻痹、运动障碍等相关症状。

18、(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提高大鼠术后侧面神经中vegfb、vegfr1及vegfr2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后轴突的恢复和再生。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羌活、独活、茯苓、防风、荆芥、川芎、桔梗、柴胡、前胡、枳壳、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炎包括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炎是由感染、中毒、遗传缺陷、营养障碍、免疫损伤、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先天畸形、血液循环障碍、异常增生、风寒、创伤病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神经炎的症状,所述症状包括刺激症状和/或破坏症状,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破坏症状表现为无力,瘫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面神经炎的症状,包括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面部随意动作丧失、眼裂变大、不能顺利完成皱眉、闭眼、吹口哨等动作、丧失面部表情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制剂;所述制剂包括颗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粉剂、散剂、糖浆剂、微囊剂、膏剂。

9.荆防制剂在治疗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10.荆防制剂在治疗面神经炎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羌活、独活、茯苓、防风、荆芥、川芎、桔梗、柴胡、前胡、枳壳、甘草制备而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缓解大鼠面神经炎的面部麻痹、运动障碍等相关症状。显著提高大鼠术后侧面神经中VEGFb、VEGFR1及VEGFR2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后轴突的恢复和再生。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