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4205发布日期:2021-12-15 07:5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对肢体进行悬挂的悬吊装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对人体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拉伸、肌肉神经募集单位激活的一种装置。
3.康复训练装置不仅应用于体育锻炼,而且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之中
4.悬吊运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将人体运动与感觉结合起来的综合训练系统,是基于现代康复理论与现代工程设计技术结合而成。北京体育大学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已经引入了该设备,国内体育科学与医学界对此设备颇为重视。
5.现有的悬吊设备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四面网式的悬吊装置,此种悬吊主要是在人体的后面及左右两边设置竖性网状装置,在上面设置一面网状装置。医生和患者可在网架内训练。第二种为在墙顶上设置一个可活动的悬吊装置,配相应的绳子,康复师将患者的肢体通过悬吊吊起来进行运动。
6.其中,第一种悬吊设备,患者在里面应用弹力绳或者固定绳所能进行的力都是垂直向下的,需要患者在下面被动调整受力才能改变方向。这就对很多患者的训练有所限制,难以提供不同倾斜向量。
7.其中,第二种悬吊设备,患者只能在下方做冠状位和失状位的运动,很难做横段位运动。这样给康复训练带来了很多的限制,同时也使得康复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8.(一)实用新型目的
9.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能够提高康复师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能力,减少患者进行康复的等待时间,减少康复师的体能消耗,提高了患者各个肢体康复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0.(二)技术方案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包括多个网架、支撑架和滑动架;
12.两个网架并排设置,形成一个竖直架;三个竖直架依次连接呈“匚”形;
13.支撑架设置在三个竖直架的顶部;支撑架的顶部投影面积小于其底部投影面积,且支撑架的横截面为梯形;
14.滑动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
15.优选的,支撑架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16.优选的,三个竖直架上设置有固定绳和弹力绳;滑动架上设置可调节固定绳和弹力绳。
17.优选的,两个网架之间通过螺丝和贴片固定。
18.本实用新型,建立多边形的网架机构,康复师用于将患者的不同位置在网架机构中吊起以处于失重的状态;康复师不需要太多的消耗个人体力即能够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实现康复训练的效率提高,更好的保障了康复训练质量的目的。
19.本实用新型中,将人体的四肢、头颈椎、胸腰椎、髋关节等解剖结构处于一种失重力的环境下,让康复师或者医生对在这种失重力环境中的患者肢体进行运动康复功能训练。设备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骨科术后、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疼痛、脊柱侧弯、产后等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患者群体,同时在普拉提、康复体操、瑜伽课程中也可使用,能够解决他们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身体健康状态。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包括多个网架10、支撑架2和滑动架3;
23.两个网架10并排设置,形成一个竖直架1;三个竖直架1依次连接呈“匚”形;
24.支撑架2设置在三个竖直架1的顶部;支撑架2的顶部投影面积小于其底部投影面积,且支撑架2的横截面为梯形;
25.滑动架3设置在支撑架2的顶部。
26.本实用新型,建立多边形的网架机构,康复师用于将患者的不同位置在网架机构中吊起以处于失重的状态;康复师不需要太多的消耗个人体力即能够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实现康复训练的效率提高,更好的保障了康复训练质量的目的。
27.本实用新型中,将人体的四肢、头颈椎、胸腰椎、髋关节等解剖结构处于一种失重力的环境下,让康复师或者医生对在这种失重力环境中的患者肢体进行运动康复功能训练。设备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骨科术后、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疼痛、脊柱侧弯、产后等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患者群体,同时在普拉提、康复体操、瑜伽课程中也可使用,能够解决他们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身体健康状态。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支撑架2结构更加稳定,实用更加安全。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三个竖直架1上设置有固定绳和弹力绳;滑动架3 上设置可调节固定绳和弹力绳。
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固定绳、可调节固定绳和弹力绳,实现完整的失重康复训练体系,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网架10之间通过螺丝和贴片固定,拆卸、安装和更换
方便,便于设备的运输。
32.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康复师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能力,减少患者进行康复的等待时间,减少康复师的体能消耗,提高了患者各个肢体康复的效果,使康复师对于患者的康复功能训练提高到3倍左右,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人体运动的不同方向向量问题,不只是单一的上下左右,而是完全立体性的运动,可为患者及康复师提供不同方向的力学环境,让人体的各个位置都可以在此种力学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
34.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帮助和解决以下问题:1、感觉运动控制问题;2、患处协调性问题;3、肌肉力量训练问题;4、核心力量训练问题;5、关节活动度增强问题。
3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网架(10)、支撑架(2)和滑动架(3);两个网架(10)并排设置,形成一个竖直架(1);三个竖直架(1)依次连接呈“匚”形;支撑架(2)设置在三个竖直架(1)的顶部;支撑架(2)的顶部投影面积小于其底部投影面积,且支撑架(2)的横截面为梯形;滑动架(3)设置在支撑架(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竖直架(1)上设置有固定绳和弹力绳;滑动架(3)上设置可调节固定绳和弹力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网架(10)之间通过螺丝和贴片固定。

技术总结
一种提升康复功能训练效果的装置,包括多个网架、支撑架和滑动架;两个网架并排设置,形成一个竖直架;三个竖直架依次连接呈“匚”形;支撑架设置在三个竖直架的顶部;支撑架的顶部投影面积小于其底部投影面积,且支撑架的横截面为梯形;滑动架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建立多边形的网架机构,康复师用于将患者的不同位置在网架机构中吊起以处于失重的状态;康复师不需要太多的消耗个人体力即能够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实现康复训练的效率提高,更好的保障了康复训练质量的目的。更好的保障了康复训练质量的目的。更好的保障了康复训练质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弘格瑞达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