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1692发布日期:2021-12-01 12:5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


背景技术:

2.医院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

12cm之间。
3.目前在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大都需要抬高臀部,使伤口处悬空,在遇有血迹等情况,血迹会与人体接触影响伤口治疗,同时还需要经常更换床单,不仅给病人带来不便,且增加了护理量。
4.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包括床垫及可拆卸的放置于床垫上的床单,所述床单上开设有与人体肛周对位配合的通孔,该通孔向下延伸至床垫中,所述通孔内放置有一胶圈盆,所述胶圈盆的顶端具有一开口,胶圈盆的顶部沿其开口向外延伸出一圈翻边,所述翻边的底面与床单的开口边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胶圈盆的侧部连接有一引流管;
7.所述床垫的侧部对应所述引流管开设有一放置槽所述引流管向外穿过所述放置槽并延伸至床垫的外侧,所述放置槽内可拆卸的放置有一支撑垫块,该支撑垫块的底面开设有容纳引流管的避让槽,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8.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圈盆的内腔可拆卸的放置有多对弧形垫块,各对弧形垫块相对设置,且位于胶圈盆最内侧的一对弧形垫块之间形成一圆形空腔,多对弧形垫块的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
9.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圈盆为弹性中空结构,该弹性中空结构内充入有空气层。
10.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圈盆的顶端内侧沿其开口向下倾斜延伸出一圈导向面。
11.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圈盆的内腔包覆有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与引流管相连通。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床垫上可拆卸的连接有一胶圈盆,肛肠科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其臀部可悬空放置在胶圈盆处,如有血水产生时,可通过胶圈盆对其进行收集,与传统方式相比,其不用频繁更换床单,并能够减少护理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4.图2为胶圈盆的局部剖视图;
15.图3为支撑垫块与放置槽的配合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列表:100床垫、101放置槽、102支撑垫块、121避让槽、200床单、201通孔、300胶圈盆、301翻边、302引流管、303弧形垫块、304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实施例:参见图1

3,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包括床垫100及可拆卸的放置于床垫100上的床单200,床单200上开设有与人体肛周对位配合的通孔,通孔位置一般靠近床垫100的中下部;
19.该通孔向下延伸至床垫100中,以在床垫100及床单200形成容纳下述胶圈盆300的容纳空间,通孔内放置有一胶圈盆300,胶圈盆300的顶端具有一开口,胶圈盆300的顶部沿其开口向外延伸出一圈翻边301,翻边301的底面与床单200的开口边缘可拆卸的连接, 具体可在翻边301的底面与床单200的开口边缘处缝制相连接配合的魔术贴结构,使用过程中胶圈盆300的翻边301将床单200的开口边缘压紧配合,避免床单200的开口与胶圈盆300相分离产生错位;
20.胶圈盆300的侧部连接有一引流管302,在胶圈盆300内存在有血水时,可通过引流管302将其引出;
21.床垫100的侧部对应引流管302开设有一放置槽101引流管302向外穿过放置槽101并延伸至床垫100的外侧,放置槽101内可拆卸的放置有一支撑垫块102,该支撑垫块102的底面开设有容纳引流管302的避让槽121,引流管302位于避让槽121内;支撑垫块102的长度与放置槽101的长度一致,其材质采用与床垫100相同的材质,引流管302从支撑垫块102的避让槽121内穿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床垫100对引流管302造成挤压;
22.使用时,先将床垫100放置在病床上,之后在床垫100上铺设床单200,最后在两者的通孔内放置胶圈盆300,并使胶圈盆300顶端的翻边301压紧贴合在床单200的通孔边缘处,将其固定,胶圈盆300的引流管302放入放置槽101内,放上支撑垫块102并使引流管302卡入在支撑垫块102的避让槽121内;患者躺在病床上时,将其肛周部位对准胶圈盆300,以使其悬空,如有血水产生时,可直接落入到胶圈盆300内,对其进行收集。
23.参见图1,胶圈盆300的内腔可拆卸的放置有多对弧形垫块303,各对弧形垫块303相对设置,且位于胶圈盆300最内侧的一对弧形垫块303之间形成一圆形空腔,多对弧形垫块303的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为了便于对胶圈盆300顶部开口大小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胶圈盆300内放置不同数量的弧形垫块303,数量越多,则开口越小。
24.为了提高患者臀部放置在胶圈盆300上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胶圈盆300为弹性中空结构,该弹性中空结构内充入有空气层,整体可采用橡胶材质,内部填充空气,弹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25.为了使患者产生的血水能够更好的流入到胶圈盆300内,胶圈盆300的顶端内侧沿其开口向下倾斜延伸出一圈导向面304,血水可沿胶圈盆300的导向面304流入胶圈盆300
内。
26.为了便于对胶圈盆300内的血水进行清理,可在胶圈盆300的内腔包覆有一次性收集袋,一次性收集袋与引流管302相连通,清理时将一次性收集袋取出更换即可。
27.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100)及可拆卸的放置于床垫(100)上的床单(200),所述床单(200)上开设有与人体肛周对位配合的通孔,该通孔向下延伸至床垫(100)中,所述通孔内放置有一胶圈盆(300),所述胶圈盆(300)的顶端具有一开口,胶圈盆(300)的顶部沿其开口向外延伸出一圈翻边(301),所述翻边(301)的底面与床单(200)的开口边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胶圈盆(300)的侧部连接有一引流管(302);所述床垫(100)的侧部对应所述引流管(302)开设有一放置槽(101)所述引流管(302)向外穿过所述放置槽(101)并延伸至床垫(100)的外侧,所述放置槽(101)内可拆卸的放置有一支撑垫块(102),该支撑垫块(102)的底面开设有容纳引流管(302)的避让槽(121),所述引流管(302)位于所述避让槽(1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盆(300)的内腔可拆卸的放置有多对弧形垫块(303),各对弧形垫块(303)相对设置,且位于胶圈盆(300)最内侧的一对弧形垫块(303)之间形成一圆形空腔,多对弧形垫块(303)的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盆(300)为弹性中空结构,该弹性中空结构内充入有空气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盆(300)的顶端内侧沿其开口向下倾斜延伸出一圈导向面(3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盆(300)的内腔包覆有一次性收集袋,所述一次性收集袋与引流管(302)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肛肠科病人的护理垫,包括床垫及可拆卸的放置于床垫上的床单,所述床单上开设有与人体肛周对位配合的通孔,该通孔向下延伸至床垫中,所述通孔内放置有一胶圈盆,所述胶圈盆的顶端具有一开口,胶圈盆的顶部沿其开口向外延伸出一圈翻边,所述翻边的底面与床单的开口边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胶圈盆的侧部连接有一引流管;肛肠科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其臀部可悬空放置在胶圈盆处,如有血水产生时,可通过胶圈盆对其进行收集,与传统方式相比,其不用频繁更换床单,并能够减少护理量。护理量。护理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仔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大厂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2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