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吸鼻咽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8080发布日期:2021-12-25 00:4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防误吸鼻咽通气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吸鼻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2.鼻咽通气道(npa)又称鼻咽通气管,是一种简易且性价高的声门外通气装置,主要用于解除舌后坠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分为单鼻孔型和双鼻孔型两种。其双鼻孔型由两个无套囊的鼻咽通气道中间通过接头连接而成。传统npa外形似气管导管,其咽端斜口短且圆顿,可减少对咽部的刺激。鼻端带有凸缘,可防止其掉入鼻腔。npa由医学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质地软硬适中,既可以减少其对鼻黏膜的损害,又不会在体内发生扭转折叠导致管腔狭窄。鼻咽通气道置入后的理想对位是: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到咽腔后,咽端位于声门外0.5 cm处,如此对位可以支撑起咽后壁,从而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鼻咽通气道的长度比其管道直径有更重要,目前临床上指导鼻咽通气道型号选择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长度,即按照拟置人的深度来选择,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测量从耳屏到鼻尖的长度再加上2.5 cm;另一种是测量从耳道口到鼻尖的长度。现有技术置人前准备,在鼻咽通气道表面涂抹利多卡因凝胶或液体石腊等润滑剂,以利置入。置入前体位:先将病人的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使气道通畅,便于置入,选择鼻腔较为通畅的一侧置入,通常首选右侧鼻孔,当置入不利时,可选择左侧鼻孔置入。置入操作:用优势手执笔式持鼻咽通气道沿下鼻道进入,插入方向与面部完全垂直,其翼缘抵达鼻孔即可。现有鼻咽通气管结构简单,只能起到辅助通气的功能,对于胃部饱满或者可能发生呃逆的患者禁用,因为在插管过程中插管刺激咽喉部,常常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如果胃内容物反流经食管进入气管内可能导致患者误吸,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窒息死亡,现有鼻咽通气道结构简单不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到气管,并且现有鼻咽通气道插入后不方便固定其插入深度,插入后容易导致插入深度改变,管道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固定、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到气管内防误吸鼻咽通气道。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误吸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管和减压管,通气管和减压管的上部通过固定环固定,固定环上连接有两根系绳,通气管和减压管均为弧形管,通气管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之间通过粘胶连接,减压管外周设置有气囊,气囊对应位于粘胶一侧,通气管下端部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气孔,通气管上端敞口为第一通气孔,通气管上端部连接有吸氧管,减压管的管壁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减压管的上端部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通过充气通道对气囊进行充气,减压管的下端位于通气管下端的下方;通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技术使用时,在插入时将通气管的内侧面朝向上方,根据原技术测量方法插入到一定深度后,通气管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之间通过粘胶连接,方便插入,避免插入时二者的下端分叉,然后通过充气管充气,
气囊充气后膨胀,使得通气管的下端部与减压管分叉,根据解剖位置通气管突向前方,减压管下端与食管入口连接,并且气囊起到封闭食管入口作用,在出现胃内容物反流时气囊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压管为连通的管道,当胃内容物反流时,可以通过减压管排出气体和液体,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装置确定好插入位置后,通过系绳将固定环进行固定;新技术可以降低胃内容反流时误吸可能性,并且方便固定插入管道的深度,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误吸鼻咽通气道,包括通气管1和减压管2,通气管1和减压管2的上部通过固定环3固定,固定环3上连接有两根系绳4,通气管1和减压管2均为弧形管,通气管1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2之间通过粘胶5连接,减压管2外周设置有气囊6,气囊6对应位于粘胶5一侧,通气管1下端部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气孔7,通气管1上端敞口为第一通气孔8,通气管1上端部连接有吸氧管9,减压管2的管壁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减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充气管10,充气管10通过充气通道对气囊6进行充气,减压管2的下端位于通气管1下端的下方;通气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8.新技术使用时,在插入时将通气管1的内侧面朝向上方,根据原技术测量方法插入到一定深度后,通气管1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2之间通过粘胶5连接,方便插入,避免插入时二者的下端分叉,然后通过充气管10充气,气囊6充气后膨胀,使得通气管1的下端部与减压管2分叉,根据解剖位置通气管1突向前方,减压管2下端与食管入口连接,并且气囊6起到封闭食管入口作用,在出现胃内容物反流时气囊6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压管2为连通的管道,当胃内容物反流时,可以通过减压管2排出气体和液体,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装置确定好插入位置后,通过系绳4将固定环3进行固定。
9.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防误吸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和减压管,通气管和减压管的上部通过固定环固定,固定环上连接有两根系绳,通气管和减压管均为弧形管,通气管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之间通过粘胶连接,减压管外周设置有气囊,气囊对应位于粘胶一侧,通气管下端部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气孔,通气管上端敞口为第一通气孔,通气管上端部连接有吸氧管,减压管的管壁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减压管的上端部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通过充气通道对气囊进行充气,减压管的下端位于通气管下端的下方;通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技术总结
防误吸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和减压管,通气管和减压管的上部通过固定环固定,固定环上连接有两根系绳,通气管和减压管均为弧形管,通气管的下端部外侧与减压管之间通过粘胶连接;综上所述,新技术可以降低胃内容反流时误吸可能性,并且方便固定插入管道的深度,使用更加安全方便。使用更加安全方便。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温汉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汉青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