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0974发布日期:2021-11-15 22:1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普通外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


背景技术:

2.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3.普外科患者术后需要在病床上静养,现有的病床缺少对患者伤口进行支撑的装置,如果是将被子直接覆盖在患者身上,被子易对伤口造成压迫并引起患者疼痛,甚至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且伤口的外渗物极易污染被子,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护理难度,而有些部位采用水平的支架容易妨碍患者肢体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病床不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支撑保护,且增加医护人员护理难度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c形板,c形板上端设有可左右转动且上下轴向的定位筒,定位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有方板,方板右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矩形框,最左侧的矩形框与方板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框之间上端与前端分别经v形单元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v形单元与同一个矩形框铰接点的转动方向相反。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转盒、直齿轮及十字杆,通过十字杆控制直齿轮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定位筒角度的目的,设置了定位筒、支撑杆及销轴,来控制矩形框的高低,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设置了连杆、齿轮轴及矩形框,通过套筒转动带动螺杆伸长,从而使得矩形框之间距离增大,调整撑起范围与高度,避免患者压伤和磨伤的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的剖切俯视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筒剖切右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盒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c形板1,c形板1上端设有可左右转动且上下轴向的定位筒
2,定位筒2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端设有方板4,方板4右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矩形框5,最左侧的矩形框5与方板4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框5之间上端与前端分别经v形单元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v形单元与同一个矩形框5铰接点的转动方向相反。
14.为了使定位筒2在c形板1上左右转动,所述的c形板1上端面设有上下轴向的转盒6,定位筒2下端伸入转盒6内且设有直齿轮7,转盒6前侧滑动连接有可插入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的十字杆8,十字杆8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转盒6之间的压簧。
15.为了使支撑杆3在定位筒2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定位筒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9,支撑杆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孔9内的销轴10,销轴10与让位槽内侧壁经定位弹簧连接。
16.所述的v形单元包括两个呈v形排布的连杆11,两个连杆11的相邻端互相铰接连接,两个连杆11的自由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矩形框5铰接连接,中间的矩形框5上端与前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轴12,两个相邻的齿轮轴12互相啮合,连杆11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齿轮轴12固定连接。
17.为了方便控制矩形框5的伸缩,所述的方板4后侧铰接有转座13,转座13前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套筒14,套筒14内同轴螺纹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前端与最左侧的连杆11铰接连接。
18.为了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最左侧的矩形框5与最右侧的矩形框5之间设有左右方向的弹簧,c形板1下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旋钮16。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c形板1卡在床体一侧,顺时转动螺栓旋钮16,将c形板1与床体固定,向前拉动十字杆8并压缩压簧,十字杆8不再插入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此时定位筒2可左右转动,转动定位筒2调整角度,再松开十字杆8,在压簧作用力下,十字杆8重新卡在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此时定位筒2不能发生转动,定位筒2的角度固定;
20.按动两个销轴10,使两个销轴10相对移动并压缩扭簧,此时销轴10不再卡在限位孔9内,此时支撑杆3可上下移动,将支撑杆3调整至合适高度,再送开销轴10,销轴10在扭簧作用力下重新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孔9内,此时支撑杆3不能上下移动方板4高度固定;
21.顺时转动套筒14,套筒14使得螺杆15伸长并向前移动,两个相邻的齿轮轴12互相啮合,每两个相邻的v形单元与同一个矩形框5铰接点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互相铰接连接的连杆11之间的夹角变大,使得相邻的两个矩形框5之间的距离增大,矩形框5之间距离增大时,拉伸弹簧,再将被子放置矩形框5上,避免被子压伤或磨伤患者。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转盒、直齿轮及十字杆,通过十字杆控制直齿轮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定位筒角度的目的,设置了定位筒、支撑杆及销轴,来控制矩形框的高低,适用于不同的患者,设置了连杆、齿轮轴及矩形框,通过套筒转动带动螺杆伸长,从而使得矩形框之间距离增大,调整撑起范围与高度,避免患者压伤和磨伤的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包括c形板(1),其特征在于,c形板(1)上端设有可左右转动且上下轴向的定位筒(2),定位筒(2)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端设有方板(4),方板(4)右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矩形框(5),最左侧的矩形框(5)与方板(4)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框(5)之间上端与前端分别经v形单元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v形单元与同一个矩形框(5)铰接点的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形板(1)上端面设有上下轴向的转盒(6),定位筒(2)下端伸入转盒(6)内且设有直齿轮(7),转盒(6)前侧滑动连接有可插入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的十字杆(8),十字杆(8)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转盒(6)之间的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筒(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9),支撑杆(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孔(9)内的销轴(10),销轴(10)与让位槽内侧壁经定位弹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单元包括两个呈v形排布的连杆(11),两个连杆(11)的相邻端互相铰接连接,两个连杆(11)的自由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矩形框(5)铰接连接,中间的矩形框(5)上端与前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轴(12),两个相邻的齿轮轴(12)互相啮合,连杆(11)自由端与其对应侧的齿轮轴(1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板(4)后侧铰接有转座(13),转座(13)前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套筒(14),套筒(14)内同轴螺纹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前端与最左侧的连杆(11)铰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左侧的所述的矩形框(5)与最右侧的矩形框(5)之间设有左右方向的弹簧,c形板(1)下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旋钮(16)。

技术总结
一种普外护理防压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病床不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支撑保护,且增加医护人员护理难度的问题;包括C形板,C形板上端设有可左右转动且上下轴向的定位筒,定位筒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有方板,方板右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矩形框,最左侧的矩形框与方板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框之间上端与前端分别经V形单元铰接连接,每两个相邻的V形单元与同一个矩形框铰接点的转动方向相反;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