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2641发布日期:2021-12-04 12:3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2.颈部加压是一种经常使用在对术后患者伤口进行伤口压制以达到止血,避免血肿的措施,对于颈部加压通常采用沙袋加压或者通过气垫进行充气加压。
3.然而,现有的对于颈部加压的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沙袋加压需要患者卧床,取平卧位,且易滑落,失去有效压力;(2)长期卧床不利于早期术后功能锻炼,易引起术后并发症;(3)用于颈部加压的气垫装置较为简单,在对气垫进行充气加压的过程中无法对颈部加压的压力值进行观测,容易出现加压过大对颈部造成损伤,或是加压不到位而导致颈部止血效果较差的情况;(4)现有的对于颈部进行充气加压的气垫结构较为简单,止血的效果不佳。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解决了用于颈部加压的气垫装置较为简单,在对气垫进行充气加压的过程中无法对颈部加压的压力值进行观测,容易出现加压过大对颈部造成损伤,或是加压不到位而导致颈部止血效果较差的情况,这一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包括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所述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包括充气包和均匀设置于充气包外围的四组固定带,所述充气包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且表面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中部安装有压力表盘,所述压力表盘的背面与充气包的表面均设置有粘扣带,所述充气包的背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加压充气柱,相邻两组所述加压充气柱等距设置,所述加压充气柱与充气包的接触面位于充气腔的内部,所述加压充气柱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撕裂口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拉扯口,所述拉扯口的上端与条形撕裂口相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条形撕裂口呈弧面结构且底部设置有条形连接带,所述条形连接带与拉扯口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压充气柱的内部形成有导气内腔,所述导气内腔与拉扯口之间形成有隔垫。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压充气柱的底部呈波纹状结构且与充气包的下表面齐平。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方案设计了一种用于针对术后患者颈部伤口进行包扎的加压装置,该装置采用充气式的方式对颈部进行加压处理并在充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表盘,可以准确的对充气的压力值进行直观的显示,以帮助医疗人员更好的对病人伤口进行压制处理。
11.2.本方案在充气垫的底部设计有多组充气加压柱,当充气垫对病人的压制效果不
佳时,使用者可以将伤口部位两侧的充气加压柱打开并将气体导入,使得充气加压柱对伤口的两侧进行更好的压制和止血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包底部局部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压充气柱常规状态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压充气柱充气状态结构图。
16.图中:1、充气包;2、固定带;3、充气腔;4、充气口;5、充气管;6、压力表盘;7、粘扣带;8、加压充气柱;9、条形撕裂口;10、拉扯口;11、条形连接带;12、导气内腔;13、隔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包括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包括充气包1和均匀设置于充气包1外围的四组固定带2,充气包1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3且表面开设有充气口4,充气口4上安装有充气管5,充气管5的中部安装有压力表盘6,压力表盘6的背面与充气包1的表面均设置有粘扣带7,充气包1的背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加压充气柱8,相邻两组加压充气柱8等距设置,加压充气柱8与充气包1的接触面位于充气腔3的内部,加压充气柱8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撕裂口9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拉扯口10,拉扯口10的上端与条形撕裂口9相接触。
19.附注:充气包1呈透明状。
20.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条形撕裂口9呈弧面结构且底部设置有条形连接带11,条形连接带11与拉扯口10相连接,这样的设计方式便于护理人员在拉动拉扯口10时,通过条形连接带11将条形撕裂口9撕裂打开,从而达到对加压充气柱8充气的目的。
21.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加压充气柱8的内部形成有导气内腔12,导气内腔12与拉扯口10之间形成有隔垫13,这样的设计方式便面充气导气内腔12内的气体冲拉扯口10外排,使得导气内腔12与拉扯口10不相连通。
22.具体地,加压充气柱8的底部呈波纹状结构且与充气包1的下表面齐平,这样的设计方式方便在常规状态下充气包1对颈部进行紧密的接触压制,当充气状态时,加压充气柱8展开并对伤口的两侧血管进行针对性的压制处理,提高止血的效果。
23.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常规状态下,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固定带2将充气包1固定于颈部伤口处,并通过充气管5对充气包1进行充气处理,当需要对病人颈部伤口的两侧进行针对性的压制止血时,护理人员将手指插入伤口两侧的拉扯口10内并外拉,在外拉的过程中通过条形连接带11将条形撕裂口9撕裂打开,从而达到对加压充气柱8充气的目的,加压充气柱8充气从而达到对病人伤口两侧更好的压制目的。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包括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包括充气包(1)和均匀设置于充气包(1)外围的四组固定带(2),所述充气包(1)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3)且表面开设有充气口(4),所述充气口(4)上安装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的中部安装有压力表盘(6),所述压力表盘(6)的背面与充气包(1)的表面均设置有粘扣带(7),所述充气包(1)的背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加压充气柱(8),相邻两组所述加压充气柱(8)等距设置,所述加压充气柱(8)与充气包(1)的接触面位于充气腔(3)的内部,所述加压充气柱(8)的顶部开设有条形撕裂口(9)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拉扯口(10),所述拉扯口(10)的上端与条形撕裂口(9)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撕裂口(9)呈弧面结构且底部设置有条形连接带(11),所述条形连接带(11)与拉扯口(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充气柱(8)的内部形成有导气内腔(12),所述导气内腔(12)与拉扯口(10)之间形成有隔垫(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充气柱(8)的底部呈波纹状结构且与充气包(1)的下表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颈部加压装置,包括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可视颈部化加压装置包括充气包和均匀设置于充气包外围的四组固定带,充气包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且表面开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安装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中部安装有压力表盘,压力表盘的背面与充气包的表面均设置有粘扣带,充气包的背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加压充气柱,相邻两组加压充气柱等距设置,加压充气柱与充气包的接触面位于充气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针对术后患者颈部伤口进行包扎的加压装置,该装置采用充气式的方式对颈部进行加压处理并在充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表盘,可以准确的对充气的压力值进行直观的显示,以帮助医疗人员更好的对病人伤口进行压制处理。口进行压制处理。口进行压制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 殷瑛 管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脑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06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