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

文档序号:27649816发布日期:2021-11-29 19:3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


背景技术:

2.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 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操作问题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如血液透析管路连接后因为重力因素、 人为因素产生牵拉,同时由于穿刺管路固定不牢,往往会导致管路滑脱、移位等现象,进而造成穿刺点渗血,严重者可造成患者失血,严重威胁患者透析安全。 目前临床上采用胶布固定法,胶布固定存在一些隐患:血液透析室的室温比较高,会导致胶布松弛、脱落,造成管路因重力滑脱;在透析过程中也会因患者手臂出汗,导致胶布黏性降低,胶布不粘紧而导致管路滑脱。一旦发生穿刺针滑脱事件,可导致透析患者大量血液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所述的这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穿刺针在固定时容易滑脱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包括一个基座,所述的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手环带,一侧的所述的手环带上设置有固定扣,另一侧的所述的手环带上配合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一个渗血报警组件和一个穿刺针固定组件;
6.穿刺针固定组件包括一个底座,所述的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基座的中部,所述的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的底座的穿刺针槽,所述的穿刺针槽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固定卡扣,两个所述的固定卡扣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护盖,所述的底座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的防护盖连接,所述的防护盖和所述的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扣结构;
7.渗血报警组件包括一个感应元件、一个电源和一个报警元件,所述的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的穿刺针槽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的感应元件、所述的电源和所述的报警元件之间分别通过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元件为用于检测渗血的液体检测元件,所述的报警元件为震动元件或蜂鸣元件。
9.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连接件为塑料连接件或铰链。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和所述的底座一体成型。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扣结构包括沿所述的防护盖轮廓设置的第一折边和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第二折边,所述的第一折边和所述的第二折边配合设置。
12.工作过程:
13.先使用穿刺针完成动静脉内瘘穿刺,穿刺后保持针头留在患者体内,再将手环放在穿刺针的下方,有感应元件的一侧靠近穿刺点,感应元件用于检测穿刺点是否发生渗血,若发生渗血且渗血量达到阈值时,会通过报警元件进行提示(震动元件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患者,蜂鸣元件通过蜂鸣的方式提醒周围的医护人员),将穿刺针的针身放入穿刺针槽内,使穿刺针的侧翼对应放置在穿刺针槽的两侧,通过固定卡扣将侧翼固定在底座上侧,再盖上防护盖,通过固定卡扣和防护盖双重固定的方式防止侧翼滑脱,防护盖还能防止侧翼受损,最后拉紧手环带,使穿刺针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
14.完成血液透析后,拆除穿刺针,将手环翻面,使防护盖的一侧朝向皮肤,将防护盖压在穿刺点上,紧扣手环带,即可实现按压止血的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固定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穿刺针且不易脱落,2、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实现渗血检测和报警,3、完成穿刺后可辅助进行按压止血。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的内瘘穿刺针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的按压止血示意图。
19.图中,基座1,手环带2,固定扣3,固定孔4,底座5,穿刺针槽6,穿刺针固定扣7,转向用连接件8,翻盖9,第一折边10,感应元件11,电源12,报警元件13,侧翼14,穿刺针15。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包括一个基座1,基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手环带2,一侧的手环带2上设置有固定扣3,另一侧的手环带2上配合设置有固定孔4,基座1上还设置有一个渗血报警组件和一个穿刺针固定组件;
23.穿刺针固定组件包括一个底座5,底座5设置在基座1的中部,底座5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沿宽度方向贯穿底座5的穿刺针槽6,穿刺针槽6两侧的底座5中分别有一个固定卡扣7,两个固定卡扣7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护盖9,底座5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8与防护盖9连接,防护盖9和底座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扣结构;
24.渗血报警组件包括一个感应元件11、一个电源12和一个报警元件13,感应元件11设置在穿刺针槽6的一端的外侧,感应元件11、电源12和报警元件13之间分别通过电性连接。
25.进一步的,感应元件11为用于检测渗血的液体检测元件,报警元件13为震动元件或蜂鸣元件。
26.进一步的,柔性连接件8为塑料连接件或铰链。
27.进一步的,基座1和底座5一体成型。
28.进一步的,卡扣结构包括沿防护盖9轮廓设置的第一折边10和设置在底座5上的第二折边,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配合设置。
29.具体的,液体检测元件、震动元件、蜂鸣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1.先使用穿刺针15完成动静脉内瘘穿刺,穿刺后将针头留在患者体内,再将手环放在穿刺针15的下方,有感应元件11的一侧靠近穿刺点,感应元件11用于检测穿刺点是否发生渗血,若发生渗血且渗血量达到阈值时,会通过报警元件13进行提示(震动元件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患者,蜂鸣元件通过蜂鸣的方式提醒周围的医护人员),将穿刺针15的针身放入穿刺针槽6内,使穿刺针15的侧翼14对应放置在穿刺针槽6的两侧,通过固定卡扣7将侧翼14固定在底座5上侧,再盖上防护盖9,通过固定卡扣7和防护盖9双重固定的方式防止侧翼14滑脱,防护盖9还能防止侧翼14受损,最后拉紧手环带2,使穿刺针15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
32.如图3所示,完成血液透析后,拆除穿刺针15,将手环翻面,使防护盖9的一侧朝向皮肤,将防护盖9压在穿刺点上,紧扣手环带2,即可实现按压止血的效果。
33.渗血报警组件中,感应元件11可使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模式,电源12用于报警元件13的供电,也可感应元件11和报警元件13均使用电源12供电。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座(1),所述的基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手环带(2),一侧的所述的手环带(2)上设置有固定扣(3),另一侧的所述的手环带(2)上配合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的基座(1)上还设置有一个渗血报警组件和一个穿刺针固定组件;穿刺针固定组件包括一个底座(5),所述的底座(5)设置在所述的基座(1)的中部,所述的底座(5)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的底座(5)的穿刺针槽(6),穿刺针槽(6)两侧的底座(5)中分别有一个固定卡扣(7),两个所述的固定卡扣(7)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护盖(9),所述的底座(5)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8)与所述的防护盖(9)连接,所述的防护盖(9)和所述的底座(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扣结构;渗血报警组件包括一个感应元件(11)、一个电源(12)和一个报警元件(13),所述的感应元件(11)设置在所述的穿刺针槽(6)的一端的外侧,所述的感应元件(11)、所述的电源(12)和所述的报警元件(13)之间分别通过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元件(11)为用于检测渗血的液体检测元件,所述的报警元件(13)为震动元件或蜂鸣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连接件(8)为塑料连接件或铰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和所述的底座(5)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结构包括沿所述的防护盖(9)轮廓设置的第一折边(10)和设置在所述的底座(5)上的第二折边,所述的第一折边和所述的第二折边配合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手环,包括一个基座,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手环带,一侧的手环带上设置有固定扣,另一侧的手环带上配合设置有固定孔,基座上还设置有一个渗血报警组件和一个穿刺针固定组件;穿刺针固定组件包括一个底座,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穿刺针槽,穿刺针槽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固定卡扣,两个固定卡扣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护盖,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柔性连接件;渗血报警组件包括一个感应元件、一个电源和一个报警元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固定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穿刺针且不易脱落,2、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实现渗血检测和报警,3、完成穿刺后可辅助进行按压止血。行按压止血。行按压止血。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 周诗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