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8492发布日期:2022-02-08 12:2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2.温针灸,作为一种针灸疗法,其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在针存留患者体内时,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能够有效改善身体疾病。
3.根据专利号cn107028759a,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沿其轴线设有齿条,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接杆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支撑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所述齿轮上设有调节连接杆高度的调节轮,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用于放置艾灸的装料管,所述装料管设有供温灸针通过的通孔。
4.在温针灸过程当中,会在患者的身上放置纸板或其他格挡板,以防止艾草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掉落于患者的身体,从而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同时针的裸露很大程度上会将传导于针的热量消耗掉,使达到患者神经的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针灸器,能够收集艾草焚烧掉落的灰烬,同时能够为针形成一个保温环境,使针上的热量能够较大程度的达到患者的身体,提高了治疗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针灸器,包括主卡固壳和辅壳体,所述主卡固壳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夹持瓣,所述主卡固壳上设置有用以引导辅壳体插接的导滑槽,所述辅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滑动于导滑槽内与夹持瓣卡接以夹持针灸,所述主卡固壳与辅壳体相配合以形成保温、收纳槽。
7.作为优选,所述主卡固壳两侧的侧壁开设有卡固槽,所述两侧的侧壁顶部开设固定凹槽,所述凸台呈“u”型,所述夹持瓣呈“v”型,并固定安装于凸台内,所述夹持瓣“v”型的端口朝向凸台“u”型端口。
8.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块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夹持瓣呈同一水平面分布。
9.作为优选,所述辅壳体两侧的侧壁卡接于卡固槽内,所述辅壳体一侧的外壁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翻转以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10.作为优选,所述主卡固壳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硅胶吸盘。
11.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瓣和所述插接块上的凸板为玻璃板。
12.作为优选,所述主卡固壳和辅壳体均由医用耐高温塑料挤塑制成。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一、该实用新型,通过将辅壳体卡接于主卡固壳上,使辅壳体和主卡固壳形成一个收纳灰槽。
16.二、该实用新型,通过将辅壳体上的插接块从主卡固壳上的导滑槽滑动于凸台内,并使夹持瓣和插接块上的凸板相接触以夹持针灸针,并为针灸针形成一个保温的环境,以使针灸针的导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针灸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针灸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针灸器底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主卡固壳;2、辅壳体;3、硅胶吸盘;11、凸台;12、夹持瓣;13、凹槽;14、卡固槽;15、导滑槽;21、插接块;2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如图1-3所示,一种温针灸器,包括主卡固壳1和辅壳体2,主卡固壳1上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内设置有夹持瓣12,主卡固壳1上设置有用以引导辅壳体2插接的导滑槽15,辅壳体2上设置有插接块21,插接块21滑动于导滑槽15内与夹持瓣12卡接以夹持针灸,主卡固壳1与辅壳体2相配合以形成保温、收纳槽。通过将辅壳体2卡接于主卡固壳1上,使辅壳体2和主卡固壳1形成一个收纳灰槽。通过将辅壳体2上的插接块21从主卡固壳1上的导滑槽15滑动于凸台11内,并使夹持瓣12和插接块21上的凸板相接触以夹持针灸针,并为针灸针形成一个保温的环境,以使针灸针的导热效果更佳。
25.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技术方案,位于主卡固壳1两侧的侧壁开设有卡固槽14,两侧的侧壁顶部开设固定凹槽13,凸台11呈“u”型,夹持瓣12呈“v”型,并固定安装于凸台11内,夹持瓣12“v”型的端口朝向凸台11“u”型端口,凸台11的连通于主卡固壳1的底部,以便于针灸针从凸台11穿过并作用于人体,同时夹持瓣12为玻璃板,减少了因金属材质接触针灸针而使针灸针的热量被吸收。
26.进一步的,插接块21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凸板,凸板与夹持瓣12呈同一水平面分布,当插接块21滑动于主卡固壳1上的导滑槽15上时,使夹持瓣12与插接块21上的凸板相配合,以使针灸针被固定于夹持瓣12“v”型口内,防止其晃动的同时,同时插接块21上的凸板也为玻璃板,凸台11和插接块21向配合又能够为针灸针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环境,较大程度的保留了针灸针的热量,使达到患者体内的针灸针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27.更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辅壳体2从主卡固壳1上脱落,在辅壳体2一侧的外壁铰接有
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设置有卡扣,固定板22翻转时,卡扣卡接于主卡固壳1两侧的凹槽13内,同时辅壳体2两侧的侧壁卡接于卡固槽14内以对辅壳体2进行限制。
28.再者,为了使主卡固壳1能够更好的固定于人体以及保护患者的皮肤,在主卡固壳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硅胶吸盘3,硅胶吸盘3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主卡固壳1的底部,主卡固壳1和辅壳体2均由医用耐高温塑料挤塑制成。
29.工作原理:通过将主卡固壳1穿过被扎针部位的针灸针,使针灸针位于凸台11上,并在夹持瓣12的引导下,使其位于夹持瓣12的“v”型口内,并将辅壳体2上的插接块21插接于导滑槽15内,并在主卡固壳1两侧的卡固槽14的引导下,使插接块21一侧的凸板抵推于夹持瓣12的“v”型口内,使其对夹持瓣12的“v”型口内针灸针进行固定,插接块21与凸台11形成的半封闭环境可对针灸针进行保温,主卡固壳1与辅壳体2形成的收纳槽可对焚烧的艾草灰烬进行收集,防止其掉落于患者的皮肤造成烫伤,翻转固定板22卡接于主卡固壳1上的凹槽13内,使其限制辅壳体2位于主卡固壳1内,防止辅壳体2滑落。
3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卡固壳(1)和辅壳体(2),所述主卡固壳(1)上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内设置有夹持瓣(12),所述主卡固壳(1)上设置有用以引导辅壳体(2)插接的导滑槽(15),所述辅壳体(2)上设置有插接块(21),所述插接块(21)滑动于导滑槽(15)内与夹持瓣(12)卡接以夹持针灸,所述主卡固壳(1)与辅壳体(2)相配合以形成保温、收纳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固壳(1)两侧的侧壁开设有卡固槽(14),所述两侧的侧壁顶部开设固定凹槽(13),所述凸台(11)呈“u”型,所述夹持瓣(12)呈“v”型,并固定安装于凸台(11)内,所述夹持瓣(12)“v”型的端口朝向凸台(11)“u”型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21)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夹持瓣(12)呈同一水平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壳体(2)两侧的侧壁卡接于卡固槽(14)内,所述辅壳体(2)一侧的外壁铰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翻转以卡接于所述凹槽(13)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固壳(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硅胶吸盘(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瓣(12)和所述插接块(21)上的凸板为玻璃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固壳(1)和辅壳体(2)均由医用耐高温塑料挤塑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器,包括主卡固壳和辅壳体,主卡固壳上设置有凸台,凸台内设置有夹持瓣,主卡固壳上设置有用以引导辅壳体插接的导滑槽,辅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块,插接块滑动于导滑槽内与夹持瓣卡接以夹持针灸,主卡固壳与辅壳体相配合以形成保温、收纳槽。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温针灸器能够对针灸时艾草产生的灰烬进行收集,放置灰烬落入到患者的身体而造成烫伤,同时主卡固壳上的凸台配和辅壳体上的插接块以对针灸用的针形成一个保温的环境,使针灸针的热量尽可能的达到患者的神经处,从而使治疗的效果大大提升,同时在主卡固壳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吸盘,可以更好的将装置固定于患者身体上,方便对装置的回收。方便对装置的回收。方便对装置的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付娟 李霞 赖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付娟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