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8857发布日期:2021-11-03 17:3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3.当患者的腿部受伤严重的时候,需要通过临床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方式是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然后对患侧进行手术,但是当受伤部位为腿部内侧的时,医务人员需要手动的将患者腿部向外侧翻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手术时下肢支撑费时费力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的床体,床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内后侧壁上球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经连接板铰接有倒l形的滑块,置物槽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且贯穿滑块的定位轴,两个滑块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杆,两个推杆的相背端贯穿床体且可上下摆动。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连接板与滑块的设置,便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使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患者下肢进行手术,定位轴与推杆的设置,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侧翻,使患者下肢内侧完全暴露在医务人员视野中,让位槽与限位板的设置,便于患者下肢保持长时间的侧翻,避免了医务人员手动对患者下肢进行侧翻固定,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轴测图。
12.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4.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床体1,床体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置物槽2,置物槽2内后侧壁上球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3,支撑板3经连接板4铰接有倒l形的滑块5,置物槽2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且贯穿滑块5的定位轴6,两个滑块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杆7,两个推杆7的相背端贯穿床体1且可上下摆动。
15.为了便于推杆7的滑动,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置物槽2连通且前后方向的滑动槽8,推杆7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8内。
16.为了便于推杆7的摆动,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滑动槽8连通的让位槽9,推杆7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让位槽9内。
17.为了对推杆7进行限位,所述的让位槽9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后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
18.为了便于推杆7的移动,所述的限位板10前端经弹簧11与限位槽前侧壁连接。
19.为了解除推杆7的限位,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移动槽12,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杆14,滑动杆14经连杆13与限位板10连接,连杆13位于移动槽12内。
20.为了便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所述的连接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5。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支撑板3与连接板4的铰接点处于向上凸起状态,患者躺在床体1上,患者患侧下肢位于支撑板3与连接板4上,医务人员拉动连接板4左右两侧的固定带15,对患者患侧下肢进行固定;
22.当对患者下肢固定完成后,医务人员向后扳动患侧的推杆7,推杆7经滑块5带动连接板4向后移动,在支撑板3与连接板4铰接的作用下,连接板4后端向上摆动,支撑板3前端同步向上摆动,支撑板3与连接板4的铰接点带动患者膝关节向上移动,当推杆7向后移动倒让位槽9上方时,此时患者膝关节被抬高到合适位置;
23.当患者膝关节被抬高到合适位置时,医务人员向下压动推杆7,推杆7向下摆动并插入到让位槽9内,随着推杆7的向下摆动,推杆7带动滑块5逆时针转动,滑块5经连接板4带动支撑板3逆时针转动,患者肢体随着滑块5的逆时针转动而向外摆动,患者下肢内侧被暴露出来;
24.随着推杆7的向下摆动,推杆7对限位板10倾斜面进行挤压,限位板10逐渐向前移动并压缩弹簧11,当患者下肢内侧暴露出来的范围达到医务人员所需范围时,医务人员停止向下按动推杆7,在弹簧11的作用下,限位板10向外移动,推杆7上端与限位板10下端接触,推杆7位置被限定;
25.当医务人员对患者下肢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向前拉动滑动杆14,滑动杆14经连杆13带动限位板10向前移动,解除对推杆7的限位,在患者肢体重力的作用下,本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板、连接板与滑块的设置,便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支撑,使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患者下肢进行手术,定位轴与推杆的设置,便于对患者下肢进行侧翻,使患者下肢内侧完全暴露在医务人员视野中,让位槽与限位板的设置,便于患者下肢保持长时间的侧翻,避免了医务人员手动对患者下肢进行侧翻固定,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床体(1),其特征在于,床体(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置物槽(2),置物槽(2)内后侧壁上球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3),支撑板(3)经连接板(4)铰接有倒l形的滑块(5),置物槽(2)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且贯穿滑块(5)的定位轴(6),两个滑块(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杆(7),两个推杆(7)的相背端贯穿床体(1)且可上下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置物槽(2)连通且前后方向的滑动槽(8),推杆(7)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滑动槽(8)连通的让位槽(9),推杆(7)可插入其对应侧的让位槽(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让位槽(9)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后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10)前端经弹簧(11)与限位槽前侧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移动槽(12),床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杆(14),滑动杆(14)经连杆(13)与限位板(10)连接,连杆(13)位于移动槽(12)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5)。

技术总结
一种普外手术下肢支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手术时下肢支撑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床体,床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内后侧壁上球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经连接板铰接有倒L形的滑块,置物槽前侧壁上设有前后轴向且贯穿滑块的定位轴,两个滑块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杆,两个推杆的相背端贯穿床体且可上下摆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 孙文超 张合成 刘慧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