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7622发布日期:2021-12-11 10:4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手术缝合线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


背景技术:

2.常规手术缝合针的包装盒中至少需要一个收纳缝合针的持针单元,该持针单元具有用于插入缝合针的插入狭缝,当插入狭缝的宽度较小时,需要花费很大外力,另外,当插入狭缝的宽度较大时,缝合针会移动。另一方面手术缝合针为细长弧形体,单点固定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构造新颖,缝合针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和从底板向上延伸的四个结构、大小相同的持针体及y轴;所述第一持针体与第三持针体、第二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y轴对称;所述第一持针体与第二持针体、第三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中心对称;
5.所述持针体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向前突出的尖部;所述尖部具有垂直于底板的两个纵向平面,其一个纵向平面平行于y轴;所述四个持针体的尖部的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6.所述第二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一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左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一持针槽;所述第四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三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右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二持针槽。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持针体、第三持针体的两个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距约4~6mm。所述第一持针体、第二持针体的两个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间隔约0.2~1mm。
8.进一步的,所述尖部的内角为30~60
°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第一持针槽和第二持针槽与缝合针相切,缝合针与持针体的接触面积适中,插入力小,同时又有一定的附着力。
11.2、第一持针槽、第二持针槽将缝合针的两端固定,由于有两个固定点,缝合针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有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5和从底板5向上延伸的四个结构、大小相同的持针体1、2、3、4及y轴;所述持针体1与3、2与4属于y轴对称体;持针体1与2、3与4属于中心对称体。所述持针体1包括基部101和从基部突出的尖部102;所述尖部102具有垂直于底板的两个纵向平面103、104,其中平面104平行于y轴;同样的,所述持针体2具有尖部202和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204;所述持针体3具有尖部302和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304;所述持针体4具有尖部402和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404。尖部102、202、302、402的顶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尖部102、202、302、402的的内角为30~60
°
。平面204相对于平面104向左偏移0.2~1mm,持针体1与2之间构成持针槽6;平面404相对于平面304向右偏移0.2~1mm,持针体3与4之间构成持针槽7。平面304与104、平面404与204各相距4~6mm。持针槽6和7将缝合针8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和从底板向上延伸的四个结构、大小相同的持针体及y轴;所述第一持针体与第三持针体、第二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y轴对称;所述第一持针体与第二持针体、第三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中心对称;所述持针体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向前突出的尖部;所述尖部具有垂直于底板的两个纵向平面,其一个纵向平面平行于y轴;所述四个持针体的尖部的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一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左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一持针槽;所述第四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三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右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二持针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持针体、第三持针体的两个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距约4~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持针体、第二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间隔约0.2~1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的内角为30~6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持针单元,具有底板和从底板向上延伸的四个结构、大小相同的持针体及Y轴;第一持针体与第三持针体、第二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Y轴对称;第一持针体与第二持针体、第三持针体与第四持针体各沿中心对称;持针体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向前突出的尖部;第二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一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左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一持针槽;第四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相对于第三持针体的平行于Y轴的纵向平面向右偏移一定间隔,形成第二持针槽。第一持针槽和第二持针槽很容易将缝合针固定。很容易将缝合针固定。很容易将缝合针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春 杨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华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