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4645发布日期:2022-03-09 13:0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


背景技术:

2.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出现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呼吸道阻力增高和血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在应用麻醉药物后,下颌及舌肌松弛,当侧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舌坠向咽部阻塞上呼吸道(尤其是体型偏胖,颈部较短粗的患者);另一方面,当麻醉深度过浅,不足以预防喉痉挛反射时,分泌物刺激声带局部及浅麻醉手术操作(胃镜检查)直接刺激喉部均可诱发喉痉挛,咽喉部应激性增高。胃镜检查刺激也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往往发生舌根后坠,从而导致通气无效,需要医生手工托下颌开放气道,托起下额可缓解轻度喉痉挛、及解除舌根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导致浪费人力,进一步在对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容易因托举不及时而导致病人进一步缺氧的问题。
3.目前已有的辅助开放气道装置有新型面罩、下颌支撑架、头盔等类型装置如下:但装置并不适用于胃镜检查的侧卧位状态下托下颌开放气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适用于在胃镜检查时,侧卧位状态下开放气道使用,释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包括两分别贴合于患者颈部两侧的颈椎固定座,连接两颈椎固定座、且位于患者颈部后侧的弹性护颈带,以及与两颈椎固定座前侧可旋转连接的下颌托起座;
6.所述下颌托起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以及与两下颌侧托起支架连接的下颌前托起支架;同时在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上各设置有一沿下颌侧托起支架上表面设置、且用于支撑患者下颌两侧的长条形支撑气囊。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呈c型设置,且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的两支脚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下颌侧托起支架一体成型。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上设置有一与患者下巴贴合设置的c型支撑气囊。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颈椎固定座的后侧各设置有一供所述弹性护颈带穿过的长条形穿孔,且所述弹性护颈带依次穿过两长条形穿孔后通过魔术粘固定。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两颈椎固定座的前侧下端各设置有一胸部定位支架,且两胸部定位支架的下端通过胸部定位垫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两颈椎固定座的顶部各设置有一枕后固定垫,且两枕后固定垫拼接设置于患者脑后。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枕后固定垫采用记忆棉垫。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颌侧托起支架与其对应侧的颈椎固定座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颌托起座可旋转角度范围:0~60
°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颈椎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护颈棉垫。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适用于在胃镜检查时,侧卧位状态下开放气道使用,释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2.其中:1颈椎固定座;2弹性护颈带;
23.3下颌托起座,31下颌侧托起支架,32下颌前托起支架,33长条形支撑气囊,34c型支撑气囊;
24.4长条形穿孔;5胸部定位支架;6胸部定位垫;7枕后固定垫;8角度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6.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包括两分别贴合于患者颈部两侧的颈椎固定座1,连接两颈椎固定座1、且位于患者颈部后侧的弹性护颈带2,以及与两颈椎固定座1前侧可旋转连接的下颌托起座3;其中该下颌托起座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下颌侧托起支架31,以及与两下颌侧托起支架31连接的下颌前托起支架32;同时在两下颌侧托起支架31上各设置有一沿下颌侧托起支架31上表面设置、且用于支撑患者下颌两侧的长条形支撑气囊33,使用该长条形支撑气囊33,可以有效防止压伤患者下颌两侧的皮肤,同时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32呈c型设置,且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32的两支脚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下颌侧托起支架31一体成型;同时在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32上设置有一与患者下巴贴合设置的c型支撑气囊34,使用该c型支撑气囊34,主要起到在佩戴时定位患者下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压伤患者下巴位置的皮肤,进一步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
28.在本实施例中,两颈椎固定座1的后侧各设置有一供所述弹性护颈带2穿过的长条形穿孔4,且所述弹性护颈带2依次穿过两长条形穿孔4后通过魔术粘(图上未画出)固定,该
弹性护颈带2松紧可以调节,适合用不同患者的使用,实用性较高。
29.本实施例中,在两颈椎固定座1的前侧下端各设置有一胸部定位支架5,且两胸部定位支架5的下端通过胸部定位垫6连接,胸部定位支架5和胸部定位垫6贴合患者胸部外侧设置,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30.本实施例中,在两颈椎固定座1的顶部各设置有一枕后固定垫7,且两枕后固定垫7拼接设置于患者脑后,同时该枕后固定垫7采用记忆棉垫,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
31.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颌侧托起支架31与其对应侧的颈椎固定座1通过角度调节器8连接,其对应的可旋转角度范围:0~60
°
,通过角度调节器8调整合适的旋转角度,以配合气道开放,释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所述颈椎固定座1的内侧设置有护颈棉垫(图上未画出),防止患者在佩戴时,刮蹭到患者颈部两侧,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患者因长时间佩戴,造成颈部两侧压疮现象。
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分别贴合于患者颈部两侧的颈椎固定座,连接两颈椎固定座、且位于患者颈部后侧的弹性护颈带,以及与两颈椎固定座前侧可旋转连接的下颌托起座;所述下颌托起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以及与两下颌侧托起支架连接的下颌前托起支架;同时在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上各设置有一沿下颌侧托起支架上表面设置、且用于支撑患者下颌两侧的长条形支撑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呈c型设置,且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的两支脚分别与其对应侧的下颌侧托起支架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颌前托起支架上设置有一与患者下巴贴合设置的c型支撑气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颈椎固定座的后侧各设置有一供所述弹性护颈带穿过的长条形穿孔,且所述弹性护颈带依次穿过两长条形穿孔后通过魔术粘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颈椎固定座的前侧下端各设置有一胸部定位支架,且两胸部定位支架的下端通过胸部定位垫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颈椎固定座的顶部各设置有一枕后固定垫,且两枕后固定垫拼接设置于患者脑后。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后固定垫采用记忆棉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侧托起支架与其对应侧的颈椎固定座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托起座可旋转角度范围:0~60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颈椎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护颈棉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包括两分别贴合于患者颈部两侧的颈椎固定座,连接两颈椎固定座、且位于患者颈部后侧的弹性护颈带,以及与两颈椎固定座前侧可旋转连接的下颌托起座;所述下颌托起座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以及与两下颌侧托起支架连接的下颌前托起支架;同时在两下颌侧托起支架上各设置有一沿下颌侧托起支架上表面设置、且用于支撑患者下颌两侧的长条形支撑气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适用于在胃镜检查时,侧卧位状态下开放气道使用,释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 郭琦 吴佩芳 谢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