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

文档序号:29273321发布日期:2022-03-16 15:3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使用的气切雾化器存在功能单一,携带及活动性较差,气流流失过大,痰液外喷等不足,雾化时会产生供氧不足,降低血氧饱和度,痰液随着咳嗽而喷出,不仅污染衣物,还污染周围环境及医护人员,存在院内感染风险,气流流失过大,降低湿化效果,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降低感染的,操作简单且湿化效果好的新型气切雾化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该气切雾化装置由雾化器和雾化球罩、及可拉伸性管路、氧气及超声连接口组成,所述雾化器由上、下半球型装置组成,其中上半球型装置与下半球型装置通过螺纹口旋转相接为一体,其中上半球型装置内含四条支柱,且上半球型装置与可拉伸性管路为一体式设计;所述且下半球型装置与氧气及超声接口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可拉伸性管路通过螺纹与雾化球罩相连接;所述雾化球罩具有气切接口,与患者呼吸口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及雾化球罩为透明硅胶材质,可拉伸性管路为橡胶材质。
6.进一步地,所述上半球型装置与下半球型装置可通过螺纹口旋转相拼接为一体。
7.进一步地,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振片装置,所述振片装置与下半球型装置相切合,振片装置为伞形弧形结构,高度低于下半球型装置高度,振片装置带有通气孔。
8.进一步地,所述下半球型装置与上半球型装置通过螺纹口螺旋固定后,四条支柱与振片装置呈相切合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球罩的外侧设有氧气接口、球罩通气口及雾化通气管口,所述氧气接口上安装有氧气接口盖;所述雾化器的可拉伸性管路通过雾化通气管口与雾化球罩连接。
10.进一步地,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集痰袋,所述集痰袋为无菌备用装置,且具有和雾化通气管口相匹配的螺纹接口。
11.进一步地,所述集痰袋设为pp材料,容量为毫升。
12.进一步地,所述可拉伸性管路拉伸长度不超过厘米,压缩长度为厘米。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解决气切患者早期活动的需要性,可提高气切患者雾化时安全性,本装置可降低雾化时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率,可增强雾化药液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切雾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16.图1中;1雾化器;2.雾化球罩;3.可拉伸性管路;4.氧气接口;5.气切接口;6.雾化通气管口;7.球罩通气孔;8.集痰袋;9.氧气接口盖。
17.图2中,10.上半球型装置;11.下半球型装置;12.振片装置;13.螺纹口;14.四条支柱;15.通气孔;16.氧气及超声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该气切雾化装置由雾化器1和雾化球罩2、及可拉伸性管路3、氧气及超声连接口16组成,所述雾化器1由上、下半球型装置组成,所述上半球型装置10与下半球型装置11可通过螺纹口13旋转相拼接为一体。其中上半球型装置10与下半球型装置11通过螺纹口13旋转相接为一体,其中上半球型装置10内含四条支柱14,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振片装置12,所述振片装置12与下半球型装置11相切合,振片装置12为伞形弧形结构,高度低于下半球型装置11高度,且振片装置带有通气孔15。所述下半球型装置11与上半球型装置10通过螺纹口13螺旋固定后,四条支柱14与振片装置12呈相切合状态。上半球型装置10与可拉伸性管路3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可拉伸性管路3拉伸长度不超过6厘米,压缩长度为1厘米。所述且下半球型装置11与氧气及超声接口16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可拉伸性管路3通过螺纹与雾化球罩2相连接;所述雾化球罩2具有气切接口5,与患者呼吸口相连接。
20.所述雾化球罩2的外侧设有氧气接口4、球罩通气口7及雾化通气管口6,所述氧气接口 4上安装有氧气接口盖9;所述雾化器1的可拉伸性管路3通过雾化通气管口6与雾化球罩2 连接。
21.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集痰袋8,所述集痰袋8为无菌备用装置,且具有和雾化通气管口6 相匹配的螺纹接口。所述集痰袋设为pp材料,容量为50毫升。
22.所述雾化器1及雾化球罩2为透明硅胶材质,可拉伸性管路3为橡胶材质。
23.本实用新型实用过程如下:
24.第一步,将可拉伸性管路3与雾化通气管口6相连接。
25.第二步,检查振片装置12是否完整,将振片装置12放入下半球型装置11,并安装在氧气及超声接口16上。
26.第三步,将雾化药液倒入振片装置12上,盖紧上半球型装置10。
27.第四步,将氧气及超声接口16连接氧源或者超声雾化装置。
28.第五步,将氧气接口3连接文丘里给氧。
29.第六步,通过气切接口5连接患者。
30.在雾化器工作状态下,也可通过氧气接口3进行清理呼吸道。若雾化器未使用状态,雾化球罩可与患者相连接给氧使用。集痰袋连接雾化通气管口,可以收集痰液标本。可拉伸性管路也可连接普通面罩,也可给非气切患者面罩雾化。
31.本实用新型提供气切雾化器的使用过程以及工作原理如下:利用氧源或者超声震
动效应,通过振片装置,将药液雾化,利用雾化球罩密闭性防止痰液喷溅,减少交叉感染,雾化器的透明性质方便观察标本收集情况,通过螺旋方便快捷连接,减少患者不适感,减少环境污染。解决雾化时给氧浓度不足问题,解决雾化药液浪费问题。且方便患者在雾化情况下得活动性,方便携带,可通过拉伸可拉伸性管路,从而方便安置雾化器位置,增加患者体位选择。
32.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切雾化装置由雾化器(1)和雾化球罩(2)、及可拉伸性管路(3)、氧气及超声连接口(16)组成,所述雾化器(1)由上、下半球型装置组成,其中上半球型装置(10)与下半球型装置(11)通过螺纹口(13)旋转相接为一体,其中上半球型装置(10)内含四条支柱(14),且上半球型装置(10)与可拉伸性管路(3)为一体式设计;所述下半球型装置(11)与氧气及超声接口(16)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可拉伸性管路(3)通过螺纹与雾化球罩(2)相连接;所述雾化球罩(2)具有气切接口(5),与患者呼吸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及雾化球罩(2)为透明硅胶材质,可拉伸性管路(3)为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型装置(10)与下半球型装置(11)可通过螺纹口(13)旋转相拼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振片装置(12),所述振片装置(12)与下半球型装置(11)相切合,振片装置(12)为伞形弧形结构,高度低于下半球型装置(11)高度、且振片装置带有通气孔(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球型装置(11)与上半球型装置(10)通过螺纹口(13)螺旋固定后,四条支柱(14)与振片装置(12)呈相切合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球罩(2)的外侧设有氧气接口(4)、球罩通气口(7)及雾化通气管口(6),所述氧气接口(4)上安装有氧气接口盖(9);所述雾化器(1)的可拉伸性管路(3)通过雾化通气管口(6)与雾化球罩(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切雾化装置还具有集痰袋(8),所述集痰袋(8)为无菌备用装置,且具有和雾化通气管口(6)相匹配的螺纹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痰袋设为pp材料,容量为50毫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性管路(3)拉伸长度不超过6厘米,压缩长度为1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切雾化装置,该气切雾化装置由雾化球罩和雾化器组成,所述雾化器为可拆卸清洗装置,可重复使用,气切雾化装置为球型,可通过氧气雾化也可通过超声雾化使用,达到充分使用药液,无残留。雾化器配有可伸缩性连接管,可拉伸延长及缩短功能,该装置中雾化球罩的一侧设有气切接口、氧气接口、球罩通气口及雾化通气管口,雾化通气管口与可伸缩性连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切雾化装置可以降低感染,操作简单且湿化效果好,充分使用药液,增加雾化器使用便捷性。增加雾化器使用便捷性。增加雾化器使用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伟 卢琪 赵笠 楼哲端 朱明敏 陈雅琴 吴嘉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