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式控量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5648发布日期:2021-11-22 18: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挤压式控量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挤压式控量喂食器。


背景技术:

[0002] 脑血管意外以及脑外伤病人因其参与进食活动的肌肉暂时失去神经控制,肌肉与骨骼运动不协调,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至胃中,故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一口量要进行准确评估, 每个病人有一定的差异。普通的勺子难以控制一口量,在喂食中还会散落,患者进食慢,食物需反复加热,看护人员工作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流食储存于挤压瓶中,挤压流淌至前端勺体中,旋转挤压瓶,阻流挡与控量板上的出食口遮挡配合形成不同的挤压流量,控制流到勺体内的一口量,适合不同吞咽障碍病人。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包括用于储存流食的挤压瓶和含有中空勺柄的勺子,挤压瓶出食口通过勺柄中空腔与前端勺体连通,所述挤压瓶出食口通过连接件与勺柄连接,连接件包括筒壁和筒中控量板,控量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出食孔,控量板一侧的筒壁与挤压瓶出食口连接,另一侧筒壁与勺柄卡接,连接件可沿勺柄周向转动,勺柄中空腔内紧贴控量板设有阻流板,阻流板遮挡出食孔仅露其中一孔。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挤压瓶出食口外周壁上设外螺纹,连接件内周壁上设内螺纹,挤压瓶与连接件螺纹旋接。挤压瓶与连接件连接固定成一体,旋转挤压瓶即可调节挤压流量大小。
[0007]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勺柄与连接件卡接处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卡凸,连接件端口内壁与卡凸过盈配合卡接。稍用力推挤,连接件端口越过卡凸形成卡接,不影响连接件绕勺柄周向旋转,稍用力拉开即可拆分,连接方便。
[0008]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控量板上四方位分设孔径由小变大的四个出食孔,分别对应一次挤压量为5毫升、10毫升、15毫升、20毫升流食量。最小量为5毫升,旋转90度变成10毫升,旋转180度为15毫升,旋转270度为20毫升,旋转180度回复5毫升量。
[0009]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连接件外表面上设箭头指示标,勺柄外周面上对应设一次挤压量标识。便于直观辨别。
[001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挤压瓶为双层瓶体结构,内外层之间为空腔起到隔热保温功能。
[0011]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挤压瓶的外层瓶体上开设注水口,可向空腔内注入温水。注入40度水,可延长食物保温时长。
[0012]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勺体为硅胶勺。
[0013]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挤压瓶为透明软质硅胶瓶。可查看内部食物存量。
[0014]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挤压瓶上设有容积刻度。
[0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流食灌存于挤压瓶中,拧装上连接件,再将连接件插卡在勺柄上,挤压瓶及连接件可绕勺柄外周壁旋转,阻流板遮挡控量板上的出食孔只留一个,挤压挤压瓶,流食从未遮挡的出食孔流淌至勺柄中空腔中,从前端流淌至勺体中,通过旋转不同角度露出不同大小孔径的出食孔形成不同的挤压流量,控制流到勺体内的一口量,适合不同吞咽障碍病人。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量板端面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流板遮挡控量板方向端面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储存流食的挤压瓶1、含有中空勺柄的勺子2和连接件3,所述挤压瓶1出食口通过连接件3与勺柄21连接,连接件3包括筒壁31和筒中控量板32,控量板32上四方位分别开设孔径由小变大的四个出食孔33,分别对应一次挤压量为5毫升、10毫升、15毫升、20毫升流食量,挤压瓶1出食口外周壁上设外螺纹,控量板一侧的连接件3内周壁上设内螺纹,挤压瓶1与连接件3螺纹旋接,另一侧筒壁31与勺柄21卡接,连接件3可沿勺柄21周向转动,勺柄21中空腔内紧贴控量板设有阻流板4,阻流板4遮挡出食孔33仅露其中一孔,挤压瓶1内腔中的流食经控量板上出食孔,经勺柄21中空腔,流至前端勺体22内。
[0022]
所述勺柄21与连接件卡接处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卡凸23,连接件3端口内壁与卡凸23过盈配合卡接。
[0023]
所述连接件3外表面上设箭头指示标34,勺柄21外周面上对应设一次挤压量标识24,便于操作。
[0024]
所述挤压瓶1为双层瓶体结构,内外层之间为空腔11起到隔热保温功能。挤压瓶1的外层瓶体上开设注水口12,还可向空腔11内注入40度左右的温水,以延长流食保温时间。
[0025]
所述勺体22为硅胶勺。所述挤压瓶1为透明软质硅胶瓶。所述挤压瓶1上设有容积刻度13。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包括用于储存流食的挤压瓶(1)和含有中空勺柄的勺子(2),挤压瓶(1)出食口通过勺柄(21)中空腔与前端勺体(2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瓶(1)出食口通过连接件(3)与勺柄(21)连接,连接件(3)包括筒壁(31)和筒中控量板(32),控量板(3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出食孔(33),控量板一侧的筒壁(31)与挤压瓶(1)出食口连接,另一侧筒壁(31)与勺柄(21)卡接,连接件(3)可沿勺柄(21)周向转动,勺柄(21)中空腔内紧贴控量板设有阻流板(4),阻流板(4)遮挡出食孔(33)仅露其中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瓶(1)出食口外周壁上设外螺纹,连接件(3)内周壁上设内螺纹,挤压瓶(1)与连接件(3)螺纹旋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21)与连接件卡接处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卡凸(23),连接件(3)端口内壁与卡凸(23)过盈配合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量板(32)上四方位分设孔径由小变大的四个出食孔(33),分别对应一次挤压量为5毫升、10毫升、15毫升、20毫升流食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3)外表面上设箭头指示标(34),勺柄(21)外周面上对应设一次挤压量标识(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瓶(1)为双层瓶体结构,内外层之间为空腔(11)起到隔热保温功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挤压瓶(1)的外层瓶体上开设注水口(12),可向空腔(11)内注入温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勺体(22)为硅胶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瓶(1)为透明软质硅胶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瓶(1)上设有容积刻度(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挤压式控量喂食器,包括用于储存流食的挤压瓶和含有中空勺柄的勺子,挤压瓶出食口通过勺柄中空腔与前端勺体连通,所述挤压瓶出食口通过连接件与勺柄连接,连接件包括筒壁和筒中控量板,控量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出食孔,控量板一侧的筒壁与挤压瓶出食口连接,另一侧筒壁与勺柄卡接,连接件可沿勺柄周向转动,勺柄中空腔内紧贴控量板设有阻流板,阻流板遮挡出食孔仅露其中一孔。本实用新型流食储存于挤压瓶中,挤压流淌至前端勺体中,旋转挤压瓶,阻流挡与控量板上的出食口遮挡配合形成不同的挤压流量,控制流到勺体内的一口量,适合不同吞咽障碍病人。适合不同吞咽障碍病人。适合不同吞咽障碍病人。


技术研发人员:杨璐 王青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