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2.电刺激器具有多种用途,于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缓解如颈源性头痛、枕神经痛、颈椎损伤和肋间神经痛等各种因神经所引发的疼痛。而现有的电刺激器中,阵列电刺激需要控制的刺激位点多、刺激位点组合方式多样,无极性刺激电流能够在其中快速地加载到任意一组电极上,而阵列电刺激为了保证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一般采用面积较大的电极,这存在着因电极过大而不能实现精细电刺激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电极多因为其导电部位材质过硬而难以与人体产生充分接触,所以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在运行时与人体接触更为充分的电刺激器。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在亟需一种能够与人体实现充分接触的电刺激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包括阵列式电极,所述阵列式电极采用的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行列排列的电极;所述电极的电极盘上固定有弹性导电元件;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与电极引线电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极盘上固定弹性导电元件,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不锈钢导电,本方案使得电极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弹性导电元件的稳定回弹力实现了与人体产生充分接触,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触感;此外,本方案还设置了与电极引线连接的指示模块,通过指示模块显示电流在电极的流通情况,有利于用户判断电极与用户皮肤的接触情况。
6.进一步,所述电极的中心点间距为10mm,电极盘直径为5mm。
7.有益效果:减少电极的中心点间距,可以设置更多电极数量,从而实现使得电刺激更为精细。
8.进一步,所述弹性导电元件表面设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镀金层。
9.有益效果:通过镀金表面处理提高接触面的导电性能。
10.进一步,所述指示模块包括流入电路与流出电路,所述流入电路与流出电路分别设有指示灯。
11.有益效果:通过两个指示灯来显示电流的流入和流出,并且电流强度也会影响到指示灯的亮度,因此还可以根据指示灯的亮度来判断电流强度,有利于观察电极与人体表面的接触情况。
12.进一步,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均与一条共用引线的同一端电连接并且该引线的另一端与电子开关电连接。
13.有益效果: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共用一条引线共用一条引线相较于分别使用一条引线而言更为节省电路板空间以及成本,并且通过电子开关来控制单条引线电流流通的操作也比控制两条引线更为简单。
14.进一步,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分别与电子开关电连接。
15.有益效果: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分别通过引线与电子开关电连接,两条引线中断路一条时,另外一条也能够承担起电流流入或流出的作用,避免了共用单条引线时,该引线断路后电极就不能通电的情况。
16.进一步,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电子开关电连接。
17.有益效果:通过电源为电极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弹性导电元件1、流入电路2、流出电路3、电极4。
2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4.实施例一
25.实施例一基本如图1所示,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包括阵列式电极,所述阵列式电极采用聚酰亚胺、聚脂薄膜等材料为基底制作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电极4,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表面设有16个电极4,按照4*4行列排列,电极4的中心点间距为10mm,电极盘直径为5mm;所述电极盘上焊接有弹性导电元件1,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元件1为圆形导电橡胶片,采用不锈钢材质,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弹性导电金属材质,本方案中的所述圆形导电橡胶片的表面经历过镀金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接触面的导电性能,该阵列式电极通过圆形导电橡胶片的设计使得其电极4接触部分具备稳定回弹力,使得电极4可以紧密贴附在手臂、腿部和颈部等弯曲的人体表面,为用户带来舒适的触感。
26.如图2所示,指示模块包括流入电路2与流出电路3,所述电路板下表面的电极引线与指示模块的流入电路2和流出电路3均电连接;其中,流入电路2与流出电路3分别设有指示灯,本实施例中流入电路2上设有绿色二极管灯,流出电路3上设有红色二极管灯;流入电路2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3的流出端均与一条共用引线的同一端电连接并且该引线的另一端与电子开关电连接,电子开关连接电源正负极。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开关设置16个,采用继电器,继电器的公共端与公用引线连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当电流从电极4流入时,流入电路2上的绿色二极管灯亮起,流出电路3上的红色二极管灯不亮;当电流从电极4流出时,流出电路3上的红色二极管灯亮起,流入电路2上的绿色二极管灯不亮。此外,包括绿色二极管灯与红色二极管灯
在内的指示灯均会根据电流大小而显示出正相关的亮度变化。
27.实施例二
28.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二中流入电路2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3的流出端分别与电子开关电连接,当两条引线中断路一条时,另外一条也能够承担起电流流入或流出的作用,避免了共用单条引线时,该引线断路后电极4就不能通电的情况。
29.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1.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包括阵列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电极采用的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按行列排列的电极;所述电极的电极盘上固定有弹性导电元件;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与电极引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中心点间距为10mm,电极盘直径为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元件表面设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镀金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模块包括流入电路与流出电路,所述流入电路与流出电路分别设有指示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电路的流出端和流出电路的流入端均与电极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均与一条共用引线的同一端电连接并且该引线的另一端与电子开关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流入电路的流入端与流出电路的流出端分别与电子开关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电子开关电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适于人体体表电刺激的电极装置,包括阵列式电极,所述阵列式电极采用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表面设有若干按行列排列的电极;所述电极的电极盘上固定有弹性导电元件;所述电路板下表面的电极引线与指示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极盘上固定弹性导电元件,本方案中的电极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弹性导电元件的稳定回弹力实现了与人体产生充分接触,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触感;此外,本方案还设置了与电极引线连接的指示模块,通过指示模块显示电流在电极的流通情况,有利于用户判断电极与用户皮肤的接触情况。肤的接触情况。肤的接触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铨 吴文竹 王永洪 李莉娟 陈永旺 程雪峰 覃福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