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

文档序号:28795745发布日期:2022-02-08 13:1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2.医用雾化器是一种治疗气道疾病的设备,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急性发作时,缓解气喘症状的紧急雾化治疗。现有的医用雾化器在平时雾化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进行换气,雾化杯中的气体会分别在吸气及呼气时跑出,造成药物浪费现象,以及使治疗效果减弱;并且呼出的一氧化碳也会由呼气处回到雾化杯中,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药物污染和浪费。
3.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能够减少药物的流失与浪费,提高药物利用率。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连接件,导流杯以及吸气座;所述雾化杯设有出气管,连接件包括底座,套接部以及导流部,套接部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套接部的上端与导流部连接,所述导流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进药槽,进药槽的底端设有与出气管连接的进药口,导流部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环绕导流部轴线设置的导流片,导流片的下端与套接部连接,导流片的上端环绕导流部的外侧面逐渐向上倾斜,套接部于导流片的下方开设有进气孔,导流杯的下端套设在套接部上且导流杯的上端与吸气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嵌槽。
8.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座包括吸嘴部和设在吸嘴部下端的连接部,连接部伸入导流杯的上端内连接,所述吸嘴部开设有吸气槽,吸气槽的底部设有吸气口,吸气槽内设有单向出气件,所述单向出气件罩设在吸气口上,单向出气件包括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活瓣,所述活瓣的下端连接在吸气槽的槽底,活瓣的上端相互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吸气槽的槽底于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出气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杯的内部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螺旋叶片的上端环绕导流杯的轴线逐渐向上螺旋延伸。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杯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新型通过连接件和导流杯将雾化杯内的药物气体通过螺旋进风输送,使药物残留更少,减少了药物的流失与浪费,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同时吸气阻力小,满足低潮气量患者的使用要求。第二,本新型中的吸气座将吸气口和出气孔进行分离设计,防止呼出气体会吐进入导流杯。第三,导流杯使用防静电材质,避免杯内吸附药物、灰尘和细菌。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连接件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16.图4为吸气座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17.图5为导流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雾化杯-1;出气管-11;连接件-2;底座-21;环形嵌槽-211;
20.套接部-22;进气孔221;导流部-23;进药槽-231;进药口-232;
21.导流片-233;导流杯-3;吸气座-4;吸嘴部-41;吸气槽-411;
22.吸气口-412;连接部-42;单向出气件-43;活瓣-431;出气孔-44;
23.连接环-5;螺旋叶片-5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5.如图1-5所示,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1,连接件2,导流杯3以及吸气座4;雾化杯1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雾化杯1,雾化杯1的侧壁设有将药剂排出的出气管11,连接件2包括底座21,套接部22以及导流部23,套接部22的下端与底座21连接,套接部22的上端与导流部23连接,导流部23的上表面开设有进药槽231,进药槽231的底端设有与出气管11连接的进药口232,连接件2可采用橡胶或者塑料等柔软材料制成,方便连接件2套设安装在出气管11上。导流部23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环绕导流部23轴线设置的导流片233,导流片233的下端与套接部22连接,导流片233的上端环绕导流部23的外侧面逐渐向上倾斜,套接部22于导流片233的下方开设有进气孔221,导流杯3的下端套设在套接部22上且导流杯3的上端与吸气座4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患者吸气时,雾化杯1内的药剂气体通过进药口232进入雾化杯1内,而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孔221进入雾化杯1内,沿着导流片233的导向方向流动,形成旋转的气旋使药物总是处于悬浮状态。并且进气孔221可降低吸气阻力通过自然呼吸即可吸入有效药物,即使在吸气流速较低时,也能获得较好的药物吸入效果。从而减少药物残留,避免药物的流失与浪费,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26.优选的,为了使连接件2与导流杯3连接更加牢固,底座21上设有供导流杯3下端嵌入的环形嵌槽211。
27.优选的,为了避免呼出气体回流,吸气座4包括吸嘴部41和设在吸嘴部41下端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伸入导流杯3的上端开口内连接,吸嘴部41开设有吸气槽411,吸气槽411的底部设有吸气口412,吸气槽411内设有单向出气件43,单向出气件43罩设在吸气口412上,单向出气件43包括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活瓣431,活瓣431的下端连接在吸气槽411的槽底,活瓣431的上端相互贴合。吸气槽411的槽底于连接部42的外侧设有出气孔44。采用上述结构后,吸气时,两个活瓣431相互分离打开允许导流杯3内的药物气体流出。呼气时,两个活瓣431相互贴合关闭,使呼出气体直接从出气孔44排出,不进入导流杯3扰乱药物流向,避免药物的纯度受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28.优选的,导流杯3的内部设有连接环5,连接环5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51,螺旋叶片51的下端与连接环5连接,螺旋叶片51的上端环绕导流杯3的轴线逐渐向上螺旋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后,可进一步对导流杯3内的气流进行螺旋导向,进一步提高药物的输送效率。
29.优选的,导流杯3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可避免杯内吸附药物、灰尘和细菌。
3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连接件,导流杯以及吸气座;所述雾化杯设有出气管,连接件包括底座,套接部以及导流部,套接部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套接部的上端与导流部连接,所述导流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进药槽,进药槽的底端设有与出气管连接的进药口,导流部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环绕导流部轴线设置的导流片,导流片的下端与套接部连接,导流片的上端环绕导流部的外侧面逐渐向上倾斜,套接部于导流片的下方开设有进气孔,导流杯的下端套设在套接部上且导流杯的上端与吸气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嵌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座包括吸嘴部和设在吸嘴部下端的连接部,连接部伸入导流杯的上端内连接,所述吸嘴部开设有吸气槽,吸气槽的底部设有吸气口,吸气槽内设有单向出气件,所述单向出气件罩设在吸气口上,单向出气件包括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活瓣,所述活瓣的下端连接在吸气槽的槽底,活瓣的上端相互贴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槽的槽底于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出气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的内部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若干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螺旋叶片的上端环绕导流杯的轴线逐渐向上螺旋延伸。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杯采用防静电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连接件,导流杯以及吸气座;雾化杯设有出气管,连接件包括底座,套接部以及导流部,套接部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套接部的上端与导流部连接,导流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进药槽,进药槽的底端设有与出气管连接的进药口,导流部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环绕导流部轴线设置的导流片,导流片的下端与套接部连接,导流片的上端环绕导流部的外侧面逐渐向上倾斜,套接部于导流片的下方开设有进气孔,导流杯的下端套设在套接部上且导流杯的上端与吸气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药物的流失与浪费,提高药物利用率。高药物利用率。高药物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曾惠清 郑耐珊 李妙青 蔡雪莹 林秀丽 赵景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