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416发布日期:2022-02-09 11:4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家庭护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体生理结构功能的退化或者疾病的影响,部分老人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尤其是需要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老人卧床期间,如果发生的尿失禁,处理不及时的话便容易引发褥疮。
3.对于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一旦引发褥疮,很难痊愈,也将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常见的处理办法是在床上铺上隔尿垫,这样能够有效吸收尿液,避免褥疮的发生。但隔尿垫也需要及时更换,更换不及时同样会产生问题。因此有改进的办法是在现有隔尿垫的基础上加装提醒系统,将有尿液产生的信号通过wifi传递到服务器,再输送到远程的手机上,起到提醒的作用。这种产品实际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结构复杂,需要配备wifi模块、服务器等结构,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也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机率;另外对于老人的护理,提醒信息只需传递给附近的护理人员就可以,没有必要通过服务器发送到远端,远端人员接收到信息后还需要通知老人周边的护理人员,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
5.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和信号输出端,护理垫本体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透气层、吸水层、电阻感应层和防水层,电阻感应层与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阻感应层包括电阻感知单元,电阻感知单元包括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线,信号输出端包括电源仓和夹子,夹子夹在护理垫本体的一侧,夹子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柱,导电线的端部连接在固定柱上,固定柱还连接有连接导线,电源仓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的电路连接与连接导线串联连接。
6.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透气层采用无纺布。
7.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吸水层由多层吸水材料压制或粘贴而成。
8.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吸水材料为木棉纸或吸水纸。
9.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吸水层表面压制加工有菱形花纹。
10.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防水层位于护理垫本体的最下层,采用pe膜材料。
11.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导电线为导线或者导电布。
12.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两条导电线分布在护理垫本体的中部。
13.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信号输出端包括壳体,壳体安装在
夹子上,电源仓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源仓的上盖上设置有滑道。
14.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中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模式、zigbee模式或433模式中的一种。
15.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通过护理垫本体一侧设置信号输出端,在护理垫本体中设置电阻感知单元,当电阻感知单元导通后连接信号输出端的内部电路,便可以向信号输出模块供电发出信号,结构简单。信号采用近距离传输,卧床老人周边的陪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信号并作出反应,省去了wifi模块,服务器等复杂的远程连接方式,更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不必要的复杂设备,精简了结构,也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中护理垫主体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中吸水层的主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的电路原理图;
21.图中标记示意为:1-护理垫本体;2-导电线;3-夹子;4-壳体;5-固定柱;6-防水层;7-吸水层;8-透气层;9-菱形花纹;10-电池;11-连接导线;12-信号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1和信号输出端。护理垫本体1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透气层8、吸水层7、电阻感应层和防水层6,其中电阻感应层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24.透气层8采用无纺布,无纺布具有透气和亲肤的效果,在与使用者的身体发生接触时,使用者不会感到不舒服。
25.吸水层7由多层吸水材料压制或粘贴而成,吸水材料可以选用木棉纸或吸水纸。如图3所示,吸水层7表面压制加工有菱形花纹9,能够加速尿液的分流,避免尿液堆积。
26.电阻感应层包括电阻感知单元,电阻感知单元包括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线2,导电线2布置在吸水层7和防水层6之间,当有尿液进入吸水层7时,两条导电线2导通,回路中产生电信号。导电线2可以选用普通导线或者导电布,由于实际负载电压小于1v,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两条导电线2分布在护理垫本体1的中部,保证有尿液进入吸水层7后能够第一时间导通导电线2,产生电信号。
27.防水层6位于护理垫本体1的最下层,采用pe膜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尿液渗漏。
28.信号输出端包括夹子3和壳体4。夹子3夹在护理垫本体1的一侧,夹子3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柱5。电阻感知单元的导电线2的端部固定缠绕在固定柱5上。固定柱5同时还固定缠绕有连接导线11。
29.壳体4安装在夹子3上,壳体4内部安装有电源仓和信号输出模块12。电源仓内可以
安装电池10,电池10为信号输出模块12供电。如图4所示,电源仓与信号输出模块12连接的电路连接与连接导线11串联连接,这样当导电线2导通时,信号输出模块12才会有电流经过,从而发出电信号。电源仓的上盖上设置有滑道,方便壳体4打开更换电池10。
30.信号输出模块12可以采用蓝牙模块,附近的手机只要开启蓝牙,即可实现连接,使用方便。同时,信号输出模块12的信号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zigbee模式或433模式在近距离进行连接。
31.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通过护理垫本体1一侧设置信号输出端,在护理垫本体1中设置电阻感知单元,当电阻感知单元导通后连接信号输出端的内部电路,便可以向信号输出模块12供电发出信号,结构简单。信号采用近距离传输,卧床老人周边的陪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信号并作出反应,省去了wifi模块,服务器等复杂的远程连接方式,更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不必要的复杂设备,精简了结构,也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3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垫本体和信号输出端,护理垫本体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透气层、吸水层、电阻感应层和防水层,电阻感应层与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阻感应层包括电阻感知单元,电阻感知单元包括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线,信号输出端包括电源仓和夹子,夹子夹在护理垫本体的一侧,夹子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柱,导电线的端部连接在固定柱上,固定柱还连接有连接导线,电源仓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的电路连接与连接导线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采用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由多层吸水材料压制或粘贴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为木棉纸或吸水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表面压制加工有菱形花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位于护理垫本体的最下层,采用pe膜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导线或者导电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两条导电线分布在护理垫本体的中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端包括壳体,壳体安装在夹子上,电源仓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源仓的上盖上设置有滑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模式、zigbee模式或433模式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涉及一种护理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的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床老人的护理垫包括护理垫本体和信号输出端,护理垫本体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透气层、吸水层、电阻感应层和防水层,电阻感应层与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阻感应层包括电阻感知单元,电阻感知单元包括两条不相交的导电线,信号输出端包括电源仓和夹子,夹子夹在护理垫本体的一侧,夹子上安装有两个固定柱,导电线的端部连接在固定柱上,固定柱还连接有连接导线,电源仓与信号输出模块连接的电路连接与连接导线串联连接。接导线串联连接。接导线串联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艾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浩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