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2575发布日期:2022-03-16 15:2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医院所普遍使用的引流袋,其基本结构为一个储液袋,袋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引流管,下端固定有一个排液管,排液管上带有一个手动控制阀,这样引流液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及腔内压力引流,通过上引流管流入到储液袋中,当袋体中的液体达到一定数量时,需要由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更换袋体或打开排液管上的控制阀将液体排放掉。这种传统的引流袋只能作为储存液体用,不能自动排放及对液体的量进行计量。但现代外科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术技巧的改良,手术器械的革新,手术数量和方式逐渐增多,且多数患者术后都需要携带引流袋,医师需要根据引流液的数量,引流液排出速度、引流液性状等情况进行诊断、检测与预防及判断预后,因此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出入量的记录及引流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引流袋只具备收纳功能,并不能根据引流袋中的液体量自动排放,临床护理时,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均需要检查储液袋中的液量,进行人工实时的监测记录液量,为临床的护理工作增加了繁重的负担。由于护理日常工作量巨大、陪护人员护理能力参差不齐,时常出现忘记检查、记录储液袋的液量或更换储液袋时间间隔过长,由此引起的问题时常出现,例如引流量记录不准,或夜间患者引流量多,疏于观察而导致引流袋胀满,压力过高,从而影响引流效果,甚至出现引流液反流,引起污染,对患者造成潜在治疗风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其技术方案为:
4.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包括储液瓶,液体导入管,液体导出管、悬挂带、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自动排液开关、大容量集液容器,其中所述储液瓶的上端连接液体导入管,所述液体导入管前段连接液体导入延长管,所述液体导入延长管上设置液体流速控制器,所述储液瓶的下端连接液体导出管,所述储液瓶的上端设置悬挂带,所述储液瓶的表面设置有液量刻度条,所述储液瓶的内部设置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扭预设接触启动值,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连接自动排液开关,所述自动排液开关内设置计数器,所述液体导出管连接大容量集液容器。
5.优选地,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为在所述液体导入管至所述液体导出管之间,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上的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扭上设置接触式液位感应探头,所述探头在空气中绝缘但在液体中可导通并输出信号,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自动排液开关相连。
6.优选地,所述储液瓶与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使用同一刻度。
7.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量感应装置:实现了引流瓶内可随设置感应不同液位高度,通过与液量感应装置连接的排液开关,可以在到达设置感应量液体时,实现自动排液的功能。同时,排液开关上同时设置有电子计数器,可以记录开关开闭的次数。此装置降低了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的引流康复体验,减少护理意外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痛苦,减少集液袋不能及时排液,反流、胀满及人工记录不准确等引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液袋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剖面图;
1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1.1-储液瓶,2-液体导入管,3-液体导出管,4-悬挂带,5-液体导入延长管, 6-液体流速控制器,7-液量刻度条,8-接触式液位传感器,9-自动排液开关(也可手动开启及关闭),10-计数器,11-外接大容量集液容器,12-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旋钮,13-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瓶,包括一储液瓶1,所述储液瓶1的一端设置液体导入管2,所述储液瓶1的另一端设置液体导出管3,所述储液瓶1的外部设置悬挂带4,所述储液瓶1设置液体导入管2的一端外部设置有液体导入延长管5,所述液体导入延长管5带有流速控制器6,所述储液瓶1的表面设置有标明液量的刻度条7,所述储液瓶1的内部设置一可调节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上有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钮12,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下端有一感应器驱动的自动排液开关9,所述自动排液开关9上设置有开关计数器 10,及可选装的大容量集液容器11
13.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瓶1通过所述悬挂带4进行保证水平的挂置,从而使所述液体导入管2在正上方,所述液体导出管3在正下方,引流液体通过液体导入延长管5导入储液瓶1,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具有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感应探头13,当所述探头13被所述储液瓶1中的引流液浸没时,由于液体的导电性质,致使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产生信号,并将信号传导至自动排液开关9处,自动排液开关9开启,释放液位感应探头所在位置的液量,同时,设置于自动排液开关9处的开关计数器10,记录1次开启。
14.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的长度与所述储液瓶1的深度相匹配,当接触式液位感应探头13所在高度被液体浸没而导通时,即可联通发送信号至自动排液开关9,自动排液开关9开启,到预定时间后自动排液开关9自动关闭,同时计数器10完成一次开启计数。对所述储液瓶1中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感应探头13高度,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通过旋钮12在任何刻度进行液体导出。
15.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液体导入管2与所述液体导出管3之间设置液量刻度条7,且所述液量刻度条7自所述液体导出管3至所述液体导入管 2方向递增,以便于医疗及陪护人员可直观的读出储液瓶1中的液体量加上开启次数乘以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所在刻
度即为总引流量。
16.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所述液体导入管2连接液体导入延长管5,及所述液体导出管3均凸出储液瓶1,以便于进行液体导入或导出操作。
17.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熟悉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液体导入管(2),液体导出管(3)、悬挂带(4)、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自动排液开关(9)、大容量集液容器(11),其中所述储液瓶(1)的上端连接液体导入管(2),所述液体导入管(2)前段连接液体导入延长管(5),所述液体导入延长管(5)上设置液体流速控制器(6),所述储液瓶(1)的下端连接液体导出管(3),所述储液瓶(1)的上端设置悬挂带(4),所述储液瓶(1)的表面设置有液量刻度条(7),所述储液瓶(1)的内部设置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通过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扭(12)预设接触启动值,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连接自动排液开关(9),所述自动排液开关(9)内设置计数器(10),所述液体导出管(3)连接大容量集液容器(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为在所述液体导入管(2)至所述液体导出管(3)之间,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上的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调节扭(12)上设置接触式液位感应探头(13),所述探头(13)在空气中绝缘但在液体中可导通并输出信号,所述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的一端与所述自动排液开关(9)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与接触式液位传感器(8)使用同一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液量感应自动排放及可计量引流瓶,通过设置液量感应器,实现了集液袋内可随设置感应不同液位高度,通过与液量感应装置连接的排液开关,可以在到达设置感应量液体时,实现自动排液的功能。同时,排液开关上设置有计数器,可以精确计量所排出液体的多少。此装置降低了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的引流康复体验,减少护理意外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痛苦,减少集液袋不能及时排液,反流、胀满及人工记录不准确等引发的问题。人工记录不准确等引发的问题。人工记录不准确等引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华 陈秀琴 万珍珍 李莉 张建 陈昌盛 马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海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