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7815发布日期:2022-01-12 00:3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3.在目前存在的设备的当中,在给治疗仪进行运输的时候,很有可能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对治疗仪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降低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有螺纹套杆,所述螺纹套杆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弹簧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
8.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凹形保护垫,所述凹形保护垫的材质为硅胶。
9.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治疗仪,所述治疗仪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震垫。
10.可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
11.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
12.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螺纹杆、螺纹套杆和活动杆的设置,螺纹杆是可以升降的,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螺纹套杆转动,从而实现了放置板上下移动,在不使用治疗仪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收回至箱体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6.2、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放置板、减震弹簧和防震垫的设置,放置板的上表面可
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增加了该设备的稳定性,当医生将治疗仪放置在放置板的上表面的时候,减震弹簧和防震垫可以有效的避免用力过猛而对治疗仪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剖面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2、螺纹杆;3、弹簧放置板;4、螺纹套杆;5、齿轮;6、减震弹簧;7、放置板;8、凹形保护垫;9、治疗仪;10、防震垫;11、连接板;12、摇杆;13、阻力转轴;14、防护板;15、支撑杆;16、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2,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3,螺纹杆2的外表面啮合有螺纹套杆4,螺纹套杆4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5,齿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
23.螺纹杆2、螺纹套杆4和活动杆16的搭配工作,螺纹杆2是可以升降的,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16,使得活动杆16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螺纹套杆4转动,从而实现了放置板7上下移动,在不使用治疗仪9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9收回至箱体1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9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4.弹簧放置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7,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凹形保护垫8,凹形保护垫8的材质为硅胶,放置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治疗仪9,治疗仪9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震垫10;
25.放置板7、减震弹簧6和防震垫10的搭配工作,放置板7的上表面可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9,增加了该设备的稳定性,当医生将治疗仪9放置在放置板7的上表面的时候,减震弹簧6和防震垫10可以有效的避免用力过猛而对治疗仪9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9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26.活动杆16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12,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阻力转轴13,阻力转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4,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数量为四个。
27.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28.1、螺纹杆2、螺纹套杆4和活动杆16的搭配工作,螺纹杆2是可以升降的,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16,使得活动杆16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螺纹套杆4转动,从而实现了放置板7上下移动,在不使用治疗仪9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9收回至箱体1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9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9.2、放置板7、减震弹簧6和防震垫10的搭配工作,放置板7的上表面可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9,增加了该设备的稳定性,当医生将治疗仪9放置在放置板7的上表面的时候,减震弹簧6和防震垫10可以有效的避免用力过猛而对治疗仪9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9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3),所述螺纹杆(2)的外表面啮合有螺纹套杆(4),所述螺纹套杆(4)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弹簧放置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6),所述减震弹簧(6)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凹形保护垫(8),所述凹形保护垫(8)的材质为硅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治疗仪(9),所述治疗仪(9)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震垫(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6)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阻力转轴(13),所述阻力转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螺纹杆、齿轮和活动杆的设置,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齿轮转动,在不使用治疗仪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收回至箱体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放置板、减震弹簧和防震垫的设置,放置板的上表面可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慧 杨建国 王治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良慧
技术研发日:2021.01.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