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3878发布日期:2021-12-04 12:3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重症科由于患者身体过于虚弱,医务人员需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因此会对患者佩戴呼吸面罩,辅助性的对患者进行供氧,但现有的呼吸面罩一方面需要佩戴至患者脑后从而对呼吸面罩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繁琐,而且对重症患者头部进行搬动,容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由患者呼出的气体温度相对于外界温度较高,呼吸面罩又为密闭性良好的物品,因此容易在呼吸面罩内产生冷凝水,从而对患者造成呛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面罩不便于固定及产生的冷凝水易造成患者呛咳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方向且上小下大的弧形板,弧形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u形的定位带,弧形板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输气管,弧形板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下的流动槽,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侧壁分布且与流动槽连通的收液孔,弧形板下端拆卸连接有可与流动槽连通的收集盒,收集盒内拆卸连接有吸水棉块。
5.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医务人员只需将患者下巴与弧形板内侧壁接触,并将定位带佩戴至患者耳后就可以对呼吸面罩进行固定,减少了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方向且上小下大的弧形板1,弧形板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u形的定位带2,弧形板1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输气管3,弧形板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下的流动槽4,弧形板1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侧壁分布且与流动槽4连通的收液孔5,弧形板1下端拆卸连接有可与流动槽4连通的收集盒6,收集盒6内拆卸连接有吸水棉块。
12.为了便于保持弧形板1的密闭性,所述的弧形板1下端设有凹形且凹口向后的定位板7,定位板7上滑动连接有可遮挡流动槽4开口的遮挡板8,遮挡板8经弹簧与定位板7连接。
13.为了便于收集盒6的滑动,所述的定位板7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9,收集盒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9内的定位柱10。
14.为了对收集盒6进行限位,所述的滑动槽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收集盒6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槽11内的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之间经弹簧连接。
15.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定位带2上设有保护套13,弧形板1上开设有位于连接孔上方的鼻翼槽14。
16.为了便于本装置的使用,所述的弧形板1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孔15,出气孔15内设有开口向后的出气单向阀16。
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将呼吸机管路插在输气管3内,将患者下巴与弧形板1内侧壁接触,患者鼻翼位于鼻翼槽14内,将两个定位带2悬挂至患者耳朵处,弧形板1被固定在患者面部;
18.当弧形板1被固定在患者面部时,医务人员通过输气管3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处理,患者对输送进来的氧气进行吸取,当需要呼气时,呼出的气体通过收液孔5进入流动槽4内,由于患者呼出的气体较热,当呼出的气体触碰到流动槽4内壁时,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气体被液化,并随着流动槽4的弧度流动至下方的收集盒6内,被吸水棉块所吸收;
19.当医务人员观察到收集盒6内吸水棉块达到一定状态时,医务人员捏动两个限位板12,使两个限位板12相对移动,弹簧受力压缩,同时限位板12与限位槽11脱离接触,医务人员向后拉动收集盒6,将收集盒6从弧形板1上取下,在弹簧的作用下遮挡板8将流动槽4开口遮挡,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弧形板1内。
20.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盒6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对收集盒6内吸水棉块的收集状态进行观察。
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医务人员只需将患者下巴放置在弧形板内侧壁上,将定位带佩戴至患者耳后就可以对弧形板进行固定,从而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当产生患者呼出气体后,冷凝水会随着流动槽流入收集盒内,收集盒内的吸水绵块会对冷凝水进行吸收,从而放止冷凝水流入患者口鼻内,造成患者呛咳。


技术特征:
1.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包括上下方向且上小下大的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u形的定位带(2),弧形板(1)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输气管(3),弧形板(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下的流动槽(4),弧形板(1)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侧壁分布且与流动槽(4)连通的收液孔(5),弧形板(1)下端拆卸连接有可与流动槽(4)连通的收集盒(6),收集盒(6)内拆卸连接有吸水棉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1)下端设有凹形且凹口向后的定位板(7),定位板(7)上滑动连接有可遮挡流动槽(4)开口的遮挡板(8),遮挡板(8)经弹簧与定位板(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7)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9),收集盒(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9)内的定位柱(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槽(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收集盒(6)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槽(11)内的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之间经弹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带(2)上设有保护套(13),弧形板(1)上开设有位于连接孔上方的鼻翼槽(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1)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孔(15),出气孔(15)内设有开口向后的出气单向阀(16)。

技术总结
一种重症监护呼吸面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面罩不便于固定及产生的冷凝水易造成患者呛咳的问题;包括上下方向且上小下大的弧形板,弧形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且U形的定位带,弧形板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输气管,弧形板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下的流动槽,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内侧壁分布且与流动槽连通的收液孔,弧形板下端拆卸连接有可与流动槽连通的收集盒,收集盒内拆卸连接有吸水棉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医务人员只需将患者下巴与弧形板内侧壁接触,并将定位带佩戴至患者耳后就可以对呼吸面罩进行固定,减少了操作步骤。减少了操作步骤。减少了操作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陶霖 陈涛 杜红妍 王剑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