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3876发布日期:2022-01-12 06: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生儿用压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


背景技术:

2.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该阶段的婴儿睡觉时大多采用俯卧的姿势,目前市场所使用的压垫大多为固定式,婴儿在吃奶后其身体需要处于倾斜状态,而婴儿吃奶后直接俯卧在固定式的卧垫时,极易造成婴儿吐奶。
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包括俯卧垫、连接在俯卧垫底端的支撑垫和调节俯卧垫倾角的气囊,所述支撑垫和俯卧垫通过气囊连接,所述支撑垫和俯卧垫相邻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和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气囊设置在支撑垫和俯卧垫的凹槽内,所述俯卧垫内部形成有放置加热毯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毯的外周连接有导热毯,所述支撑垫的两侧面均连接有防护垫,两个所述防护垫朝向俯卧垫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垫。
6.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俯卧垫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且凹陷部设置在两个凸起部之间,并与两个凸起部平滑连接。
7.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俯卧垫主体由海绵垫构成,所述俯卧垫的顶端居中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内安装有与新生儿直接接触的接触垫,所述接触垫包括保温层、碳纤维层、透气层和亲肤层,所述保温层与连接槽的内部底壁贴合连接,所述保温层的顶端贴合连接有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的顶端贴合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顶端贴合连接有亲肤层。
8.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气囊设置为扇形结构,所述气囊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垫和俯卧垫的凹槽内壁贴合接触。
9.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充气口,且充气口处连接有密封塞。
10.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和俯卧垫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防护垫远离支撑垫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防护垫的魔术贴。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得益于气囊的设置,使得俯卧垫可绕着支撑垫转动,即俯卧垫的角度可以改变,可满足新生儿不同角度的俯卧需求,如新生儿吃奶后可使俯卧垫倾斜至相应角度,避免新生儿吐奶;新生儿身体较为虚弱,
且自身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其机体平衡,得益于加热毯和导热毯的设置,可为新生儿保暖,提供相应的热量维持机体平衡;得益于接触垫的设置,可提升新生儿使用时的舒适感;得益于防护垫的设置,可在新生儿使用整体时保护新生儿,避免其摔落,再配合使用硅胶垫,可辅助提升新生儿使用时的舒适感;该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不仅俯卧垫的角度可调整,且可以为新生儿保暖。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卧垫和支撑垫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气后俯卧垫和支撑垫的剖视图。
16.图中:俯卧垫1、支撑垫2、气囊3、加热毯4、导热毯5、防护垫6、硅胶垫7、接触垫8、保温层9、碳纤维层10、透气层11、亲肤层12、密封塞13、魔术贴14。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8.为了满足新生儿不同俯卧角度的使用需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垫2和俯卧垫1通过气囊3连接,支撑垫2和俯卧垫1相邻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和向上凹陷的凹槽,且两个凹槽均与气囊3相吻合,气囊3设置在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凹槽内,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气囊3设置为扇形结构,气囊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凹槽内壁贴合接触,且气囊3通过粘合剂与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凹槽内壁固定粘接,气囊3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充气口,充气口内壁内嵌安装有密封圈,且充气口处插接有密封塞13。
19.为了满足新生儿使用时的保暖需求,如图2和图3所示,俯卧垫1内部形成有放置加热毯4的中空腔体,加热毯4的外周包缝连接有导热毯5;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保护新生儿,避免其摔落,如图1所示,支撑垫2的两侧面均缝制连接有防护垫6,两个防护垫6朝向俯卧垫1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内嵌安装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垫7,且硅胶垫7的端面与防护垫6的端面平齐,两个防护垫6远离支撑垫2的一端缝制连接有用于固定防护垫6的魔术贴14。
20.为了提升新生儿使用时的舒适性,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俯卧垫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两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一体成型构成,且凹陷部设置在两个凸起部之间,并与两个凸起部平滑连接,俯卧垫1的凸起部和凹陷部的顶端形成的曲线符合新生儿的俯卧时的生理曲线相吻合;俯卧垫1主体由海绵垫(海绵垫可选用记忆海绵垫,但不限于记忆海绵垫)构成,俯卧垫1的顶端居中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内安装有与新生儿直接接触的接触垫8,接触垫8包括保温层9、碳纤维层10、透气层11和亲肤层12,保温层9与连接槽的内部底壁通过导热胶固定粘接贴合连接,保温层9的顶端贴合连接有碳纤维层10,碳纤维层10的顶端贴合连接有透气层11,透气层11一体成型有蜂窝状的透气孔,透气层11的
顶端贴合连接有亲肤层12(亲肤层12可优选为棉麻布,但不限于棉麻布),保温层9、碳纤维层10、透气层11和亲肤层12相邻两者之间均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
21.工作原理,该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使用时,使新生儿俯卧在接触垫8的顶端,然后将两个防护垫6与新生儿的腰背部贴合接触,并且通过魔术贴14固定两个防护垫6;需要保暖时,可开启加热毯4,加热毯4通过导热毯5将热量传递给俯卧垫1,热量再通过俯卧垫1传递给新生儿;需要调整俯卧垫1的角度时,取下密封塞13向气囊3中充入适量的气体,使得俯卧垫1绕转轴转动,进而改变俯卧垫1的角度。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容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包括俯卧垫(1)、连接在俯卧垫(1)底端的支撑垫(2)和调节俯卧垫(1)倾角的气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2)和俯卧垫(1)通过气囊(3)连接,所述支撑垫(2)和俯卧垫(1)相邻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和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气囊(3)设置在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凹槽内,所述俯卧垫(1)内部形成有放置加热毯(4)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毯(4)的外周连接有导热毯(5),所述支撑垫(2)的两侧面均连接有防护垫(6),两个所述防护垫(6)朝向俯卧垫(1)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垫(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垫(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凸起部和一个凹陷部,且凹陷部设置在两个凸起部之间,并与两个凸起部平滑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垫(1)主体由海绵垫构成,所述俯卧垫(1)的顶端居中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内安装有与新生儿直接接触的接触垫(8),所述接触垫(8)包括保温层(9)、碳纤维层(10)、透气层(11)和亲肤层(12),所述保温层(9)与连接槽的内部底壁贴合连接,所述保温层(9)的顶端贴合连接有碳纤维层(10),所述碳纤维层(10)的顶端贴合连接有透气层(11),所述透气层(11)的顶端贴合连接有亲肤层(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设置为扇形结构,所述气囊(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凹槽内壁贴合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充气口,且充气口处连接有密封塞(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2)和俯卧垫(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垫(6)远离支撑垫(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防护垫(6)的魔术贴(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包括俯卧垫、连接在俯卧垫底端的支撑垫和调节俯卧垫倾角的气囊,所述支撑垫和俯卧垫通过气囊连接,所述支撑垫和俯卧垫相邻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和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气囊设置在支撑垫和俯卧垫的凹槽内,所述俯卧垫内部形成有放置加热毯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毯的外周连接有导热毯,所述支撑垫的两侧面均连接有防护垫,两个所述防护垫朝向俯卧垫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新生儿的硅胶垫。该新生儿俯卧位专用压垫,不仅俯卧垫的角度可调整,且可以为新生儿保暖。且可以为新生儿保暖。且可以为新生儿保暖。


技术研发人员:吴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爽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